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旅游 查看内容

【老洛阳】卫坡的流光碎影

2018-2-22 14:05| 发布者:河源、黄生| 查看:914| 评论:0

摘要:卫坡,原本是洛阳北邙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近些年却因为尚保存有目前豫西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以及背后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被媒体广泛关注而逐渐声名鹊起,成为“中国最美乡村”创建试点村,成为远近闻 ...

卫坡,原本是洛阳北邙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近些年却因为尚保存有目前豫西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以及背后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被媒体广泛关注而逐渐声名鹊起,成为“中国最美乡村”创建试点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我近几年从青岛回洛探家,也多次去过。

【老洛阳】卫坡的流光碎影

其实,对于这个小山村的名字,我是相当熟悉的,只是至今还在纠结它到底是“卫”还是“魏”。我爷爷的姐姐,我叫作姑奶的,早年就是从老家孟津麻屯嫁到此,在此生儿育女,成就了一大家子的。亲戚间逢年过年,红白事互相串门原本就是经常的事情,父亲在我儿时也会抽空骑着自行车载着我翻山越岭去看姑奶。那时候,从洛阳市区一路上坡到望朝岭,北望一片莽苍之处就是姑奶家。到姑奶家并不容易,如今大道通衢之处彼时皆是黄土沟壑,道路崎岖狭窄,旁边有深沟,不时还有荆棘掠过。父亲往往借着下坡的路势捏着车闸骑一段,在我屁股颠得快受不了时候再跳下自行车推着我往坡上走,几次三番,到了视野开阔处,父亲便会指着一些零落的柿子树掩映下的一方天井窑院告诉我,那就是姑奶家。

【老洛阳】卫坡的流光碎影

天井窑院是豫西一种典型民居,也叫地坑院,黄土高原边缘黄土质地坚硬, 豫、陕两省交界地带的老百姓就掘地为坑,在四周墙壁上再挖掘窑洞用于居住。这种住宅往往在上边喊一声,下边就会能听见,这也是我儿时得以站在在窑洞上方“侦查”下边情况的有利条件。听闻父亲在窑院上边喊“姑”,姑奶边应声“谁啊,”人已经忙不迭地往大门口走了。

【老洛阳】卫坡的流光碎影

农家见面家常而随意。姑奶宽厚的双手总是满堆着花生、柿饼之类的吃食忘我兜里塞;姑奶的儿媳们和面、擀面,不一会儿捞面条就端上来了,金黄的鸡蛋闪耀其间,自带一层家的光环。大人们坐在堂屋,寒暄来往的人情世故。孩子的眼睛里除了玩耍,过滤下的只是时光的碎影:我打量着我那俩个眼睛很大的表叔,和圆脸大眼的姑奶做着比较,暗暗下着长得真像的结论。堂屋里贴着各种美女、胖娃娃的年画,花哨而富有生机。无聊的我也会在窑院里或者到姑奶家附近溜达,当时并无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尚留有印象的就是家家那红色的对联和不少老干虬枝的的柿子树。我无聊地一家家窜过去看对联识字,或者遥想一下柿子树成熟时节的景象。只是,来姑奶家屈指可数的几次从未赶上过柿子成熟的季节。

【老洛阳】卫坡的流光碎影

和姑奶家有关的唯一美事就是父亲带着我陪二表叔去迎亲。二表婶娘家在关林一带,不知媒人怎么牵的线,还是二表叔一表人才吸引了二表婶,二表婶四十年前就这样匪夷所思得嫁到了当年被冠以“北乡”的偏远的卫坡。 我上初中时候,姑奶就不在了,以后就极少去了。最后一次随父亲去卫坡时,我已而立去往外地。昔日的“新娘子”韶华已逝,父亲还不忘记打趣二表婶:“现在洛南可好了,你看你多冤,咋嫁这儿了!” 二表婶则捶了父亲两下, 佯嗔:“不看闺女面,不给你做饭了!”物是人非,终究是成年以后才会逐渐感受到的,以前遍地的天井窑院早没了,眼前呼啸而过的连霍高速带来岂止是交通的便捷,也是时光的流逝。精习牡丹画的二表叔则对我说:“你去看看吧,村里的老房子总有人来拍照,听说要开发了!”于是才有了我见到卫坡那些清朝民居的第一次,虽然破旧,但是透过房屋的结构和那些精致的细节,我着实还是吃了一惊,惊喜之余也拍了很多照片。

【老洛阳】卫坡的流光碎影

比之多年前重新认识卫坡那久被淹没的“繁华”,如今卫坡已经谈得上喧嚣,是真的喧嚣。今年大年初二驱车去往,已经是黄昏,但依旧人流熙攘游兴不减,车也堵得厉害。一片灯火通明里,清朝民居区很快就被找到,印象中的过往却早就不存在了。街道齐整,又新建了很多的建筑,俨然已经有了类似很多有名气的古村落的雏形。我是真的高兴,都说北邙是洛阳的文化宝库,何况它还是我的故乡,但是除了传统的旅游景点,根植于民间的文化的集大成者至今没有什么代表。也许,这样一个尚能保存下来的古村落总是让人充满期待。

【老洛阳】卫坡的流光碎影

悄悄流去的总是记忆,浮现在当前的总是变迁,过往的岁月终会大浪淘沙,留下传统的精华与传承。就像漂在异乡的我们,回望岁月,温暖我们的总是故乡与初心。留住文化,就是留住了我们的根和家,祝福卫坡吧!

作者:林子

本文同步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永怀河洛间。河洛文化是厚度,洛阳情怀是温度,投稿请发送:[email protected]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