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曾流行于小说界,民间更是广为流传的故事——武则天怒贬牡丹,正史中无所记载,只在野史上有所记叙,究其根本,还是个传说。那么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总体来说,破绽百出。民间流传的传说大体是这样的: 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在冬天看见宫庭中腊梅盛开,花兴大发写了一首催花诗:
武则天命令百花次日一齐开放。次日,果然各种花果都承旨遵命,竞相开放。然而,唯有牡丹花迟迟未开。武皇震怒,命宫人燃炭火烧炙枝梗,牡丹方才怒开。然武则天气愤不息,下令将御花园中几千株牡丹逐出长安,移植东都洛阳,以示惩罚。洛阳因此成为牡丹之乡。 武则天 传说毕竟是传说。那么,小编就为大家揭秘该传说的真伪。 第一,地点错误:催花诗中上苑不在长安传说是武则天游上苑,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我们需要弄明白催花诗中的“上苑”是哪里。 “上苑”,是“上林苑”的简称,隋唐时期有两个上苑。其中,一个上苑在长安,遍布长安城及东郊骊山、乐游原,南郊至终南山,西郊昆明池等。还有一个上苑是隋西苑(又称会通苑),唐改名芳华苑、东都苑,武则天号神都苑,亦称之上苑。 唐诗中有“春游上林苑,花满洛阳城”、“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之句。”写的都是洛阳上林苑。相关文献记载如下: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暂且不能判断催花诗中的上苑究竟是何处。接着,我们可以从催花诗的写作背景入手进行深入分析: 《腊日宣诏幸上苑》(俗称催花诗)是武则天登基称帝的第二年(691年)所作。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定都洛阳,称“神都”。在她做皇帝的15年中(公元690年-公元705年),有13年皆是居住在神都洛阳。作者在一文中已经对唐朝都城的演变进行了详细叙述。武则天称帝后只有在公元701年十月西巡长安,至703年十月又返回了神都。而《腊日宣诏幸上苑》写于公元691年(天授二年),文献记载依据如下:
根据时间信息结合判断,我们可以判断催花诗中的上苑指的是神都苑,是洛阳西苑,并非长安的上苑。 第二,牡丹并未抗旨不开我们再来细细品味《唐诗纪事》中对此事的记载:
也就是说,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武则天登基称帝的第二年)腊月初,宫中人假托百花盛开,请武则天到上苑赏花,想乘武则天看花之机推翻她,被武则天发觉。当时正值严冬,百花怎么可能盛开。于是,有人给武则天出谋划策,叫她下旨,命令腊八节这天百花齐放。武则天听从了,写了五言诗《腊日宣诏幸上苑》作为诏书,写完后,派使者前往御花园中宣诏。使者把武则天的诏书在花园中焚去,以报知花神。腊八节这天一早,武则天在大臣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御花园。人们惊呆地看到花园中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煞是好看。那些想搞政变的人,想到可能老天也偏向武则天,不敢轻举妄动了。 《唐诗纪事》中明确写道“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说的是百花皆盛开,并非是除了牡丹之外的花都盛开了。所以,牡丹并未抗旨不开。 第三,洛阳牡丹起于隋朝而并非唐朝;第四,最初的洛阳牡丹来自易州小编已在文章中详细说明了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隋炀帝成就了洛阳牡丹。隋炀帝开西苑,“采海内奇禽异兽草木之类,以实园苑”。其中就有易州进贡的牡丹。
隋炀帝在洛阳开西苑植牡丹,虽是为了自己享乐,却从此开启了我国观赏牡丹栽培史,为牡丹的发展做了一件好事。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并于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隋炀帝杨广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 关于牡丹还有个故事。隋炀帝曾携众嫔妃、太监、宫女去西苑游玩,登上玉凤楼,看到牡丹盛开,大家十分开心。但有一妃喟然叹曰:“牡丹为花中之王,颜色虽好,可惜楼高,只能俯瞰,看不清楚,辜负了这国色天香!”杨广听了,即命花师来见他命令花师栽12棵高株牡丹,要和楼台一般齐,每株着花至少3色,违命者斩。众花师吓坏了,连连叩头求饶,杨广遂命全国各地花师来洛,群策群力攻克难关。各地花师闻讯,都推举当地技艺最高者前来洛阳。其中有个花师家住山东曹州(今菏泽),擅长牡丹栽培。他分析牡丹的生长规律、习性与特点,想到牡丹是可以嫁接的,就和其他花师一起搞试验,选择杏树、桃树、梨树、桑树、槐树等树种嫁接,但都失败了。最后,他们把牡丹嫁接在高高的香椿树上,结果成功了。牡丹昂然怒放,高过了楼台,杨广看得清楚,不禁龙颜大悦,称其为“楼台牡丹”。 杨广论功行赏,要奖励花师,不料一个宦官贪功,硬说这“楼台牡丹”是他领头搞出来的,杨广不明就里,赏给这个宦官许多黄金和绸缎。山东曹州花师气愤极了,回家后发誓不再干这一行,培育楼台牡丹之技术失传,楼台牡丹随之绝迹;但洛阳牡丹继续保存了下来,发展于唐朝,鼎盛于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