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人,有校友,有同乡,也有仅一面之缘的人。大家或者是因为坐在同一个车厢里而认识,或者是在等车的过程中认识,有时甚至就是因为一句偶然的问话而认识。于是原本漫长而了无生趣的旅途多了些许生气和偶尔的欢声笑语,大家你言我语,戏说生活中的琐碎,诉说学习中的苦与乐,狂侃国际国内的政治军事,畅谈理想和人生。时间这匹野马也开始在这样的闲聊里驰骋,倏忽而过,把我们送达各自的目的地。于是分手道别,却没有分别时的恋恋不舍,更没有儿女情长的泪湿青衫,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仿佛刚才的相识已如同梦幻,甚至让人开始怀疑其是否真的存在过。然而,回眸一笑时的轻声道别声又真真实实地回响在耳际,一种温暖的东西悄悄流过心田,才知道大家确确实实曾相遇过,互相陪伴对方走了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的路途。
好久好久,才猛然想起竟然还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更没有互留联系方式。然而最终还是一笑而过,我辈岂不太痴?人海茫茫,相逢不易。这一途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何止千千万万,相比之下,大家能在那么小的几率里相识,而又倾心交流,不是缘分又是什么呢?是缘分,就要去珍惜,但又不刻意为之,能够顺应自然之道,任其自然发展。大家原本就是萍水相逢,很多时候也注定了彼此只能成为对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在人生的困顿旅途里的短暂相遇和相携后,又各自分道扬镳,各人奔向各人之后的下一个站点。
其实,人生注定只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很少有人能够陪我们走完从出生到老死的短暂人生,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一个人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踽踽独行于渺无尽头的路上。但也不能因此悲观失望,甚至驻足不前,以为人生有的只是不断的辛劳奔波,有起点却没有终点,有寂寞而没有安慰。毕竟,所有的人生轨迹并不存在两条绝对的平行线,无论如何也有相交的那么一点。于是,当我们奔向人生的这个站点时,总会碰到或多或少的同行的过客,也总会有那么几个过客会成为我们孤独人生之途的陪伴,大家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互相扶持,共同努力度过这段温馨时光。哪怕,我们注定要在不久的将来分别;哪怕,我们注定成不了对方生命中的一颗耀眼的星;哪怕,我们给予对方的温暖是少的如此可怜……不管有多少的“哪怕”,我们都应该坚信,正是有了这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一次又一次的分离,我们才更加懂得生活和生命的真谛,我们的生命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心灵才成长得越来越坚强。
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在问自己,那些我们曾在这一途相识的人,忽然在某一天相逢了,还会不会认出对方?甚至当我有时走在校园里,偶尔碰到曾遇到的那几个校友,也在怀疑他们是不是在那一闪而过的一刻里认出了自己?或许,大家在那短暂的相识之后又早已成了路人,即使对面走过也很难认出。可这有关系吗?
——相遇了,依旧是路人并不可悲,只要我们曾在对方的生命里中出现过,彼此温暖过,就是幸运的。而我想,真正可悲是我们不曾相遇过,又或者尽管相遇了却仍然彼此仇恨,给对方带去的只是严寒与苦痛。
原来,我们需要很少
人,何以会痛苦,是大家都想搞懂的一个人生问题。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金钱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内心痛苦不堪,即使那些腰缠万贯的富翁也不例外。所以,当一个不是道士的道士——李一——能够在全国掀起一阵以聚敛钱财为目的的所谓“养生狂潮”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包括许多社会精英人士也盲目地加入到了这阵狂潮之中,实在值得我们深思。由此来看,幸福与快乐和金钱与知识水平并不成正比,甚至有时成反比。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奇怪现象的产生呢?以我这次旅途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不明白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一个人一生其实只需要很少。
由于路途遥远,这次回家前我特意提前买了许多车上吃的东西,整整装了一大包。然后,我就等着在车上饱吃饱喝一顿。可是,当我上了车之后却发现身体有点不舒服,整个人几乎什么东西都不想吃,甚至有时闻着周围的人吃着香喷喷的方便面我就想吐。于是可笑的是,当我回到家里时,竟发现包里吃的喝的几乎都没动。但我想这可能只是偶然现象,也就没太在意。所以,当我离开家时又是食物提了一大包,生怕把自己的肠胃饿着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此前的一切又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让我措手不及。原来,自己晕车。然而奇怪的是在两次旅途结束时我都没有感到非常得不适,更没有自己担心害怕的饿得头昏眼花,而整个路途要有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看来,真的是我低估了自己。
那么,我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呢,也就是说我高估了人生?——如果把这次旅途比作人的一生的话。我错以为维持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数不尽的金钱,比如享受不完的物质,又比如至高无上的权利,比如永不凋零的美色。而结果却是一个人一生真正需要的东西真得很少,或许温饱就足够了,或许健康就可以了,又或许有个幸福的家庭就再好不过了。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被人性中恶的一面蒙蔽了,被内心膨胀的欲望诱惑了,以致把生活看错,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遗忘了。于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和金钱的不尽渴望,满足自己对生活无穷的享受欲,我们必须不断地奔波、攫取,然后又费尽心机地永远占有它们,整个人的身体和神经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最终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才会痛苦。因为我们背上的包袱是越来越重,我们舍不得放下既得的利益和权力,舍不得放下金钱和美色,最终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我们却唯独把人之所以能够强大的灵魂忽视了。所以,我们的心灵才越来越来孱弱,而一个孱弱的灵魂就如同一片贫瘠的土地,是无法开出快乐和幸福之花的。
的确,人生需要很少,但绝不是说我们同时就可以放弃精神的追求。一句“知足常乐”,曾拯救了许多人,却也毁了不少人。不是老祖宗的教导不对,而是我们这些子孙都忙着追求了物质,平时疏于精神食粮,以致根本读不懂这句话背后的更深层次含义了。知足的确可以常乐,但知足的只能是物质享受,而不是精神追求。原因很简单,物质的享受永远只能是身体的沉重背负,而精神的追求却可以化为生命内在的骨肉和力量;前者只能拖累人生走向终极的快乐,而后者却可以帮助我们早日到达“极乐世界”。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精神的永不满足看似是一种“加法生活”,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的沉重和苦痛,实质上却实在是一种真正的“减法生活”,只不过它是通过增加幸福公式中被减数的方式来实现幸福结果的最大化的。
既然这样,何不让我们开始轻装上阵呢?幸福快乐就在一个又一个的前方,为了早日到达,又何不让我们快奔起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