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舌头 太阳升起在古亳大地, 我们舌尖上的偃师, 从这块土地的早餐开始。 到偃师谁问您喝汤了吗? 那可是最贴心的问候。 小锅炒菜,大锅熬汤。 从顾县段湾的羊肉汤, 开启一场惊艳的邂逅。 羊汤的艳搭配葱花的青, 喝出鲜而不膻的好日子。 喝汤吃肉还需要配馍, 如果配李村镇的油旋儿, 那才真叫有滋有味儿。 正面像盘好多圈的发髻, 黄焦香酥,外脆里嫩。 想打到这份上得下劲儿, 据说最初打烧饼的人, 看上一个盘发髻的姑娘, 因为女方家里不同意, 他就害相思打出油旋儿。 油旋儿的传奇饱含爱恋, 飘香的缑氏水煎包, 则经过蒸煮煎等工序, 把水煎火燎的一腔情愫, 裹进黄焦皮的馅儿内。 缑氏人擅长做牛皮鼓, 牛肉用作水煎包的馅儿。 鼓声震天,水煎包提神, 鼓声靠的是肚大能容, 水煎包则靠色香味撩人。 偃师人对吃有一种钟爱, 光好吃不中还得会吃, 会吃才会干会干才有福。 好吃的人讲究吃的人, 被封为吃货吃才吃嘴精。 不必说缑氏豆腐串夹馍, 豆腐串加黄瓜丝抹酱, 素菜搭配出荤菜的奇香; 不必说缑氏瓜子, 牛肉汤泡过能嗑出阳光。 西王母在缑氏镇修炼过, 唐朝玄奘出生在缑氏。 仙气佛气滋养天地万物, 人勤则杰,地淳则灵, 历史文化垂青千年古镇。 不到吃饭时间去填肚子, 偃师人叫做“贴晌儿”, 贴晌看似休闲多是应急。 生活节奏快吃饭不应时, 贴晌更是对肠胃的愧疚。 贴晌的饭菜多属小吃, 小吃嘛不必一次吃太饱, 留点想头,下次再见, 小吃嘛务必蹲坐地摊, 地摊小吃尽揽偃师风情。 偃师当家小吃属肉合: 一是嵩山脚下府店肉合; 一是景山脚下顾县肉合; 面都是未经发酵的硬面, 肉则都是凉拌猪头肉。 外酥中空的热烧饼, 贝壳般夹住调好的肉料。 吃府店肉合访升仙太子, 吃顾县肉合寻曹植洛神, 悠长爽口之感荡漾不尽。 一年四季总想冬暖夏凉, 想到最美是三皮一线: 凉皮米皮擀面皮加米线。 三皮冬炒,夏季凉调, 味在舌尖尖香在心肝肝。 在以小麦为主产的偃师, 面食占据大半壁江山。 有人一天三顿离不开面, 翟镇扯面是家常饭代表, 扯面厚实,筋道绵长。 商汤都城在偃师尸乡沟, 商汤夫人的陪嫁奴隶中, 有一位厨师名叫伊尹, 他辅佐商汤灭掉夏桀, 在偃师发现并栽培银条。 银条八月份开紫色花朵, 腊月地下结白色根茎。 从地下挖出来称为掘银, 凉拌银条是下酒好菜, 它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银条死心塌地眷恋偃师, 生长于伊洛河交汇处的—— 城关镇寺庄村的田野。 移植到外地后根茎中空, 味同嚼蜡,降为植物。 银条和虾仁的吵吵嚷嚷, 真是千载难逢的良缘! 一个脆白一个微红柔韧, 海鲜热辣,乡土铺垫, 亦步亦趋直追花灯美梦 故乡,是一个人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根。 故乡的味道,是杏花桃花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是嫩玉米棒子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是葡萄苹果的味道。 你的记忆里,故(yan)乡(shi)又是什么味道的呢? ...................................... 热爱美食,享受生活,唯有吃货才真正懂得这个世界。 馋了记得关注我呦,让你吃出自己的风采! 欢迎留言和我一起畅游吃货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