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建设紧锣密鼓,道路施工有序推进,餐饮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岁末年初,走进古都洛阳,但见到处洋溢着旅游开发的“春风”。 2016年以来,洛阳市紧紧围绕“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6年,洛阳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142亿人次,同比增长9.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旅游总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6%。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90后最爱目的地”、“国际知名休闲旅游胜地”、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2016年度中国最美特色旅游目的地”等,一项项殊荣彰显着洛阳旅游新的提升。 规划引领大发展。高标准编制《洛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并明确重点打造四大城市名片、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品牌、提升十大旅游景区、开展全方位旅游营销、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全面优化旅游环境等,推动洛阳旅游产业大提升、大发展。 宣传营销大推进。多方式推介洛阳旅游,加强境外旅游宣传营销。赴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洛阳旅游专题推介,在北欧、东南亚等主要客源地掀起了“洛阳热”,吸引境外游客观光旅游。 关联产业大融合。2016年53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4.2亿元。栾川县、嵩县、孟津县、洛龙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有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4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40个全国“金牌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达400多个,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发展到2400多家。洛阳旅游商品博览会叫响“洛阳礼物”品牌,龙门石窟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薰衣草庄园、汝阳恐龙谷漂流景区新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41家,居全国地级市前茅。 公共服务大改善。加强旅游标识、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旅游交通标识540块,改造提升420块,在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长途汽车站新建8个旅游信息服务亭,399座新建改建旅游厕所投入使用。推进“互联网+”,游客可通过网站、手机、触摸屏欣赏洛阳美景。 旅游服务大提升。修订颁布《洛阳市旅游条例》,建立市旅发委兼职委员和联系县(市)区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落实和安全生产。成立河南省首家工商局旅游市场监察大队、全国首家县级(栾川县)旅游警察大队,深入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梦回千年古都,最忆魅力花城。提升理念、提升定位、提升建设、提升融合、提升品牌,洛阳市正在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聚能发力。 (徐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