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旅游 查看内容

【老西工】寻觅小街逝去的痕迹

2018-2-20 13:49| 发布者:军丶| 查看:1451| 评论:0

摘要:凡在洛阳生活和外埠出差、公务、旅游和途经洛阳时到过小街的人肯定不是少数,因为这个标志物太惹眼了:它是全市和西工区的行政中心内的一条步行购物街,北倚当时全市最大最气派的百货大楼、邮电通讯大楼、火车和长途 ...

凡在洛阳生活和外埠出差、公务、旅游和途经洛阳时到过小街的人肯定不是少数,因为这个标志物太惹眼了: 它是全市和西工区的行政中心内的一条步行购物街,北倚当时全市最大最气派的百货大楼、邮电通讯大楼、火车和长途汽车站、电影院、洛阳玻璃厂;南、西和东受市委、市人委(市政府)、公、检、法这些权力机构的办公大楼及它们的生活区簇拥更显它的重要;西侧又是市委、人委的内、外事活动的接待机关及下属的宾馆(国际旅社)和金融中心(人民银行)、酒家、剧院,医院等优势资源的保障,简直就是洛阳人做生意的“理想天堂”。一句话概括: 在这里能取得一席之地便可在生意场“八方通衢”。

【老西工】寻觅小街逝去的痕迹

解放初期的营市街,图片提供:李会标

小街在解放前、后时期名称为“营市街”,文革期间有一段时间被称为“民乐街”,文革结束后又恢复“小街”老名。顾名思义即“做小生意和靠手艺养家糊口”的传统场所。人委院、3831部队、5408厂和现八一路以西至解放路、612、613研究所、市二医院等建筑在解放前一直是兵营,所以大多门店都把服务目标定位为兵营内军人之需;另外一部分消费群体为周边百姓和赶脚、做苦力、商贾和流动人员的出入场所。前次《关于西工小街的那些记忆》一文中有些地方虽然提到过,但它们中间发生的有些事没有做细致交待,那让我继续和大家一道去修复那己残缺了的记忆底片吧。

【老西工】寻觅小街逝去的痕迹

当年小街小吃的壮观场面

吃是小街第一品牌。解放前后首推回民饭店;解放后又陆续有了二十饭店、西工饭庄(前身为野味香饭店)、洛阳酒家、饺子馆;文革期间又恢复了野味香和新增狗肉馆等独特项目、经营品种五花八门,满足来此就餐的八方食客。

回民饭店的老址在西工办事处的北侧(百货楼后门东南方向与之隔路相望)坐东面西,在当前西工一带名气极大。它是由荥阳人巴清海(别名巴老三)逃荒至洛阳后兴建的,当初他在东下池租民居白手起家,用一辆手推车卖小食品、麻花、糖糕等食品,后逐步积蓄一定资金而购置了店铺。由于他精明能干又善打理,生意越做越大,天天顾客盈门、月月收入稳定、年年利润攀升。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文革前一直是小街生意场上的公认“老大”。

巴清海有了钱后便筹划要在西工建一座清真寺。一是为了方便附近西工兵营驻防的国民党47、48师和四邻的穆斯林信众聚礼之用;二是小街及周边做餐饮和生鲜牛羊肉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这都需要阿訇亲自开宰才能上柜出售;三是当时小街已名声鹊起,南来北往的客商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原北新街(新华书店东和西工旅社西)这条不宽、仅不足二百米的道路与小街一带形成一个整体,成洛阳和西工一个名符其实的繁华大集市。主意拿定后就在北新街花钱买了一宅院改建为清真寺。寺院建成后,巴清海从老家请来马瑞云阿訇(荥阳晏曲人)主持教务。巴清海之子巴顺林在一块大青石刻上“西工清真寺”五个大字镶嵌在阿訇住室的上方。

1956年洛阳城市建设大潮和扩建中州路时该寺已影响到主干道的整体通畅便被拆除移址至原九层楼后南新街(和平桥西南)重建。寺院前半部分拆除、后半部分场地转付西工旅社,政府赔偿100元做为搬迁费,清真寺从北新街搬迁到南新街;巴清海后与新生大队协商又由南新街迁到凯旋东路与定鼎南路交汇处西北角现址,现在每天在寺内做礼拜的信众百人以上,可谓功德无量。

新华书店的位置和百货楼后仓库是洛阳解放前后的“颐和园”(与北京颐和园字同意不同)原址,那里曾是西工有名的“勾栏院”。酒肆、杂耍、戏园、妓院、烟馆和旅店应有尽有,用今天的话来形容那是当时西工地带的“吃、喝、嫖、赌、抽”一条龙服务中心,是纨绔子弟和达官显贵的消遣天堂。当时百货大楼建成并开始营业后,西工小街“颐和园”拆除,后又在原址建起豫西最大的新华书店。

西工饭庄的前身为“野味香饭店,它是1956年由上海内迁到洛阳的一个老字号企业。上海“野味香饭店”创办于清乾隆年间,当时以经营野味和小吃为主,经营品种深受当地顾客青睐,新中国成立初期已在上海小有名气。

1956年6月,上海“野味香饭店”随着支援洛阳建设大军内迁到南大街55号。公私合营后,“野味香饭店”转入洛阳国营企业序列。1966年9月饭店由南大街迁到西工小街继续营业。

1971年8月,原回民饭店拆除重建后“野味香饭店”搬入并更名为洛阳市红卫饭店;1985年5月饭店再次更名为洛阳市西工饭庄,后又改制为西工饭庄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品牌为小街锅贴、浆面条和水饺等系列特色小吃。

据饭庄刘永康董事长介绍: 饭庄经营品类均以“小街”牌命名,1986年商标注册成功。同时,“小街锅贴”被评为洛阳非物质文代遗产。问起 “锅贴生意过去一直在做、为什么没有现在‘火’得这么厉害”?刘董事长兴奋地说道:“原野味香经营思路有点墨守上海陈规、以风味炒菜为主,锅贴只是一道点心而己。由于南、北口味差异,一度难被当地群众看好和广泛接受。经过改良,在继承原锅贴制做工艺精细传统、改良为适合当地食客的口味习惯,才使锅贴慢慢被洛阳百姓喜欢、生意逐渐火爆起来”。现每天排队就餐者络绎不绝。“小街锅贴”继续延续着“野味香菜馆”昔日的辉煌。

【老西工】寻觅小街逝去的痕迹

西工饭庄对面的二十饭店(豫香楼)的小笼包子“皮薄、肉好、味鲜”在方圆数十里闻名遐迩。除经营炒菜外,还有很多压桌小吃,如馄饨等。据笔者记忆,该店有一名白案李姓(女)师傅捏包子水平在河南省技术比赛屡获大奖。据说参加省里比赛时的包子皮、馅都是现场制做的,看谁馅调的最好、包子制做水平最高,专家现场评分。多次竞赛结果她都是名列前茅、载誉而归。

当时,在洛阳消费群体中流传一个段子: 说是文革后期洛阳市革委会主任赵副参谋长、43军军代表到店检查工作时,品尝到该店小笼包子后连声称赞。鼓励该店职工发挥国营饭店优势,继续将小笼包子和馄饨制做水平保持和传承下去。这时企业负责人小声解释到:“赵主任,我们是集体单位而非国营企业”!这时赵大吃一惊: 有这么好的手艺,能做出这么好吃的包子、馄纯,怎么还是集体而非国营单位?随即对陪同视察的商业部门领导做出指示:“你们明天到市有关部门说是我让他们把饭店性质由集体改为全民”。赵主任一句话,饭店职工的身份由“集体”整体转成了“全民”。今天我们没必要去考究当时事情经过的真伪,只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 二十饭店包子、馄饨制做确实已达“美伦美奂”水平了!

前篇《关于西工小街的那些记忆》一文提到的“狗肉馆”具体位置就在西工办事处的南隔壁。至于狗肉馆是何种原因开设的,道听途说的消息五花八门: 有人说是当时市某个重要领导喜欢吃狗肉授意搞起来的;有人说是本市一个鲜族人(擅长制做狗肉冷面)搞的;还有说是某个家庭的老掌柜在解放前就是制做卤制品的行家里手,他用祖传秘方调制出的卤汤如何如何好,尤其是对卤狗肉、驴肉、鸡肉的烹制有独到水平。你要想向他了解制做流程及老汤配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的确“狗肉馆”好象是在文革后期(时间久远记不准确了)开的张,当时生意好极了。每天“狗肉馆”一开门,就闻到店里当天卤制好的狗肉、驴肉和烧鸡等制品摆在柜台上香飘四溢、令人垂涎三尺。店铺里当时摆放几张简易桌椅,有些“酒肉之徒”算是多了一个好去处,一角钱一提的老白干配上美味可口的卤肉自斟自饮或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天南海北胡侃一通,即使是神仙过的日子也“不过如此”。食狗肉最佳时间段为头年霜降后到第二年立春前这个时间段。因为狗肉为热性,听老人们讲:“开春后吃狗肉会流鼻血的”。

说到小街,就像是上世纪50后、60后出生的人聚在一起聊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合盛栈路北便是小街药店,药店前的小人书摊就是我和不少发小的“临时课外课堂”。文革初期时的小学生不像现在学习这样紧张、课外也不用做作业。尤其是星期天除了两顿饭后就是要么打打弹子、绷绷柿核;或者几人结伴到小街或百货楼闲逛。

自从院里发小杜小牛的爷爷从老家长垣来洛阳定居后便在药店门口摆了个小人书摊,这下我和伙伴便有事可做了。一到星期天或寒、暑假期间,就老早到杜爷爷家中推上装小人书箱子的车和小凳子来到药店门口,等爷爷一到摆好书摊我们就可以尽兴地挑选自己中意的小人书随便看,看完放回原处即可。杜爷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小人书摆放顺序还是比较考究的: 古代的、现代的、打仗的、言情的、童话的、还有靠计谋取胜的画书依次归位等等。这样做主要是让读者挑选和阅读方便。我记得好像是书在30页(或40页)以内仅收一分钱、超过页数的收二分钱。顾客多的时候我们还可帮爷爷看一会摊。中午我们回家吃完饭后顺便把爷爷的饭捎到书摊,也好让他老少跑一趟路。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怀念。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街上的小人书摊已消声匿迹、无影无踪,但它当时的存在对我们这代人、尤其是我本人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通过那时看小人书的启迪,促使我日后对历史、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小人书中的一些成语典故至今仍耳熟能详,像《鸡鸣狗盗》、《假途灭虢》、褒姒《一笑值千金》、《一笑失江山》、《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唇亡齿寒》、《假途灭虢》、《蒙混过关》和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曹刿论战》、《黔之驴》、《木兰从军》等不一一细说,但这辈子肯定是忘不掉了,呵呵!

【老西工】寻觅小街逝去的痕迹

派出所是小街的一个地标式建筑,坐西朝东。大门上方一个高高的砖砌三角形门头,正中镶嵌一个‘红五角星’。给人印象有一种专政机关特有的标志性威严感;院内是一个四合院形式的平房建筑群,有一、二十间房屋。我一直以为这个建筑是解放后政府专门为西工派出所修建的,谁知一了解原来这个建筑群在解放前就己存在了。它当时是一个私立医院,名称“保安医院”。派出所对面的办事处外貌和院内建筑风格极其相似。它在解放前是西工镇公所办公场所;解放后由办事处和税所共同使用,后税所考虑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将使用的二层小木楼与办事处隔开,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公区城。

当时的回民饭店北侧与百货楼后门隔路对应的洗染店文革后叫“红卫洗染店”;文革前称“旭升洗染店”。它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上海内迁至老城南大街,西工店为老城总店的分支机构。

再顺便提一下小街粮店(与路西合盛栈东门对应)门前两个汽油筒改装成炉子的二个摊点经营情况。一家是专做肉合,原材料为大肉和粉条,当时买一个需1两粮票1角钱 。这个价位对工薪一族可谓再合适不过,咬一口那种独特的味道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一种能把肚子的“馋虫勾出来”的感觉。用一句话表述“味道好极了”!另外一家是炒凉粉。凉粉切成3~4公分宽的四方块放在那特制的鏊子周边预热待用,另外用鏊子中心那温度很高部分将凉粉炒熟后拨在一旁用黄色搪瓷碗扣上保温。一旦有客人需要撒上调料和切好的嫩蒜苗翻锅速炒盛碗,那味道也可称的上“妙不可言”。这两个摊点经营品种互不交叉但连带性也强,顾客根据自已的意愿“各取所需”。

说小街不提人委院总觉得是个“缺憾”。因为它和小街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两个单体。小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前一直称为“营市街”,过去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兵营中的军人和四周居民,而人委院又是西工兵营面积最大、驻兵最多的一个大院。

【老西工】寻觅小街逝去的痕迹

解放初期西工人民东路民居,图片提供:李会标

人委院过去被称“公馆街”。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北门后面是南新街,从我记事起感觉北门在只开过几天便永久封死弃用。原因是出了大门就是‘沟底下”,车辆根本无法通行,以后大院露天电影院就选址在此;东门虽未封闭,1963年前还在使用,但以后西工小学向北扩展到南新街后,学校也就将西围墙从凯旋路修到南新街,成了人委院东出口的自然屏障;大院仅南门(临凯旋路)和西门(出去大门就是小街)一直在正常使用。 公馆街还有一种“据说”: 当时吴佩孚在洛阳屯军时,司令部虽然安全设施比较完善,南到阅兵场、北到飞机场全部走地下便可直达目的地,但目标太显眼、容易成为对手的众矢之的;俗话说“狡兔三窟”,选人委院做为第二或第三行宫可能因为它是西工驻军军阶最微的兵营,因为大官几乎都不在这里居住。这在别人看似不可能却又成为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吴佩孚把人委院称“天字一号”。曾经一度把这个兵营内的某处做为行宫达四年之久、冯玉祥和林森都在这里有临时寓所。

历史的长河就是后浪推前浪。当城市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那些被认为与发展格调相悖的房舍、道路和一些古老或极其有价值的建筑物及“坐标”会从地图上一一抹去,给后人留下的仅剩“回忆”和“据说”了。儿时的记忆是纯真的、也是铭心的,但愿以后在城市改造不再为后人留下难以寻找回来的遗憾!

作者:包豫生

本文通报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永怀河洛间。河洛文化是厚度,洛阳情怀是温度,投稿请发送:[email protected]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