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旅游 查看内容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2018-5-15 15:30| 发布者:q775381398| 查看:732| 评论:0

摘要:每年的四月份,许多人结伴到洛阳去看牡丹花。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诗人有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 ...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每年的四月份,许多人结伴到洛阳去看牡丹花。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诗人有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洛阳牡丹为何这么明艳动人呢?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洛阳附近有座北邙山,亦称牡丹山,满山都长着牡丹花。当地农民年年秋冬滥伐牡丹,砍去作柴。有一青年,却特爱牡丹。每逢花开时节,即选最佳品种,移到自己家里精心培植,并在山上牡丹多的地方筑篱保护。在他的精心保护下,那里的牡丹越长越好,名声也大了。某年中秋之夜,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来到青年家送给他一床绣有牡丹花的被单和一方手帕,说特来表示一点谢意。青年问她从何而来,姑娘却不见了。手帕上有一首诗:

芳名就叫洛阳花,邙山岭上是我家。

感君惜花情意厚,来年春天见奇葩。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这个故事里提到一个地方————邙山,你知道邙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吗?邙山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唐代诗人王建曾写诗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据说当时的人们都有一种理想的生活: “生在苏杭,葬于北邙”。洛阳的土地在当时可谓寸土寸金啊。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许多王侯将相、达官显贵都葬于此,比如:东周的周景王,东汉有汉光武帝等五位帝王,三国有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西晋有晋文帝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炎,北魏有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名人如孟郊、贾谊、吕不韦、苏秦、狄仁杰、樊哙、颜真卿、杜甫、李煜等等。邙山可以说“聚骨朽成泥”,泥就是骨粉,据说山上的土看起来都是多色的。山上没有田地可种,只种松柏。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那么古人为何都喜欢葬在这里呢?

一是因为邙山离洛阳近,后代子孙祭祀方便。

二是邙山风水好。葬地讲究生气凝聚、风吹不到,并且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气,生气在地里流动,遇见风一吹就散了,遇见水流一拦挡,就停止不动了。邙山北临黄河,南临伊洛,遥望中岳嵩山,东有虎牢关,西有崤山、函谷关护佑,风光秀美,是“靠山面水,藏风聚气 的理想营坟之所。

久而久之,人们以葬在这里为荣。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有个参与黄河大桥设计的人说:当年修从巩义去焦作市的黄河大桥时,设计者本来可以将路稍微朝伊洛河的河道方向摆一下,这样就能恰好绕过西侧的邙山头,但大概是为了方便的缘故,设计者直接一条直线划过去,然后施工的时候就不得不将那一点山头从中间挖一条沟过去,据说这就叫砍断了邙山的头结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就离奇地死了人。于是有人骂设计师破了此地的龙脉”,风水转向,所以死了人。后来据说是当地政府为了安抚民心,又专门出资,在豁口的顶上加了一条连通东西的铁桥,算是将砍断的“龙脉”又接上了——尽管只是形式上如此——其实那上面根本就没有人走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风水桥”吧。

古人理想生活: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邙山有成千上万的古墓。一座古墓,埋藏着一段人生。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