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1728|回复: 0

五代十国历史发展顺序(下)

发表于 2017-7-27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民族分布
8世纪中叶开始称雄于漠北的 回纥汗国,对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和收复两京(长安、洛阳)、河北东至敦煌,出力很大。9世纪初被迫分3支西迁,回纥以高昌(吐鲁番)为中心,大破 吐蕃,史称河西回鹘、甘州回鹘,恢复了 北庭。公元788年,回纥改称 回鹘。在鄂尔浑河流域受到 黠戛斯的攻击被迫分3支西迁,被迫分3支西迁西通西域。五代后唐时占有了营、平2州(今大凌河流域和滦河下游)。一支南至甘州(张掖)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大破吐蕃,史称 河西回鹘、 甘州回鹘除了统一 青藏高原外,11世纪初为西夏所并;一支西迁到新疆东部,以高昌(吐鲁番)为中心,史称西川回鹘;一支迁至新疆西部和中亚。一支迁至新疆西部和中亚,从10世纪中~12世纪建立了黑汗王朝,850年沙州人张义潮将瓜、沙等十一州归唐。
东北方面形势也有新的变化。 契丹和 奚脱离了唐朝控制后,日益强大。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 契丹帝国。后晋时割让 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又攻取唐代姚州都督府之地,大体上即今北京市、河北和晋北。五代末年中原王朝与契丹以河北白沟河和山西内长城为界。西面是 吐蕃的崛起。吐蕃居住今西藏 雅鲁藏布江一带。6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同为青藏高原上三大势力。至7世纪下半叶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称雄漠北。840年左右,后多次与唐朝争夺安西4镇。8世纪下半叶吐蕃进入极盛时期。 西南有 南诏的建国。 隋唐时代在云南洱海周围地区以乌蛮为主体和白蛮等族长期融合形成了6个部落时在唐开元年间。天宝年间南诏叛唐附吐蕃,史称“ 六诏”,诏即王的意思。蒙舍地处六诏最南大破 吐蕃泫锐性收理毕壕揩,又称“南诏”。唐高宗时置姚州都督府(治姚安)就支持南诏统一六诏。7世纪80年代吐蕃势力伸入洱海地区。唐朝为牵制吐蕃势力,就支持南诏统一六诏。902年为郑氏所篡,建长和国。南诏亡。后经赵氏天兴国(928~929)、杨氏义宁国(929~937)建立了 大理国。至937年政权落入段氏(白族)手中,建立了大理国。 自汉至五代千余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的 越南北方地区于10世纪中叶脱离了中原王朝而独立。直至明初曾一度于其地置交趾布政司,前后仅20年。
5.政治体制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 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比较混乱。朝廷设有主管行政的 三省 六部、主管财政的 三司与主管军事的 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来得大,所以时常以宰相兼领枢密使。五代十国以“使”名官者很多,据《五代会要》记载有崇政院使、 宣徽院使、飞龙使、 翰林使、五坊使等等三十种之多。十国诸国中虽然有臣服于五代各朝,在制度上仍然是独立的国家,政治架构等同五代。由于五代十国大多是从节度使起家,对支持他们的幕僚往往担任新朝廷的职位,而前朝遗老则给予 三师、 三公或台省官等虚职。而将士有功时,为了笼络他们,也以官爵名号为赏赐。这些状况成为后来宋朝冗官繁多的源头。五代十国时期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变化很多,官职废置不常,主要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这个制度后由宋朝继承。十国虽然臣服于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构大致上与五代等同。
枢密使

唐中叶以后,宦官专权,神策军两护军中尉与两枢密使号称“ 四贵”,往往侵夺相权,威逼皇帝。唐亡前夕,朱温诛戮宦官,开始用朝臣充任枢密使。后梁初,曾改为崇政院使,后唐恢复旧名。以后,除后晋曾短期废置外,历朝相沿设置。枢密使通常由皇帝最亲信的臣僚充当,又大多为武将,皇帝经常与其商议军国大事,有时由枢密院直接下令任免藩镇。其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居宰相之位,但枢密使的权势凌驾于宰相之上(宰相有时也兼任枢密使)。由于战事频繁,因此,军事机要成为枢密院的主要职司。宋代中书和枢密对掌文武二柄,就在五代开端。当时,其他政权大抵也都置有枢密使或相当于枢密使的官职。
三司使

唐初,财务主要由 户部下辖的户部、 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分管。中唐以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分管租税、财务收支和 盐铁专卖、物资转运事务,常由非户部的官员分别以判、知或使的名义分管。唐昭宗在位时,以宰相 崔胤兼领 三司使,才开始出现三司使的官名。后唐曾设置 租庸使,管辖三司,又曾命 大臣一人判三司事,最后正式设置三司使和副使的专职,掌管中央财务。地方财政也听从三司指挥。以后历朝相承不废,北宋前期三司理财的体制也是沿袭五代的。
法律

五代十国时的 刑法,基本行用 唐代的 律令格式和编敕,但因历朝又都有新颁的敕条,汇编附益,使得格敕前后重复矛盾。显德四年(957年), 世宗令大臣们进行整理,唐代 律令条文难解的,加上注释格敕繁杂的,加以删除,汇编为《 大周刑统》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编的《 宋刑统》即就此书略加增删而成。
6.军事力量
唐亡前夕,朱温诛戮宦官,解散了宦官所领的神策军。以后,朱温以宣武军节度使称帝,即以宣武镇兵为禁军,设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改为 侍卫亲军,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是为 侍卫司。后周又增置 殿前司,也有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来又置 殿前都点检,位在都指挥使之上,而侍卫司分置 马军和步军两指挥使,不置都指挥使。

五代各朝时常扩充禁军,军事官制也繁多易变。 后梁太祖最亲近的军队是“厅子都”,此军装备精良,凶悍异常,太原晋军十分畏惧。立国后扩编宣武军为禁军,取禁军的精锐以成立侍卫亲军。在首都设左右龙虎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龙骧军,均以亲王为军使,后来名称时有变动。 后唐禁军的前身是河东军,李克用以众多养子为骨干建立“义儿军”,是其最精锐的军队。 征战的主力部队是公元915年收编的魏博银枪效节军,在灭梁时发挥重大作用。建国后在首都设立严卫左右军、捧圣左右军等。在 后唐明宗时成立侍卫亲军为禁军,以其邺都起事的兵士为骨干,又称随驾军。其中石敬瑭还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六军都卫副使。 后晋又在首都设护圣左右军,其本部军源自石敬瑭在河东起事的军队,其部属刘知远还担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军制沿袭后晋,没有很大的改变。 后周在首都设龙捷左右军、虎捷左右军。 后周世宗时改革军事制度,实施练选制度,精简中央禁军,补充强健之士,设有殿前都指挥使、水陆都部署、殿前都点检等高级军官,形成“殿前诸班”的禁军。其中殿前都点检掌握军事实权,后来担任此职的赵匡胤在后周世宗去世后发动 陈桥兵变,篡位建国 宋朝。其次是严明军纪,命兵部尚书 张昭远制定新的军法。最后是限制藩镇权力,例如禁止造军器、干预民政等等。
由于战争频繁,兵役负担沉重。当时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脸上刺字记其军号,以便各地关津识认、追捕逃兵。另外,各地都征派男女从事运输,无数人畜累毙途中。 后梁太祖攻打青州王师范时,甚至把征发来堆积攻城土山的民丁、牛驴一起掩埋在土山中。 刘仁恭在幽燕征发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自备军粮从军,共得二十万人。北汉规定十七岁以上的男子皆入兵籍为兵。 南唐曾强令老弱以外的人全部从军。 吴越 钱俶“尽括国中丁民”为兵。 湖南马希萼调发朗州全部丁壮为乡兵。 闽国后期发民为兵,力役无节。除了兵役,还有各种名目的土木修建劳役。 后唐庄宗盛暑修建营楼,“日役万人”。荆南修理江陵外郭,驱兵民万余人从役。闽主建筑寺观宫殿,“百役繁兴”。赋役严重,使战乱破坏严重的北方社会经济难以复苏,也大大阻碍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 由于地方 节度使不受管制,时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纷纷加强 禁军军力以压制地方实力派。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 强干弱枝政策。
7.外交政策
唐朝时胡汉融合,外族陆续入住中国四周。 唐朝崩溃进入 五代十国后,出现了一些外族国家,例如 沙陀建立五代的 后唐、 后晋与 后汉等。而 契丹先建立辽朝。其他还有 党项。这些都对 宋朝的国际局势造成很深远的影响。
8.经济发展
唐朝后期因为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与 黄巢之乱的因素,使得北方战乱不堪,人口流移南方,田园荒芜。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交迭频繁,北方战火始终未能平息,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持续大减。直至后周后期才逐渐恢复,但经济力始终不如南方。而南方则较为安定,持续吸收来自北方的流民,替南方带来大批的劳动力及先进的耕织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到五代十国期间,由于南方十国国家林立,摆脱北方经济负担,而且君王重视生产发展,发展出若干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蜀地是农业、工商业发达地区,仓库饱满。江南两淮重农桑、茶叶、水利与商业贸易,其中吴越、闽国与南汉的贸易最为兴盛。湖广要靠卖茶和通商,运茶到黄河一带,交换衣料和战马以获利。这些区域彼此互通有无,并与华北、外国通商贸易,商业十分兴盛。所以,南方至此已完全代替北方成为全中国地区的经济中心。 由于北方内乱、外族入侵与天灾不断,南方十国在人口、经济、文化与科技方面皆胜于北方五代。这也是华南经济再度胜过华北的时刻,此后这一局面再也没有逆转。
十国为了扩展经济,重视兴修水利与经济作物,发展贸易业、茶叶、纺织,钱塘江石塘也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由于 关中经济崩溃,五代大多定都于 隋唐大运河的枢纽 开封,都城的因素与 燕云十六州的沦陷影响了宋朝的军事与经济。
ZNcm1JimPfG37MFO.jpg
货币
9.科技发展
由于战乱与天灾,五代十国的科技发展不如唐朝,而南方十国的科技发展较北方五代兴盛。然而整体而言,在制瓷雕版、农业水利与火器方面仍有发展的地方。

10.文化艺术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本时期是 词发展的关键时期, 禅宗也在本时期进入全兴期。五代推行 雕版印刷《 九经》,保存了许多 儒学经典。绘画方面,不论南方北方都有独到之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