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洛阳城事 查看内容

洛阳石人村玉皇庙

2018-6-21 13:31| 发布者:小双鱼19| 查看:555| 评论:8

摘要:玉皇庙,可能是寺庙中最常见的名字之一,仅在洛阳偃师境内就有三座。位于洛阳近郊的李楼乡石人村的这座玉皇庙可是内有乾坤,小庙深隐在村中的民居中,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多亏热心村民指路,才在来时的路边找到它。站 ...

玉皇庙,可能是寺庙中最常见的名字之一,仅在洛阳偃师境内就有三座。位于洛阳近郊的李楼乡石人村的这座玉皇庙可是内有乾坤,小庙深隐在村中的民居中,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多亏热心村民指路,才在来时的路边找到它。

洛阳石人村玉皇庙

站在门口,这哪是寺庙?锈迹斑斑的铁门,斑驳脱落的院墙,门两侧杂草丛生,半开的铁门露出一片坑洼不平的水泥地,这明明是一处破落的厂房嘛。

仔细看,门边的牌子上表明了身份,正是石人村的玉皇庙。牌子上写着:洛阳郊区 古雨沦庄 玉皇庙等字样。古雨沦庄是石人村的旧称,传说曾有一位皇帝路过此处正逢大雨,结果被雨淋了,只好夜宿庄内,“雨淋”在本地方言发音为“雨沦”,事后可能村民为了纪念这不期而遇的邂逅,改村名为”雨沦”。

走进院内,一栋连体平房,正门上书:凌霄宝殿,东西有两尊石造像,三通古碑。

洛阳石人村玉皇庙

先来看西边这尊,造像高约1.5米,着长衫,双手执剑立于胸前,一副武官的模样,头部为近代水泥重塑,看起来神情凝重。

东边这尊也是高约1.5米,双手执笏,是文官造型,面部为近代水泥重塑,官帽似为原样。

洛阳石人村玉皇庙

现在石人村的村名可能就是因这两尊石像而得。

那三通古碑的年代分别是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另一通已看不清。乾隆年间古碑半埋土里,碑文已难辨认。

洛阳石人村玉皇庙

光绪三十四年间古碑尚可辨认,主要内容是:洛阳南伊水北的古雨沦庄有一座玉皇庙,有神像辉煌,可惜没有碑文记载这里的来历,庙里的执事也不知创于何时,仅在乾隆年间石碑上看到始于汉魏,最近一次重修在乾隆年间,据光绪已有百年,现经四方募化后重修,庙院气象亦新,功已成,立碑记之。碑文为“明经进士 候选训导” 黄某某 文并书丹。

通过网络查询,“明经进士 ” 不是真正地进士,是贡生的雅称,贡生是明清科举时期,按期选拔各地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贡入中央国子监(俗称“出贡”)。“候选训导”相当于毕业后取得做官的资格,但需先在府、州、县学担任管理者或教师。遗憾的是科举制度止于光绪三十一年,这位撰写碑文的读书人已无法通过科举制度取得官阶了。

洛阳石人村玉皇庙

上面碑文提到的神像不知是否指这两尊石造像,网络查找信息,关于石像的来历多为传说故事,没有明确的史料依据。倒是查到为何石像头部损坏的原因,两尊石像在文革期间曾遭破坏,导致文官面部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石像重新立于庙门处,并修复文官面部,2002年险遭失窃,幸亏村民及时制止,事后将石像移至院内保护,不曾想2004年12月4日凌晨再遭毒手,武官头部被残忍敲下盗走,后来是否破案不得而知。

引用2004年事发后“大河报”新闻报道:据该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尊造像因流落民间,在多次文物普查中均无记载。文官造像头颅被盗后,文物部门组织专家对造像进行研究,从雕刻工艺、服饰等方面初步认定是明代石刻,而这种碑刻艺术风格在洛阳比较少见。

截止目前,石像是否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查到相关信息,可能失去头部的石像没有文物价值了,可能失去头部的石像没有盗窃价值了,总之,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