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洛阳城事 查看内容

不能忘记的“民族脊梁”——玄奘大师

2018-3-22 05:36| 发布者:q775381398| 查看:850| 评论:0

摘要:大师生平玄奘大师(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 ...

不能忘记的“民族脊梁”——玄奘大师
大师生平


玄奘大师(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大师11岁时即能背诵佛经,14岁发愿“远绍如来,近光遗法”,15岁学《大般涅槃经》、《摄大乘论》,一听就懂,过目不忘。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27岁开始西行求法。

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


求法缘起


武德九年(626年),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为了统合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玄奘大师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在不被允许的条件下“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道途西行。历经19年,经历110个国家,独行5万里。


潜心译经


公元643年,玄奘大师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到达长安。回国后,玄奘大师在长安开设译场,专心译经,分秒必争,夜以继日。每天译经结束,还要诵经拜佛,直至三更才睡,五更起床,继续翻译。

如此孜孜不倦,译经十九载,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示现圆寂


唐麟德元年(664年),“大师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从此绝笔翻译,并对徒众预嘱后事。正月初九,大师病势严重,至二月五日夜半圆寂,弟子将其灵骨归葬白鹿原。

玄奘大师出殡当天,五百里之内,送葬者朝野上下百万之多。当夜留在白鹿原墓地为玄奘大师守灵的四众弟子有三百万人。唐高宗惊闻玄奘大师舍报噩耗,哀伤不已,反复说:“朕失国宝矣!”


历史评价


玄奘大师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独自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大师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其中译典著作中《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都广为普及。

其中《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大师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后记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经典的力量是勿庸置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人们熟悉的只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

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