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12月3日评论,题为《民进党卷土重来 两岸关系高度敏感》,作者为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五都选举结果影响评估:
(一)国民党五都市长选举保3成功,马英九为2012连任之战赢得宝贵时间。
甫于11月27日结束的台湾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首次五都选举(包括市长、市议员和里长在内),国民党成功守住了中北部最重要的3大都市——台北市、新北市(原台北县)、大台中(原台中市和台中县合并),止住了自2009年以来连续7场选战的跌势。但此次国民党在总得票上较民进党少40多万张,五都市议员席次与民进党打成130:130的平手,丧失了以往的优势,民进党在里长选举中虽未达“破千席”目标,但也较前有所崭获,故舆论评价这是一场“没有胜负的选战”,或“打成平手”,马英九执政期中考只能算“勉强过关”。
选后政局仍将是国、民两党竞争、蓝绿分庭抗礼的局面,但北不太蓝、南更绿,国民党、马英九在明后年“立委”与“总统”两场重要选举中,仍将继续面临民进党的严峻挑战。除外,蓝营内部日益突显的裂痕,党内对金溥聪的不满,多数“三中”民众仍对经济复苏和两岸关系改善带来的好处“没有感觉”,台湾年轻一代对马的执政感到失望,国民党改造对历来支持国民党的地方派系情感的伤害,国民党内地方选战人才匮乏等问题,在在都需马英九和国民党正视并妥善解决,否则,马的连任之路绝不乐观。
不管怎样,由于中北部3都市是全台最发达的地区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重镇,拥有全台约40%的人口和丰沛的人财物资源,也是蓝营的大本营,结合近十几年来“台独”势力执政推行“去中国化”、“一边一国”、“法理独立”,马英九甫上台就遭遇全球金融危机重创台湾经济,国民党面临改造的难题,以及两岸关系大转型、大突破的背景,国民党在中北部3都挡住了民进党一军的凌厉攻势,即使险胜亦属不易,也等于过了“2012大选前哨战”这一关。
目前台经济明显回暖,经济增长率有望创下20年来最高和全球第3名的佳绩,失业率已降到4.92%,明年大环境将趋于对国民党和马英九有利,故五都之战实现了保3目标将有助于马在2012政权保卫战中掌握主动,为马争取到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做善后修复补漏洞的工作,进而改变选民对国民党和马英九的负面印象。 (二)民进党五都之战选票大增、士气大振,明年“立委”选战可望再上一层楼,目标直指2012重新执政,两岸政策可能向中间靠拢,但“台独”本质不会改变。
民进党虽然未能一举实现选前定下的“席次过半、得票过半”的双目标,但总体得票率达49.87%,较之去年底的县市长选举成长了近5个百分点,绝对得票数比国民党多出40万票,较之民进党上届8县市长(五都前身)选举多出近85万票,南部2都大胜,中北部3都与国民党的选票差距大幅缩小,五都市议员与国民党打成平手,已创下建党以来最好的战绩,况且选前一夜发生连胜文遭枪击案成功催出泛蓝选票,被民进党视为是国民党“致胜的关键”,故在总体上民进党并不认为受到挫败,或可说“虽败犹荣”,蔡英文也因而接受党内慰留,决心继续带领民进党“坚定向前走”。选后最新民调显示,蔡英文与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均为47%,二人已站在2012大选的同一起跑线上。
五都选举结果表明,台湾选民对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有很多不满,对蔡英文领导下的民进党有很高的期待,按照民进党近二年来 8次选战得票率和席次稳定上升的趋势预测,明年底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一定还会有较大的崭获,与国民党的席次比率也会由现在的33:75大幅缩小,进而威胁到马英九的连任暨国民党的继续执政地位。
五都选后蔡英文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绿营士气大振,虽然党内权力与路线斗争会浮上台面,但执政优先仍是党内最大的共识。五都选举民进党以争夺中间选民为重点,刻意回避与国民党的“国家认同”之争、两岸政策之争和统独之争,以“温和、理性、务实、负责、执政能力”为号召,在选票突破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新形势下,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肯定会继续这一做法,向国民党的“维持现状”论述靠拢,以此来争取绝大多数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选民的信任,但骨子里仍是“台独”意识形态挂帅。随着2012选战的全面开打,国、民两党围绕两岸政策的争论一定会重新浮上台面,民进党必须对全台选民就这一攸关台湾前途的重大问题说清楚讲明白,不可能再指望蒙混过关。 (三)激进“台独”势力有所崭获,将以南台湾为大本营蓄势待发,会续打“一边一国”牌伺机作乱,与国共两党争夺民心。
五都选举的过程与结果也是对政党轮替后激进“台独”势力动向的一次检验。选举期间岛内外“台独”社团重兵云集南台湾,肆意攻击歪曲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不遗余力地为民进党、台联党和“一边一国连线”推荐人选助选;涉及召妓丑闻的陈水扁儿子陈致中,以父母推动“台独”遭受国民党当局政治迫害大打“悲情牌”,结果居然在高雄市以选区第一高票获得当选;高雄市长陈菊在台风天大水淹民时睡觉,选举结果选票非但不减反而大增,民进党在大高雄和大台南地区的选票较之上届大增30多万(不含脱党参选的杨秋兴的选票)。
凡此均表明,“台独”势力面对两岸关系大突破大发展,充满焦虑和恐惧,并因此而空前凝聚团结,图以南部为基地卷土重来,与国民党争执政权,与大陆争夺民心;南部选民仍是重颜色、轻是非,“台独”意识形态深深扎根。
明后年台湾两大重要选举即将来临,民进党和“台独”势力一定会充分利用两岸关系中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将此放大解读成“中国欺负台湾”、“国民党出卖台湾”等,进而鼓动选民票投民进党、“终结国民党倾中政权”等。如何不给民进党和“台独”势力以可乘之机,打破南部铁板一块的局面,做好南部民心的争取转变工作,不仅是对国民党的考验,也是对大陆的考验,更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的一大检验。 (四)明年两岸关系受岛内选举影响进入敏感年,两岸当局会按照既定方针步骤推动“稳定发展”,但敏感问题难以完全回避。
马英九上任以来,为使台湾经济早日走出衰退谷底、开创“黄金10年”发展期,大刀阔斧调整两岸政策,希望借密切两岸经济联系分享大陆崛起的红利。但任何政策作为均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效应,两岸关系改善首先获利的是大企业、交通运输业、观光产业,以及大量的中间商人,台湾中南部民众、中小企业、中下阶层,多数迄今没有感受到开放政策带来的好处和经济回暖的利益,这是马英九民望不断降低、国民党选票大量流失、而民进党支持度快速回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从明年起,ECFA早收清单开始生效,台经济将明显复苏,就业率将提升,马英九当局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民生必将随之有较大改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好处将为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所感受,这势必有助于两岸关系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国民党争取选民的支持。
但另一方面,由于进入选举的政治敏感期,国民党马英九为求胜选连任,会在两岸关系上继续奉行“政经分离”的做法,即在经济上深化合作,开展ECFA后续协商,落实早收清单,扩大陆客赴台游规模,加强文教交流,但在政治上则会继续收紧,包括抵制两岸政治谈判,向民进党的“台湾主体论”靠拢,续打“中华民国主权独立”和“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民决定”牌,要求大陆撤飞弹、废反分裂法、不打压台的国际活动空间,以及鼓吹“民主自由人权”等等。除外,台当局还会继续谋求“外交”暨国际活动空间的突破,如推动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等,力求巩固台美互信和实质关系,继续向美进行军事采购。
在涉台国际空间问题上,如果台不挑衅“一中原则”,不谋求挖大陆的邦交国,大陆也会暂停对台的“外交”挖角行动,对台加入国际组织问题可能会采存量不动、增量协商、以大陆为主、以台为从的方式,比照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APEC等模式来办理;对台以台澎金马经济体身份,在两岸签署ECFA后与他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或其它类似协议,不持异议。但总的来看,由于此类问题属于高敏感的政治议题范畴,在两岸尚未进行政治谈判、尚未解决政治关系定位暨如何定位“中华民国”之前,在两岸尚未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之前,这一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类似今年东京影展事件之类的事件难以完全避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年将迎来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诞生百周年纪念,马英九已明确表示不与大陆合办辛亥革命展览,要将“建国百年”庆祝活动尽可能办到“尽善尽美”,“展现建国百年的意义、价值跟气势”,广邀国际人士来台一同“庆生”;国民党当局也将会推出一系列活动,着力宣传“中华民国”成立百年来的“历史功绩”,特别突出在台60余年的奋斗历程,强调“中华民国”与台湾连接的“转型史观”,加大向国际社会推销“中华民国存在论”,向大陆施加“正视现实、互不否认”的压力。这对大陆的底线、对两岸政治互信无疑是一大考验。
盱衡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岛内政局与两岸关系的密切关联程度,体认仍有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怀有成见偏见与不信任,着眼于巩固国民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两岸当局都有以“稳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处理两岸关系的指导思想,即继续坚持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的思路,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处理与两岸同胞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重点关注有利于两岸互利双赢的领域。10月20日,中台办主任王毅在纽约侨界招待会上的讲话,已明确传递了大陆的这一立场。
需要指出的是,“稳定发展”并非放弃原则,对于台方明显违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言行,大陆不可能吞下苦果一味容忍,但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尽量避免出台一些台湾内部无共识、两岸分歧大、且容易刺激对方不信任心理的新举措。 总之,五都之战使台湾的政治生态重新洗牌,国民党的政治实力有所削弱,民进党的政治实力进一步壮大,国、民两党对峙的格局得到强化,国民党在接下来的“立委”和“总统”两场选战中,势将面临民进党的强势挑战。目前的两岸关系仍以维持现状为主,以落实ECFA、深化经济合作为中心,以扩大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为基本点,但和平发展局面正在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未来能否持续端视台湾接下来两场重要选举的结果,以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如何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