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旅游 查看内容

洛阳有一个没有影子的地方

2018-7-19 04:15| 发布者:ai1909so| 查看:1379| 评论:0

摘要: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一部有关佛教史的名著,书中讨论到古代怎样测定时辰,其中有“洛州无影”一句话。洛州即洛阳,其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从天文的角度讲,一年之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无影”的情形。这究竟是 ...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一部有关佛教史的名著, 书中讨论到古代怎样测定时辰, 其中有“洛州无影” 一句话。

洛州即洛阳, 其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 从天文的角度讲, 一年之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 无影” 的情形。这究竟是错误, 还是另有含义, 长期以来成为问题。本文作者曾经认为这是义净书中的错误。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本文作者发现, 在洛阳附近一处地方, 确实可以见到“ 无影” 的奇观。

洛阳附近的一些历史古迹, 其中一处是有名的登封市告成镇古观星台。古观星台院中,有一座“周公测景台” 。台用石造, 上立有表。就在这里, 我惊奇地发现, 这座测景台, 被当地人称作“没影台” 。测景台旁有一段说明文字:

洛阳有一个没有影子的地方

“夏至正午, 表北之影长一尺五寸, 正与石座北面上沿长度相等, 所以看不出明暗差别, 故俗称为‘没影台’ 。”

河南话的“没影” , 就是无影。我还需要哪里去找“无影” , 这不正是“洛州无影” 吗

究竟什么是“无影” ?

从天文学的角度讲, 洛州在北回归线以北, 一年中的任何时候, 都不可能无影。这是常识, 不可改变, 也无需讨论。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即使是本来有影,但在唐代, 在洛阳的当地, 就是有“洛州无影”这样一个说法。义净不过是在他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书中讲到“观时” 的经验时, 记载了这个说法而已。

洛中无影奇观最佳的观测事件是夏至这一天。

测景台, 台为覆斗型。与地平相对, 台的四个立面并不垂直, 而是呈现为不大的斜面。台顶立有石表。台附近有树, 树身颇高。树阴不时可以遮挡住石台前后的阳光, 但石台和石表的大部分, 仍然在阳光照射之下, 各个方向的日影都很清楚。

原来以为, “无影” 应该出现在北京时间的12 点正。等至12 点正, 情况并非如此。在石台正北的地面上, 有石台的日影, 也有石表的日影, 日影稍微偏西。这时我们才突然想到, 从天文时的角度讲, 北京时间的正午, 未必就是当地的正午。当地时显然比北京标准时要晚。

日影逐渐缩小, 到13 点零8 分,不仅在石台正北的地面上见不到石表的日影, 石台自身的日影也完全消失。不仅北面如此, 其他三方的地面上也是如此。石台旁边的树阴, 此时亦全部退开。以当地的天文位置为准, 应该说此时就是太阳运行一年中的最高点, 也就是夏至点。

这时仔细观察, 阳光虽不是绝对垂直地射下, 但射下的角度, 刚好与石台正北立面的倾斜度相同, 因此石台的日影被掩藏了起来。不仅如此, 石台上石表的日影, 这时也收缩至最短, 长度刚好到石台北面上沿, 与上沿齐平, 因此原来映射在地面上的石表的日影也完全见不到了。

“无影台” 为什么称作“无影” , 此时终于得到验证。其中的道理, 说简单也简单, 但说它是一种巧思妙想, 也毫不过分。测景台北面镌刻的联句:“道通天地有形外, 石蕴阴阳无影中。” 描写的正是这种情形 。

“无影” 持续时间很短, 前后仅一两分钟。到13 点10 分, 日影重新出现,不过这时转至石台正东的地面上。石台和石表,都是如此。

为何要建这个古观测台呢?

洛阳有一个没有影子的地方

这与古代中国人以豫州或者说洛阳为“天下之中” 的观念有关。中国自古以来以豫州即洛阳一带为天下之中, 如果从建表观天而言, 阳城则更被认为是中心的中心。正因为古人以阳城为“地中” , 阳城的日影一尺五寸, 土圭于是也就设计为同样的尺度。但让“测景台” 在夏至正午整体看起来“无影” , 却一定是要另费一番心思。

古代的中国人把自己所处的地方看作是天下的中心,为了证明是“天下之中” , 对做太阳观测用的测景台和测景表做出这样特殊的设计, 由此造出“无影” 的奇观。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