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地名中国》摄制完成中国地名探源“孟津篇”。这部电视片,向广大师生和观众讲述了万里黄河重要地理坐标孟津县名由来。孟津城事特予分享。 中国地名探源孟津篇 2016年6月29日,伴随着轰鸣的礼花升上天空,六条黄白交织的水龙和沙龙从大坝泄洪洞中奔涌而出。浪底云烟扑面而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水利工程。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是人们近距离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最佳时机。 小浪底所在的孟津县,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属洛阳市辖县。夏朝时期,因孟涂氏分封于此而称为孟地。 据《尚书·解孔氏》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谓之孟津”。而孟津一名最早指的是渡口。 孟津的创县史,可追溯到秦朝。秦首次在这里设谍城、平阴两县,西汉末年改为治平县,唐初置大基县,后改为柏崖县、河清县。直到公元1140年,金废河清县,以津渡为名设立了孟津县,县名沿用至今再未更改。 孟津古渡,是黄河中下游的著名渡口。由于它地处洛阳近畿,既是洛阳的北部屏障,又是漕运贡使和封建帝国东征西战的重要通道,因而在历史上一直伴随着洛阳的盛衰而沉浮,围绕着争夺洛阳之战的胜负而兴废。 黄河进入孟津县境,全长有五十九公里,沿途有名津七个。其中,尤以孟津渡知名,东汉灵帝时为环卫京都洛阳的八关之一。《尚书·泰誓》记载,“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孟津扬名于天下,正是因为武王伐纣。商朝末年,周武王率领大军讨伐纣王,准备从孟津渡口渡过黄河,诸侯纷纷响应,造就了八百诸侯会孟津的典故。 今天,我们无缘得见三千多年前那次声势浩大的会师究竟是怎样一种振奋人心的场面,唯有当时发生的小插曲仍在这片土地上口口相传。 据说,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和叔齐认为周武王的行为属于犯上作乱、不忠不孝,于是拦住武王马车斥责:“先王尸骨未寒就大动干戈,这能算孝吗?你是臣子却犯上作乱,这能算忠吗?” 后来,武王全胜而归,两人耻为周臣、不食周粟,最终绝食而死。后人感念伯夷、叔齐抱节守制的精神,将这段故事称为伯夷叔齐扣马谏。因为这个典故,诞生了名为扣马的村落。 古人以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荣,而北邙山大部分地域都在孟津境内。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皇家陵园和古墓葬群,堪称地下博物馆。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的陵墓更是不计其数。可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满山的墓碑,矗立在黄河岸边,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苍凉和尊严。天下英雄都希望能在北邙山上修坟建陵,但有一位皇帝却是个例外。 在北邙山下的白鹤镇铁谢村,坐落者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园。作为扫平各地割据势力、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一统的一代帝王,在民间却被无比平民化地直呼其名,当地人更称其皇陵为刘秀坟儿。这在地王之中并不多见,说明刘秀和百姓之间有着平易近人的深厚感情。 历代皇帝选择陵墓皆是背山面河,以开阔通便的地形象征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唯独刘秀的陵墓呈枕河蹬山之势,一反帝王选陵常规,为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之殊例。 刘秀为何选择长眠于此,至今仍是个谜。更为神奇的是,他的陵墓距离黄河仅三百多米,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屏障,历经黄河无数次泛滥改道从未被淹没,更为后人增添了许多谈资。 古老的黄河水,数千年如一日地流淌,温情地滋养的这片大地。因为黄河河道的变迁,孟津古渡的遗址早已无迹可觅,后人仅能考证其大概位置,在今会盟镇扣马村北的邙山脚下。 孟津古渡遗址难寻,然而小浪底峡谷飞泻而出的巨流水瀑,依然延续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至天涯”的传奇和豪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