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有两种,一种是指建立不朽功绩的帝皇、文臣武将等,比如秦皇汉武、项羽、韩信、萧何……,我个人最喜欢也最推崇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今合肥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于周瑜、诸葛亮两人性格的进行成功再创造,书中周瑜心胸狭窄,骄傲好强,不能容人,与诸葛亮从容不迫、深谋远虑的精神境界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在一系列的较量中,周瑜被诸葛亮施计一气、二气、三气,直至活活气死,临死前,他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轻财重义,与孙策友善,便送道南大宅,并互通有无;孙策东渡,周瑜帅兵助策攻下横江、秣陵、曲阿等地。周瑜识礼节,知大体;因周瑜、孙策是至交,孙策的母亲就命孙权称周瑜为兄。当孙权当将军时,周瑜独尽臣节。周瑜惜才识人,鉴鲁肃于不明,成明臣;举甘宁于降卒,是勇将。周瑜计谋百出,赤壁之战,火烧曹军百万,挽狂澜于即倒,安江东于危难。周瑜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这样的周瑜不正是我辈之楷模吗?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