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1977|回复: 0

寻找历史烟尘 │ 洛阳南部唯一石窟,伊水田湖,掩没在灌木杂草丛中的北魏石 ...

发表于 2017-7-26 20: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洛文化源远流长,贯穿在浩瀚中华历史长卷中,洛阳周边广袤大的大地上,散落着无数的文化遗珠,历经岁月磨砺、风雨侵蚀,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或许它们只是书中的一页,一个章节,甚至一个注角,更简单到一个符号,但其背后蕴含着久远的历史,清晰或模糊,欣喜或悲切。
这些星点的文化符号连成串、织成网,组成了伊洛之滨的文明音符,千年流淌的伊洛之水传来春秋的鹤鸣,合着北魏袅袅诵经声,日月不淹薪火相传以远。
Mw6Wz601lZE20w52.jpg
计划线路图
考古爱好者协会七月份活动内容是在洛阳南部的伊川、宜阳、栾川进行古文化遗存大的寻访活动。
按计划内容,离开徐阳陆浑戎遗址经鸣皋古镇,考古爱好者一众人等沿老洛栾路,在九皋山下寻找那些美丽的传说与历史遗存,这一站是铺沟石窟。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他山这石,可以攻玉”,春秋的这首小雅人们耳熟能详,但谁知道九皋山于何处呢?九皋山位于千年古镇伊川鸣皋之东南,与栾川田湖相接,古人把九皋山看做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卜定洛阳王城时“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三涂”即九皋山,周武王把它看作天室。
栾川田湖镇老洛栾公路边的铺沟石窟,座落在紧邻路边的山崖上,这里车流密集,不熟悉环境很难找到,况且公路上行驶会擦肩而过,也正是如此,走过了再返回,如愿找到这个这并不显眼的地方。
仔细观察山崖边立有省保碑,公路水泥护坡上刻有“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字样,山崖南侧裸露着黑褐色岩石,布满坑穴,远处看不像佛龛,再仔细观察,紧邻公路侧向上望有大小石窟三座掩没在杂草灌木中,很难发现,记载有七座,其它四座没找到。
当攀爬到石窟内时,欣喜交悲,喜的是在伊河流域、九皋山下,距龙门近七十多公里处竟然还有北魏石窟,欣赏的同时不仅唏嘘万分,石窟佛像石刻几乎无存,风化、人为因素已残破不堪,需要仔细辨识。
ni5RKI2kfvDxvx56.jpg
Gv4jBmcLgJ292g2J.jpg
石窟所在位置不易辨别
AEg45grb5RbiBZBb.jpg
石窟南侧的地貌
G34sv6Pf4a4C1DC9.jpg
铺沟石窟位于洛阳城南60公里处嵩县田湖镇铺沟村。现存7窟。东部6窟自上而下错落毗邻,高1.55~1.7米,深1.11~1.7米,宽1.15~1.6米。西部1窟,俗称"六郎窟",平面近方形,高5米,宽6.6米,正面佛像,高1.8米。7窟造像,面部丰满而稍长,深目高鼻,两肩平方,衣纹流畅而多褶,应为北魏晚期作品
TcW9tlqzjhMeV4tz.jpg
xwwrh9Y0ttH225wt.jpg
t9T8nR4gZgziYin8.jpg
dcT3E535KAUgEXjJ.jpg
从佛像的雕刻特点来看典型的北魏石刻风格,与唐相造像面部丰满而稍长,深目高鼻,两肩平方,衣纹流畅而多褶,应为北魏晚期作品,
Vjj4IF7YitaUiPUi.jpg
这一幅斑驳的石刻,仔细辨别仍可发现当时的精美,估计也是礼佛图类型,上部一主三仆,下部数人举着华丽的伞(我不知叫什么),奇特之处,上部左侧有一棵树,应该是菩提树吧,也许我少见多怪了,在其它如龙门等大型石窟中我并没有看到菩提树的石刻。

g7UvkjK7vVv776vk.jpg
EKkMm68qYr8Q0P6P.jpg
hSN3Il8ZI8mBOB90.jpg
Vm722IJu0M22M2YI.jpg
洞窟均不大,需弯腰进入。墙壁上有许多的小佛像,这也是佛教石刻的特点之一。
g2WLlgzfacMc0Dak.jpg
尤为难得的是窟顶的莲花三层花式雕刻和商周青铜的三层花式纹饰有异曲同工的艺术思维,佛传故事和人物屋顶也是研究当时思想建筑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群内研究洛阳周边石窟多年的群友感叹没有发现这样的奇妙所在。
从石壁上看被烟火熏黑的痕迹,甚至有一座窟基本上全部是黑的,也许是村民在此烧火取暖、避雨吧。

铺沟石窟的意义在于,在伊河流域,除龙门外,是洛阳南部数十公里范围内唯一的石窟,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从中可以看出北魏时期佛教的影响范围及佛教石刻艺术走向脉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