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3782|回复: 2

市长轿车何以被愤怒民众掀翻

发表于 2010-11-25 18: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长轿车何以被愤怒民众掀翻

11月4日以来,一则主题为“安徽池州强拆,市长遭村民暴打”的帖子在网络广为流传。该网帖称,11月3日,安徽省池州市市长方西屏带城管、公安等力量参与该市贵池区梅龙镇的拆迁谈判,声称“不做市长,也要在20天内把梅龙镇铲平”,激起当地村民的愤怒,其坐车被掀翻。(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因强拆引发的暴力事件并不鲜见,但类似行政长官坐驾被掀翻的还颇为罕见。尽管当地宣传部门指责网帖有夸大之处,但从新闻图片来看市长车被掀翻确有其事,导火索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征迁风波,而方市长本人似乎亲自“指挥”了此次强拆行动。
目前,或无法证实市长先生放出的狠话的真实性,但是从事态严重性来看,这位市长大人的“铁腕”拆迁手段不仅不管用,反而惹了众怒。官员为民服务,为何会如此不受待见?既然说拆迁是为了老百姓,又为何不敢正面面对群众,与之对话,耐心答疑?
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此次事件的深层原因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政府“篡改”了相关拆迁补偿政策。比如有村民说,“省里规定一亩田给3万多,政府只给我们1万,两万多强制交养老保险,老百姓才闹的。”其二是政府漠视群众利益,不主动做工作,而是靠行政手段实施强拆,决策失当,方法简单粗暴。
近年来,围绕征迁引发的矛盾、纠纷不少,掀车事件无疑是一个“缩影”。强拆之谬显而易见。靠拆迁发展的思维,急功近利,亟待“叫停”。洪巧俊:掀翻市长轿车是村民对土地财政的控诉
11月3日,安徽省池州市市长方西屏带城管、公安等力量参与该市贵池区梅龙镇的拆迁谈判,声称“不做市长,也要在20天内把梅龙镇铲平”,激起当地村民的愤怒,其座车被掀翻,本人“仓皇逃走”。(11月24日《东方早报》)
在征迁矛盾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然而土地财政却是一个重要之因,在很多地方,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土地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各类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有的说占到三分之一,有的说是三分之二,还有的说是五分之四。而正义网记者韦洪乾到浙江义乌市北苑街道办进行调查时发现,街道办年收入7亿元,土地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95%以上。(11月4日正义网)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政府为什么热衷于让农民“上楼”运动,敢于违背农民意愿,强拆民居拿走宅基地,从而演变成一场场悲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除了惩处不严外,就是诱惑力太大,税收的返还比例较低,因为许多税收要上缴国家一部分,而土地出让金主要是地方政府支配,所以地方政府收取的积极性非常高。拿北苑街办来说,一个街道办事处年收入7亿元,可见财力是多么雄厚。这种透支未来的疯狂的土地财政,在不断推高土地和房产价格的同时,除了给开发商带来暴利分享外,最大的赢家就是高价出让土地的地方政府自身。
一个街道办7亿的土地财政,其实都是从失地农民手中掠夺而来的。义乌北苑街道办的土地财政只是冰山一角。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105个重点观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总额高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75.2%。可见土地财政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在疯长。
农民惟一的财产性收入来源于土地,如果按照土地市场价格结算,或可以分享土地的增值收入,农民当然能成为城市中的中产阶层,但是由于被政府和开发商掠夺后,他们只能处在温饱型阶层,如果失业、生大病就跌入到贫困阶层。这就难怪有人要说,城市化运动更像是对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剥夺过程,政府征地几乎是“一锤子买卖”,一次性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农民无法享受土地今后上涨的增值收益,保障未必增加,风险却在不断增大。而政府独享土地财富增值,也推动了房价的疯狂上涨,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靠低价掠夺农民利益的土地财政的扩张行为,是制造经济危机的背后推手。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伟人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解决问题的高手往往就在身边。我居住的城市有几个村的农民现在算得上中产阶层,而且他们的后代可能都会越来越富有,其做法是开发住宅区所有店铺归还村里,建厂房的土地不搞“一锤子买卖”,而是按平方米租,租期30年至50年,租期一到,土地使用权又回到了村民手中。租金5年一订(按当年市场价定价)。这就等于土地升值,村里的收入也跟着增长;村里收入增长,村民分到的红利就越多。问题是这样做,政府虽然也可以得到税收,但却失去了最直接的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没有解决失地农民的住房、就业、社保等基本民生问题的情况下,农民将极有可能变成生活物质财产几近赤贫的阶层。如果不进行调整,结果无疑将会造成诸多社会动荡。从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农民工在城市的现状来看,拥有土地是农民在万般无奈下还有“活路一条”的最后保障。
虽然我不赞同村民掀翻市长轿车的做法,但不能不说这是对土地财政的又一次控诉。
曹旭刚:莫让信任随市长座驾一同被掀翻
确实难以置信,堂堂一市之长的座驾,竟然会被愤怒村民掀翻!被掀翻的,是安徽池州市市长方西屏的轿车;动手掀车的,是池州贵池区梅龙镇的村民。而导火索,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征迁风波。
有必要还原一下现场。11月3日,梅龙镇村民因征地补偿问题,聚集在一起将贵铜公路给堵了,恰逢其时,池州市长方西屏乘坐一辆车号为“皖O-00336”的奥迪车途经此处,村民根据牌照判断应该是个“当官的”,因而要求车内人员出来 “给老百姓一个说法”,但车内的人任凭村民喊叫,就是不出来。有村民发现是池州市长方西屏在车内,情绪更加激动。随后,上百公安、特警冲过来后将方西屏从车内掩护走,愤怒的村民将车掀翻。
这一幕好像并不陌生。这些年来,我们时常可在影视作品及新闻报道中,见到群众因为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表达不满,期待政府要员出来对话。一般而言,即便初次对话的官员做得再糟糕,但如果市长一级的地方首长出面耐心解释,老百姓一般也会给予充足信任的。这种“区别对待”,侧面表明了很多人的一个心理:“大官”一般都是可靠的,坏的是那些在下面胡来的“小官”。但现在,池州市长面对群众抛下座驾仓皇坐着摩托车逃离的经历,显然颠覆了这种难得的信任,也让惧怕见群众的心理暴露得一览无余。
这是一种值得探究的心理转变。在目前体制下,老百姓权益受侵害时,总会将希望寄托于更高级别的“青天”上。虽然这种“寄托”并非现代政治应有之态,但它确实有着极强的现实土壤。因此,很多老百姓走上街甚至有极端举动,正是在期待遇到肯于倾听、可以说服、能够为自己说话的市长,但现在,这种“寄托”在方市长那里开始破灭,“青天”的期待或许要转向更高层级。而这种转移的结果,则是增大老百姓的维权成本,很多“越级”、“进京”,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我们老说维稳压力增大,但想想看,这里面有多少正是像方市长这样“不肯见群众”官员的贡献?不肯直面群众,躲在背后“解决问题”,诚意尚无,何谈解决?应该看到,导致“掀翻轿车”的一个重要诱因在于,方西屏躲在车内不愿意出来和群众对话,甚至要用上百公安特警与群众实现“隔离”,那种割裂与恐惧跃然纸上。群众想从市长那里寻找希望,市长却拒绝给予希望,基本的信任又从哪里生发?
当初,辽宁庄河市长(县级市)坚持不肯接待在政府门前下跪要求面见他的群众,后来捞了个撤职的下场,现在,方市长躲在车内不愿意见治下的群众,是否也该得到一些处分呢?群众掀车固然不对,但当诉求遭遇如此傲慢梗阻的时候,暴力难免就要滋生出来。市一级的政府市长一级的官员,原本应是化解此类群体性事件的最好主体,但在池州,市长把自己造就成群体性事件的“受害者”,这让人情何以堪?
希望,池州方面能吸取教训,想办法来弥合鸿沟——— 哪怕代价再大也得弥合,否则,被掀翻的恐怕就不只是市长的座驾了。消弭官民鸿沟,需要从上到下各个层级的诚意与努力,如果有一天,一个乡长都能轻松化解一起群体性事件,都能一出面就获得群众的信任,老百姓谁还有闲力气去鼓捣市长的座驾?
发表于 2010-11-25 1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25 19: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劝方西屏市长扔掉奥迪换乘装甲车出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