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这次高考考卷“被掉包”事件传得沸沸扬扬,毕竟这些学生寒窗苦读多年,总想高考取得好成绩,无奈查得的分数与他们的估分不符,进而引发孩子的家长联名举报省招生办。这起事件共涉及四位河南考生,考生家长分别来自周口、洛阳、商丘、信阳。截止目前,来自信阳的考生李闻天(化名),和来自商丘的考生小淇已经在河南省招生办核验自己的答题卡。 其中,曾经认为自己能上500分的李闻天确认自己的答题卡没有被掉包,分数为200多没有问题。但商丘考生小淇坚持说这些写着自己姓名和考好的答题卡均不是自己的。因此,她后面将配合省招生办做笔迹鉴定。 河南高考考生考卷“被调包”事件最后会是一种什么结局?我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知道考生们都想金榜题名,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剩下的三位考生能证实自己的答题卡被掉包了,还他们一个真是的分数,这样也对得起他们这些年的付出。但是,结局并不是靠我们想的,学生是否有歪心思也未可知,是否因为没考好而编造也未可知。唯一能证明他们的说的真假,就是笔迹鉴定,希望他们好运。 网友二: 其实,四位考生的高考成绩是不是与他们平时的学业水平大体相当、高考成绩是不是跟平时的学科成绩相比明显偏低,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他们的母校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可以不了解孩子平时的学习状况,而学生所在的学校则不可能不清楚该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和学业水平,那缘何四名涉事学生的高中母校都选择了置身事外、袖手旁观?难道维护高考制度的神圣性与公平性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联系到此前网上流传的另一种说法“该生已获得北师大自主招生资格”,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质疑:一个高考成绩才三百多分的学生,是如何凭借两篇涉嫌造假的论文在高手如林的郑州一中博得北师大自主招生资格的?别跟我说学生论文造假学校不知道,一个学生的研究能力如何,其任课老师、班主任、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能心中没底? 网友三: 无论是谁对谁错,都要办成铁案,应当公布全部信息和证据。很奇怪的是当地学校和教师没有发声,这种属于异常现象,正常话谁平常学习怎么样,一模二模多少分,老师都会发在群里,另外,学生家长可以把历年来的考试成绩发出来,事非如何,自有公论,一个600分的考生,即使烧到40度,也不会考出300来分的,难道模拟考核和会考也是造假的吗? 我们这样想,如果存在掉包,就必须得知道哪个学生成绩好,那学生成绩好不好,只有当地的老师应该更清楚,所以,如果存在掉包的情况,当地的监考老师可能会有一定的嫌疑。 所以要想弄清真相很容易,怕就怕有人不愿意面对真相,因为真相是残酷的,只有在严惩之下,真相才能浮出水面,对说谎者可以禁考,可以纳入失信人员名单。 网友四: 从目前来看,“调包”一事属于涉事考生们“无中生有”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就家长而言,我认为他们并不存在事先知情的可能。任何一位家长如果在明知孩子自己考砸的情况下,如果想要通过举报施压、舆论同情的方式来挽回孩子已经根本不可能改变的高考败局,其行为无异于在拿自己与孩子今后的命运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但凡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这样做,更不用说涉事考生的家长中有两名还是处于体制内部的公职人员,他们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一个人如果说了一句谎言,那么就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圆之前的这句谎,而谎言越多破绽也就越多,终究会有暴露的一天。 网友五: 对于此次苏父实名举报所谓的答题卡调包事件,自我觉得八成是学生撒谎,家长被蒙蔽才闹出如此大的动静,但社会舆论应该理性对待: 站在一个父亲的立场上,事关女儿一生的前途与幸福,反应过于敏感一是基于父亲对子女的过度的爱,另一方面基于职业的过度敏感,才不顾一切实名举报,社会舆论要理解一个父亲的心,初衷并没有什么恶意,维权是他的权利,所以不要过度给这个父亲太多的压力。 网友六: 我是今年高考的考生,我看了这么多,大家假设的都是最后结果考生说谎,这是一场乌龙,可是,事情的最后结果都还没出来,为什么,要把舆论攻击的矛头对准孩子呢,一个不确定的猜测造成的舆论攻击很有可能会毁了一个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孩子。 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大家有权利去猜测,但猜测的结果万万不能对准孩子,既然他们要复核,还有考生检查不是自己的笔记,自然是有他们都理由,调包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没人敢干,那么在舆论巨大的压力考生还坚持要查下去,说明很有可能他们的分数或者试卷是真的有问题的。 切记: 高考英语决定是否录取,如果你想去有外国人、大学生的英语角,看上图右下角,找到它提示的地方,里面会伦敦腔、印度腔的人都有,进去就能跟美国人打招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