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第36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圆满落幕。据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本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2647.31万人次,同比增长6.15%;旅游总收入241.96亿元,同比增长8.26%。其中,全市接待入境游客28.71万人次,同比增长6.06%;旅游创汇8497.96万美元,同比增长8.04%。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洛阳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旅游市场呈现许多亮点: 牡丹文化节期间,牡丹观赏园牡丹连片盛开,吸引大批游人 文化惠民倒逼旅游产业升级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继续推出了旅游年票不受限、部分公园不收费、餐饮住宿控涨幅等惠民“5+1”举措,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牡丹文化节真正办成了人民的节日、百姓的盛会,受到了广大市民及游客的广泛赞誉。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共发售旅游年票卡13.59万余张,旅游年票景区和牡丹园共计接待旅游年票游客62.75万人次。 在“惠民”的同时,也成功的倒逼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步伐。推动旅游由“门票经济” 向“全域旅游”转变。牡丹文化节期间,游客在洛人均消费为913.98元/人次,同比增长1.99%。 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举办了世界古都论坛、新时代“一带一路”城市产融合作论坛暨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大运河文化论坛、第二届河洛文化大集等活动。丰富的文化、经贸、会展活动轮番登场,推动了旅游与相关产业紧密融合,产生了强烈的聚客效应。 赏花游、文化游、生态游备受青睐从清明小长假开始,赏花游格外火爆,旅游高潮持续不断,国家牡丹园、中国国花园、王城公园、神州牡丹园、隋唐植物园等主要牡丹观赏园花海人潮,园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旅游大巴排成长龙,场面壮观。牡丹文化节期间,王城公园共接待游客约68.37万人次,中国国花园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隋唐遗址植物园共接待游客近28.7万人次。 历史人文游、生态度假游热度不减,保持了较好的旅游接待势头。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丽景门、洛邑古城等历史文化景区游客盈门。龙门石窟景区共接待游客83.05万人次,白马寺接待游客56.7万人次。重渡沟、鸡冠洞、老君山、白云山、荆紫仙山、黛眉山等生态休闲景区受到众多游客青睐,景区外自驾车绵延数里。 旅游客源结构日趋优化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旅游接待持续火爆,客源市场有效扩展,客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外地游客平稳增长。洛阳市智慧旅游大数据显示,游客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尤以山西、陕西、江苏、山东、河北、湖北等省市游客居多。牡丹文化节期间,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旅游专列显著增多。 自驾游成为主流。散客特别是自驾游散客成为主流。游客抽样调查显示,牡丹文化节期间,自驾游已经成为来洛游客的主要出游方式,约占全部游客的62.7%。 据洛阳市智慧旅游大数据显示,福建、浙江、甘肃、广东、湖南等省市自驾游客增长迅速,面向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显著增强。 过夜游客多。随着洛阳众多夜间旅游产品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洛阳夜间生活,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甚至境外游客前来观赏,过夜游客人数增幅显著。 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洛阳市旅游部门加强智慧旅游、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在城市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区、游客集中地设置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点),进一步完善服务接待功能,对全市导游员进行导游技能、文明礼仪和文化素质等全方位培训,确保了牡丹文化节期间全市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来源: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