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1975|回复: 0

相互投毒的时代,拷问良知

发表于 2011-5-11 15: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逍遥者 于 2011-5-11 15:09 编辑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全球的城市化进程都那么快,中国接近50%了。六七亿跟农业生产没关系的城市人口一日三餐都要吃东西,食品当然显得很重要。
可是食品早就让人不放心了,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一支雪糕含16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中有14种……媒体调查显示,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每个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儿童就更惨,三聚氰胺奶粉,2008年让国人印象深刻乃至恐慌。
                      
以前广大乡村有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以我乡村15年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话放在污染少、原生态的乡村,不错。反观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任你怎么爱干净搞洁癖,食品过期了不吃,各种怪病还是防不胜防,汹涌而来。
直到今天,我们才知道食品里的添加剂有很大的问题。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赵霖教授说,食品添加剂科学、合理的应用很复杂。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这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可添加可不添加的不添加,不得不添加的尽量少添加。这个原则很基本很简单,可是在食品加工一线工作的人们,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最近,“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这其中有着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这让我想起高三的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冲刺高考学习到很晚,肚子饿了就吃一碗方便面,后来胃子都吃伤了,再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放防腐添加剂两天就会变质的“方便”面……号称“吃在四川,好吃在乐山”的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乐山,前不久也发现很多商贩用工业松香给鸡鸭鹅煺毛。而工业松香内含有铅等有毒物质,不仅损害肝肾,甚至会致癌,且加工煮沸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属《食品安全法》明文禁止的物质。
  
这样的动物食品加工环节中,使用非法、有害添加剂的比比皆是。大概真是伟大的马克思所说: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商贩们趋利起来,疯狂的程度绝不亚于“资本家”。他们做食品加工,添的哪里是添加剂,添的简直是“毒品”!
食品在源头上已经这么“浑浊”了,普通老百姓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政府“有关部门”能在食品销售过程中“正本清源”,不让大家吃到那么多“毒品”。细数起来,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执法的“有关部门”还不少,有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商务局、食品药监局六大部门。令人遗憾的是,六大部门在食品安全例如食品添加剂问题上,从来都是相互推诿,不仅不作为而且还有为了与食品厂家分利进而包庇、纵容有毒食品在市场上流通。
还有重要的一点,不是中国人逆来顺受,也不是中国人不懂“便宜没好货”的道理,而是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中国人死不起(墓地比房子还贵),中国人更活不起。你没看见中关村那些穿得“周吴郑王”的都市白领,都站在小摊前坐在“苍蝇饭馆”吃着饱含各种添加剂的有毒食品?!为了妻子孩子房子车子,民众真是省吃俭用,无利而不往。有些时候明知这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有问题,吃了可能对人体有害,可转念一想,价格低、吃了很久也没有问题,别人都买,自己也就从众随大流的买了回去,继续吃,继续中毒。

追逐利润的厂商,监管不力的部门,无奈的普通消费者,从源头到过程到消费终端,我们给有着严重添加剂问题的食品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空档和机会。它们真的就像毒品一样蔓延和充斥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媒体和舆论监督日益发达的今天,像“百花齐放”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很怀念在乡村的生活,自给自足,大米是自己种的,蔬菜是自己栽的,家禽是自己养的,拿到集市上去买,还可以自豪的说一句:这都是没用过化肥没打过农药没喂过饲料的……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市面上,什么土鸡什么粮食猪肉什么无公害蔬菜,才会如此火爆。
这又要扯到国民道德意识了,仅仅依靠法律体系是不行的,整体道德水平在滑坡,金钱至上利益至上自我至上,我们恐怕就要在一个“互相投毒”的时代悲惨的生活下去。提升大家的道德意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绝非一日之功。好事多磨,做人做事靠良心,食品添加剂可添的少添,不可添的坚决不添,我们都不做害人又害己的食品,把“良心”当作添加剂添入食品,那我们的食品就安全了,我们的孩子就安全了,我们也就安全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