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后,我们几个人从唐宫西路与纱厂南路交口打车前往“龙门石窟”。 洛阳的街道还是比较宽阔的,一路上并无拥堵现象。市容卫生也比较好,虽然沿途高大的新建筑并不是很多,但整个城市秩序井然,空气清新,阳光下缓缓流淌的洛河也看起来碧波荡漾、干净而明亮,不像北方很多流经城市的河流一样发黑发臭。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城市,洛阳能把环境保持得较好,很不错! 出租车驶过了伊河,一个右转弯,就停在了河边,司机告诉我们到了,下车后过了马路,就是龙门石窟的售票处了。 “龙门石窟”售票处进去以后才发现,这里距离真正的景区还相去甚远呢!不但要买门票,还要买电瓶车票过去,否则,走过去将相当耗时耗力。 我们四个人坐上电瓶车,车沿着伊河行驶,一段路程后,又一个右转过了“龙门桥”,在“龙门博物馆”前停下,大家下了车,剩下的就是一段长长的步行路程了。 “龙门博物馆”在布展,主题记不清了,只知道是收费的,而且,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决定还是抓紧去逛“龙门石窟”景区吧! 进来以后,面前是一条宽宽的石板路延伸向前,左手边是伊河,站在河边可以看到,“龙门石窟”景区,就是两边的山夹着中间的伊河,山以及山上凿出的一个个洞窟,就是历史悠久、中外驰名的“龙门石窟”。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里,河流往往会讲地形地貌极大地改变,例如穿过河南的黄河,就在历史上多次泛滥和改道,从而使得其走向在几千年里多次改变。但由于“龙门石窟”的地形,是两岸山峰耸立,还有自北魏以来大量开凿的众多洞窟为证,因此就可以我们在景区里所看到的伊河,应该就是当年洞窟的修造者们看到的样子。 过了龙门,向前走不久,右手边出现了一个扶梯,引导我们前往此行在“龙门石窟”内接触的第一处古代遗存——“潜溪寺”。 早就听闻“龙门石窟”的佛像被破坏严重,但只有亲眼看到这些精美绝伦,又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石刻大面积地因为偷盗和战乱被破坏的场景,才能体会那种深深的遗憾和心痛! 洞窟内的佛像被破坏之严重和普遍,以至于如果能见到一个完整保持的洞窟和佛像,都会让人感到意外的惊喜。但幸运的是,这样的洞窟和佛像还是有的。 这些雕刻开始于北魏时期的佛像,一大半却是唐代作品,所以这里很多的人物形象就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印记。很多佛像与唐三彩里的人物一样,都有着西域人的特征,这也反映出了唐代国力强盛、开放包容、民族交流融合的时代特点。 提到“龙门石窟”,就不能不说其中最大、最著名,也是堪称其代表的艺术瑰宝——“卢舍那大佛”。这个石刻群的是如此著名,中小学课本上都多次出现,很多人未必知道“卢舍那大佛”的名称,但一看的它,就知道这是“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虽然高大雄伟,可是由于建在龙门山的高处,又有多级台阶遮蔽视线,所以我们在下面的路上看上去只能看到一点点大佛的头顶发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