提起DIY,大伙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小雷和很多人一样,想到的是电脑主机的组装。 毕竟电脑主机已经是发展多年的成熟业务,价格透明,上手难度也越来越低。 而DIY的乐趣也十分简单,很多老哥搞DIY主机,为了的是避免奸商宰客。 所有硬件自费购买,再自行组装,完事儿后的快感,不亚于喝上第一口肥宅水。 对于有着丰富“捡垃圾”经验的图吧老哥来说。 他们完全能通过精准的成本计算+熟练的手法,组装出一台成本极低的游戏主机。 图源:B站@AS极客 如果是热爱DIY的土豪大佬,也能用钞能力,组装出碾压全球的跑分推土机。 图源:B站@电丸科技AK 当然,你可以说这套DIY没啥技术含量,把性能最好的硬件堆上去就完事儿。 图源:图源:B站@电丸科技AK 但DIY的魅力不就体现出来了吗,DIY设备的上限可高可低,就看折腾的人能整出什么活儿。 而小雷也时常在想啊,躺在工位上的那台小米12S Ultra,又有没有啥魔改的操作呢? 此前我在电商平台,看到过一些专门为小米12S Ultra开模制作的手机壳和滤镜。 无需改动模组,套上手机壳,就能在上面装一些适配好的ND滤镜,拍出特色拉满的照片。 图源:淘宝 这应该算是比较低成本的DIY魔改操作了。 至于更高阶的魔改,小雷本以为会是由一些B站数码区UP大佬来实现。 没曾想过,浓眉大眼小米提前下手,给“这真徕卡”整了个概念机... 不过和此前的概念机不同,小米这次并没有对这机子做太离谱的改动,整体外观和原型类似。 最直观的变化嘛...就是能在原来的后置模组上,外接一个徕卡相机镜头。 咳咳,这波操作似曾相似啊,米粉们在几个月前就玩过。 但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基本都是小打小闹,适配度并不高。 图源:不然_Buran 而这次官方下场做徕卡外接镜头概念机,很难不让人怀疑,小米是在整一种很新的活儿。 当然,玩归玩闹归闹,既然是官方做的概念机,技术含量绝对不低。 小雷这就带大伙儿看看,新鲜出炉的小米12S Ultra至尊概念探索版,到底有何神通。 首先,它的真机外观是介样的,和宣传图大差不差,就是一个徕卡M系镜头套在了手机后置模组。 图源:酷安 震撼是挺震撼的,毕竟以往从未见过这种操作。 但大伙估计也很疑惑,所谓的概念机,难道就是把镜头接上去? 就这水平,也能叫概念机? 为此,小雷特意去看了官方和第三方的解析视频。 发现小米为了适配这昂贵的徕卡镜头,还对机身的后置模组做了魔改。 图源:爱否科技 如果是在原有镜头上,再装一个徕卡镜头,别的不说,光线肯定有所折损,进而影响成像效果。 So,小米重构了整个摄像头布局,先是把正中心的超广角镜头往下移。 再往中心额外加入一颗直取光1英寸传感器,这样一来,光线就能直接透光镜头,直达CMOS。 图源:小米官方 完成布局重构后,这台小米12S Ultra也就拥有了两个IMX 989 一英寸传感器... 不愧是概念版,魔改起来还真就不惜成本啊。 不过,还只是安装镜头的前置步骤。 想要实现一扭一卡的安装拆卸和有良好的拍摄体验,还得做一些小修改。 图源:小米手机 比如为了加固结构,镜头卡扣直接固定在中框上。 为了保护核心的COMS,又用了蓝宝石玻璃盖在上面,密封性完好,该有的防尘防水都没落下。 图源:小米官方 另外嚯,两颗超大底传感器在工作时,发热肯定很离谱。 所以小米也重做了内部的散热设计,两颗CMOS的位置和高度完全错开,免得抱团发热,导致拍摄掉帧卡顿。 发热掉帧这种问题,用过小米11U的老哥都懂的。 图源:爱否科技 相比起上面的众多内部改动,收尾部分就显得简单多了。 只需打好地基,重新设计一下周边的镜头卡口,让它能安装徕卡M系镜头即可。 图源:爱否科技 一顿操作折腾下来,便有了开头那个装着徕卡镜头的相机。 啊不对...是智能手机。 图源:酷安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说,这机子有没有可能在小米线下门店放一台,供消费者们把玩一下? 毕竟之前同为概念机的小米MIX Alpha,也是有上架过小米之家的。 图源:小米海报 小雷是觉得有点悬,毕竟小米12S Ultra概念版的成本,高得难以想象。 手机的魔改成本只占小头,那颗徕卡M系镜头才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喏,只需在淘宝搜索一下“徕卡M口镜头”,搜出来的结果清一色是价格过万的,最贵的更是高达10多万元。 据说整个概念机套装30万元,限量10台。 所谓狗骑赤兔,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图源:淘宝 硬件上拉满了,相机软件方面,小米表示支持峰值对焦、斑马线和直方图等常用工具。 后期空间很大的10bit RAW文件也支持拍摄。 虽然安卓阵营的RAW文件表现,一直不如苹果。 但在如此变态的硬件规格加持下,小米12S Ultra概念版的成像表现,还是惊喜满满滴。 随便放几张官方样张,咱们一起品品这德味儿。 样张来源:小米官方 这浓郁的色彩、氛围感拉满的光影和优秀的景深,在拍照方面,可以说是成了,至少能干翻一些入门级专业相机。 而小米给这机子的定位也足够清晰。
应用场景十分理想化,但放到实际使用中,可能体验不会太好。 小雷举个例子,手机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和抓拍生活美好瞬间。 假如小雷拿着这手机出去,又忘记带外接镜头,那中间的CMOS就完全没法工作了。 又或者在拍摄时,手机突然卡Bug重启,或者突然来电,那个【决定性瞬间】便会随之流逝。 图源:单反吧 手机+相机的融合看似很美好,用顶尖的硬件搭配计算摄影,成像素质毋庸置疑。 只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咱们用不着这么离谱的外挂设备。 对于专业摄影工作者来说,手机计算摄影的风格化又太明显,还不如用相机拍RAW,再导入电脑来做后期的“计算”。 手机和相机摄影处于两个赛道,光是光学镜片素质上,两者就有着很大的差距。 当然啦,概念机本来就是厂商拿出来秀肌肉的,现在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见到量产的希望。 真想要做到消费量产级别,小雷个人觉得,还得学习以前moto那种外置Mods玩法。 图源:moto官网 什么外置扬声器、投影仪,甚至是相机镜头,都能轻松扣在手机上,实现现装现用。 但很显然,moto当年没有成功把这玩意儿大众化,现在的小米,可能也没想着这么干。 给大伙整个活,秀秀肌肉,顺便搞点热度就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