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永恒的的至高 ——漫谈隶书学习与创作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很多经典。经典是什么?经典要经得起重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常念为经,常数为典,是谓经典。窃以为经典有三个特点,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隶书从诞生那天起发展到今天,以汉代隶书最为经典。所以说学习隶书,必须师承汉隶,这已经被历代书家所定论。 我们学习隶书,应从汉隶中汲取营养,包括用笔的方法,结体的合理性以及古雅的气息等,当我们对这些和书体的师承关系的重要性有了认识以后,才可以进行临帖和创作。学习隶书要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选帖、如何临帖、如何创作。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有迷茫、有痛苦,也有取得成绩的喜悦。这就好比中国的革命,如果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革命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少年?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但很贴切。 孙过庭说: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取法乎上”就是选最好的字帖来学习,这“最好”就是经典。选准字帖便走上了学习书法的正道,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误入歧途,越写越俗。我知道有一位老者,写了一辈子的“书法”,居然没有入门,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师法经典,不临帖。临帖是步入书法殿堂的不二法门,不临帖,只知道重复自己的随手字,日复一日,把错误根深蒂固了,写得越熟练,习气和俗气越重。临帖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这过程对创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坚持下去,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成功。明末大书法家王铎就坚持得非常好,他一天创作一天临帖,他清楚地知道,临帖是汲取养料,为创作积蓄养分。他不断地从古代经典中掇取他所需要的东西,丰富他的创作。当代著名书家孙伯翔也是把临帖作为日课,看他的作品总是有新意,耐看,经得起品味。然而当代也有一些出名较早的书法家,他们现在的作品不如成名时写得好。究其原因,就是不再临帖了,不再吸取养料了,慢慢地他们的作品缺乏“营养”,不是缺“碘”,就是缺“钙”。发展到最后,“病魔缠身”。由此可见临帖的重要性。 学隶书一定要从汉隶入手。当然隶书中也有精华和糟粨。精华就是经典,是被历代书法家认可的。如《礼器碑》被评为汉代隶书的正宗,可谓经典。学隶书先学《礼器碑》,大好基础,这个阶段一定要专一,把《礼器》学懂、学透,不管是对临,还是背临,一定要写像,和原帖一样为好。第二阶段就是广博,博览和临习汉隶中的其他经典,因为有了第一阶段良好基础,第二阶段就容易了。可以在《张迁碑》、《西狭颂》、《衡方碑》这几个碑上下功夫,它们是方整、朴厚、雄浑的代表,除此之外,还可上溯金文、汉简、帛书等汉以前隶书萌生时期的作品,了解其发展源流、用笔特点。通过广泛的涉猎和学习吸收,就会对隶书有深刻的认识,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前两阶段的铺垫,第三阶段就开始梳理整合蜕变。这是个创作过程,如何把我们学到的各种“元素”融会贯通,确定那些碑帖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认清自己属于或附合哪些风格,为自己定位很重要。这个阶段我们不用再按照字帖亦步亦趋地去临摹了,我们要追求一种创新,形成个性化风格,也就是所谓的有我阶段。常言说,风格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刻。只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经典。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古人说临帖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就是这个道理。古代碑帖中的经典我们反复地临摹,不是在复制它,而是借此为丰富自己的创作,增加作品的内涵。只有以经典为练功日课,书艺才能精进。我们每天面对经典,朝夕临摹,日久便会深入其中,我们的书艺就会逐渐地贴近经典,走向成功。以经典为鉴别标准,眼力才能提高。有鉴别才能有选择,选择经典作为自己的学书标准,才不会走弯路。以经典为创作皈依,品味才能高雅。我们创作作品时总是离不开经典的观照,总是千方百计地靠近经典,经典就是一面镜子,时时反射出我们作品的优势。只要去创作,只要学下去,就要回望经典这个至高,它是我们学习书艺无可争议的座标。 201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