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河南又多事了! 先是,淇县的"偷西瓜"一事持续发酵,引发众多媒体争当"吃瓜群众";紧跟着,固始"偷井盖"再次登上热搜。在河南,似乎印证了那句老话——"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一旦出事,爆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负面。 长期以来,许多"地域黑"们持之以恒的"黑河南",一点风吹草动都会鼓噪成全国性事件,难道在中国的拼图上,位于正中间的位置就是一片黑色?这种观点显然是荒谬的,那么,河南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黄色河南人中,占人口基数最多的是农民。尽管有人可能划拉出农民这样那样的缺点——小农意识、自私自利……但从古到今,勤劳本分这个品质却一直未曾变过,而这也直接或间接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而说到农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黄色,而这应该也是河南的"主基色"——土是黄的,水也是黄的。 中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中是这样记载河南的土壤的:"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即,黄河中下游一带的豫州,土壤多为黑垆土,黄垆土。黄土不仅利于农业生产,还可以拿来入药。 而孕育了中国古老文明的母亲河——黄河,不仅滋养了中原大地,也养育了河南人民。尽管其中有过黄河大改道带来的苦难与艰辛,但最终人们还是沿着黄河休养生息。如今,全国人口数量第一大省即为明证。 黄土、黄河是农业兴起的根本。中国的农业缘起于河南,又在河南发展壮大。据了解,"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背后,需要极大的农业产出为城市人口提供给养。 而在安阳殷墟的甲骨文中,商王祈求风调雨顺、占卜农事顺利的系辞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据悉,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而学术界公认:"黍、稷"是中国最早的"五谷"之一,也是商代酿酒的主要原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正是因为商代统治的主要地区——河南一带的农业发达,才有了多余的粮食用来酿大量的酒。不过,酗酒的商人,制造"酒池肉林"的商纣王,搞来搞去却把自己的江山都搞没了。 与粮食生产配套的还有农业历法以及工具:在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最早的石磨盘、石磨棒,这是用来将麦子等谷物磨成粉的工具;秦汉时期,河南济源泗涧沟和洛阳东关汉墓都出土过践碓模型,借全身之力用脚踏杵来舂米,提高了劳动效率。 此外,在商丘一带有着关于"火神"的传说,其最大的功绩除了人工钻木取火外,还有对于农业历法的制定;如今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也是依据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而编订的…… 虽然,古代的黄河不时泛滥,但却阻止不了勤劳的河南人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 蓝色在黄色的主基调下,河南文化也有一种古朴典雅之美,一如巧夺天工的汝瓷。业内人这样评价道:"(汝瓷)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天蓝色,是最浅的蓝,代表"初始"的颜色,可以用来形容河南的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许多学说的开山鼻祖均为河南人。记得网上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 鹿邑人老子说:咋不中!无为,无为。 商丘人墨子说:兼爱,非攻。 民权人庄子说:天人合一。 郑州人韩非子说:以法治国。 淇县人王禅(鬼谷子)说:我创纵横捭阖学说了。 濮阳人吕不韦说:我出书。 以上可谓是简明扼要的归纳了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兵家、杂家等代表人物的思想,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河南人,而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苏秦、申不害等等,均为一时之俊杰。 当然,论及风花雪月的"唐诗宋词汉文章",河南也是不甘落后。东汉时期的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文章也写得好。《两京赋》一出,一时间洛阳纸贵。 到了唐代,诗鬼李贺是宜阳人,小李杜中的李商隐是沁阳人,写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刘禹锡是洛阳人,写出"三吏三别"的杜甫出生在巩义…… 宋代理学之兴起,与伊川程颢程颐两兄弟在龙门、嵩阳书院、周口一带的讲学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出来的众多士人成为后来南宋理学的"一代宗师",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士大夫文化和黎民百姓生活。 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人对于汉字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且不说"河图洛书"的传说,黄帝命仓颉造字就发生在河南商丘;中国第一套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汉字——甲骨文,最早也是在安阳殷墟被发现的;秦始皇大一统后,实行"书同文",上蔡人李斯制定的"小篆"被作为官方使用的文字;编写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人是漯河人许慎;到了现代,将汉字拆解、发明五笔字型的则是南召人王永民。 并且,河南也出现了很多书法家,画家、艺术家,比如,"画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开一派之先河;宋代时期的"五大名窑"中,三个都在河南,烧制出精妙绝伦的官瓷、汝瓷、钧瓷……也让河南多了几分蓝色。 红色在厚重的"黄色"和高雅的"蓝色"之间,河南还应该是"红色"。翻开河南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你会发现这几乎是一部战争史、一部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得中原者得天下",绝非虚言。 在中国朝代更替、群雄割据的年代,河南几乎都会沦为"主战场"。"汤武革命"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发生在新乡,战后商纣王在鹿台付之一炬; 东周列国时期,宋、卫两国成为晋楚争霸的"牺牲品",不仅战火在这里蔓延,战后两国还得向两国纳贡,秦晋两国在崤山一带争霸战争,成为历史教材中的经典之战; 秦统一六国时期,大多数战争也是在河南境内打的。东汉刘秀一举成名的昆阳之战,发生在今天的平顶山一带。再到后来,西晋八王之乱、隋末群雄并起、宋金战争、宋元战争、朱元璋北伐,一直到民国年间的中原大战,每一场战争都离不开河南。 有人对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研究结果表明,明代以前,河南发生战争数量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有820次之多。 而在战争时期,一些人才也脱颖而出,且不提古代的军事家,近现代战争中河南也是人才辈出,在许多关头都发挥出重要作用。 比较著名的有:彭雪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类山关、真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河南确山人,鄂豫皖苏区及红军的创造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守人。抗日民族英雄。 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河南商城人(今属安徽金寨县),参加过红四方面军长征,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参加了抗美援朝,参与指挥海南岛登陆作战和解放万山群岛之战。1955年、1983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 在通向新中国共和的道路上,河南人也从来没有缺位,这也让河南这个多了一分鲜血染成的红色风采。 河南究竟是什么颜色?或许,是以红黄蓝为代表的三原色为主,最终谱写的五彩斑斓画卷。你觉得呢?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游相关资讯,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