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而由此涉及的牡丹文化更是给世人形成了不可抹灭的生活习俗。这些方面包括牡丹诗词、书画、传说、服饰、生产等,一直流传至今,生生不息。 洛阳地处中原,位于黄河南岸(东经11108,至112059,北纬33035,至35005,之间),属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5℃,降水量600-800毫米,是种植观赏牡丹的发源地。 洛阳牡丹栽培技术在古代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唐代洛阳人宋单父,精于园艺,他种的牡丹,红白斗色,变异千种,被时人尊称为花师,惊服他有“幻世之绝艺”。惜此高超绝艺,无著录传世。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载,宋时有一复姓东门、人称“门园子”的人,是一位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请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来年春天见花再付钱,接活一株,价值五千。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洛阳有一位欧姓花师,用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开浅碧色,人称“欧家碧”,极为珍贵,每年作为贡品,供奉朝廷。 宋代洛阳牡丹的栽培管理,在择地、栽植、浇灌、施肥、修剪、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技术方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明清时期,牡丹的栽培技术更加趋于完善。花工们从牡丹的种、栽、分、接、浇、养、医、忌等8个方面进行了科学总结,并付诸实现。古代洛阳牡丹的栽培技术,至今对牡丹的生产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代洛阳人在恢复和继承矛盾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各种技艺均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对牡丹的促成栽培技术,已能使其从9月上旬到翌年自然花期之前近200 天。牡丹花期控制技术已基本达到花随人意,周年开花。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已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牡丹画到当今洛阳书画界的众多牡丹画作品,无不寄托着人们心目中的铮铮铁骨和对富贵安康的期盼;牡丹诗词也是牡丹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有关牡丹的诗词歌赋灿若烟霞;牡丹的风格和风骨也点燃了人们的创作热情,它不畏权贵,傲霜斗雪的精神使人们形成了无以数计的传说故事;牡丹富贵吉祥的寓意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牡丹文化体现。 洛阳牡丹栽培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