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首页
城事
美食
旅游
牡丹花会
家居
房产
分类
汽车
Discuz!
新房楼盘
二手房
门户
城事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培训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河洛城事
河洛摄影
洛浦漫笔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当前位置:
»
论坛
›
河洛网语
›
聚焦河洛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652
|
回复:
0
洛阳:神都再写新传奇
lywh9999@hotmai
lywh9999@hotmai
当前离线
积分
12
窥视卡
雷达卡
发表于 2011-7-9 0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千年帝都的历史嬗变
泱泱古国,巍巍中华。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浩瀚历史长空中,更迭变迁的朝代帝国犹如一颗颗璀璨星辰,闪闪发光,争相夺目。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的朝代,竟有13个王朝在河南洛阳建都,前后时间长达1500多年之久。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相继“落户”于此,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洛阳这片土地。“九朝古都、帝王之州”。洛阳也因此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洛阳赋》中对洛阳这样写道:“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这是对洛阳在中国历史中非凡地位的准确定性与高度赞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沧桑岁月席卷了世间黄沙,却沉淀了历史的厚重与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距今约3600——— 4000年),大禹之孙太康便在洛阳偃师的二里头建都,取名斟,并相继为仲康、帝桀时期所沿用,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出土的都城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都城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兵至洛阳孟津,与八百诸侯会盟,共商伐纣大计。灭商之后,在洛阳营建国都,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封邦建国,制礼作乐。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周南、中国等。“中国”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本意是指中央的城郭、都邑,因夏、商、周三代洛阳一直是中央之城,所以“中国”这一名称最早便是特指“洛阳”。西晋左思在《蜀都赋》中这样描述洛阳“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而《洛阳赋》则更进一步刻画古都洛阳的风采:“天子驾六呼啸过也,风带霸气;文武百官逍遥行也,道塞精英”。
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洛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成为历朝历代“逐鹿中原”的“兵家必争之地”。夏启、少康、商汤、姬发、刘秀、王莽、董卓、李世民、黄巢……无数枭雄在此留名;商汤灭夏之战、武王伐纣之战、秦与韩魏之战、楚汉之战、刘秀赤眉之战、关东诸郡讨伐董卓之战、八王之战……无数次战争将其一次次洗礼,正如司马光《过洛阳故城》诗中所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商遍天下 富遍天下
作为13个朝代的国都,洛阳也在历史上绽放了其无以伦比的繁荣与兴旺。自汉魏以后,洛阳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在不同时期曾数度名列世界大都会之首。隋唐鼎盛时期,隋炀帝曾迁移天下富户、大贾数万家以及河北诸郡3000余户工艺人家定居洛阳;武则天则把关内数十万户人家迁到洛阳,使洛阳在隋唐时期的300年间,人口一直保持在100万以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可谓“商遍天下,富遍天下”!
从商周到隋唐,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往来。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构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水路运输网络。大运河与黄河十字交汇,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抵涿郡,南达扬州,并且通过海运航道连接高丽和日本,气势开张,巍巍壮观。
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定鼎门遗址区唐朝堆积层发现了清晰的骆驼蹄印,证实当年西域的骆驼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繁华的洛阳城。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丝绸之路跨国申遗48处中国遗产推荐名单中,洛阳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白马寺和汉函谷关等4处文化遗产入围。
河图洛书 华夏之根
古都洛阳辉煌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得“河图”而画八卦,夏禹拥“洛书”以制《洪范》“河图洛书”一开中华文明之先河,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道教创始于此,儒教兴盛于此,佛教首传于此;西汉经学、魏晋玄学、宋代程朱理学皆形成于此;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诞生于此,这些都在推动中国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洛阳的历史名人灿若群星,文物遗存布满地上地下,堪称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老子长期任职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他勤于职守,精心悟道,终于写出了在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道德经》。孔子入周问礼,周公制礼作乐,鬼谷子讲学于洛,培养出了著名的纵横家和兵家代表人物。而班固的《汉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元稹的《会真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王充的《论衡》、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张衡的浑天仪、地动仪、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这些鸿篇巨制和科学成就,无一不得益于洛阳这块丰厚的文化沃土。
东汉皇家官办的洛阳太学,曾经创下了莘莘学子逾3万人的世界纪录。西晋左思的《三都赋》脍炙人口,誉满京师,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千古佳话。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香山九老等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都在这里留下了享誉九州的名篇佳作。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杜牧、韩愈;书画家蔡邕、颜真卿、张旭、吴道子、王铎;义士仁人田横、关羽、贾谊、董宣、王翔等,或出生于此、成长于此;或拜师于此、游学于此;或奉职于此、成名于此;或闲居于此、终老于此,皆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无尽的千古绝唱和感人故事。
洛阳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文物藏品占河南省文物藏品总数的1/3。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大遗址保护计划纲要》中,将洛阳片区与新疆吐鲁番片区、西安———周原片区、吉林集安———沿渤海湾片区确定为全国四大文化片区。洛阳拥有举世闻名的“五大都城遗址”,按时代序列依次为:夏都斟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这五大都城遗址,历史久远,气势恢弘,文物众多,建筑艺术精美绝伦。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城市品牌形象,抓住河南省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开发的机遇,整合
洛阳旅游
产品逐步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着力建设“历史文化之都”、“休闲度假之都”和“国际性旅游城市”,基本形成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南部生态旅游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伏牛山滑雪场、高山牡丹园、《河洛风》舞蹈诗及《武皇十万宫廷乐舞》等“八大精品”;历史文化板块、生态山水板块、节会板块、牡丹观赏板块、工业游板块、都市风光板块、温泉休闲板块等“七大板块”。通过节会拉动,使洛阳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实现了洛阳旅游全年无淡季。
以“老三篇”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为代表的一批文物古迹享誉海内外。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营造时间长达400余年。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雕刻精美,仪态万方,荟萃了佛教艺术的杰作。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在造像特征和雕刻技法上皆具皇家风范。北魏的秀骨清姿、温和慈祥、潇洒飘逸和唐代隆胸丰腴、典雅端庄、优美灵动的艺术表现相结合,堪称中国和世界雕塑艺术的典范。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永恒的微笑,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震撼、最具艺术魅力的石刻艺术,有“东方蒙娜丽莎”之称。龙门石窟,造像题记数量之多为中国所有石窟之冠,“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褚遂良书丹的伊阙佛龛之碑是魏碑体和唐代楷书艺术的顶峰之作。
白马寺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佛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因博士傅毅解梦言佛,明帝即派蔡、秦景出使西域、天竺拜求佛法,路遇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佛像、佛经返回京洛,汉明帝敕命在城西雍门外三里修建了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故取名“白马寺”。白马寺素有“释源”、“祖庭”之称,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这里有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中国第一译经道场———清凉台、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为了续写中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印方负责提供建筑方案和5000万卢比(约1000万元人民币)资金,在白马寺建设一座印度风格佛殿。2007年9月25日,一尊高3 .6米、重22吨、黄沙岩石质的释迦牟尼像从印度辗转万里“落户”洛阳白马寺,成为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又一见证。
关林是中国武圣关羽的颅冢,因安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而闻名天下。在中国三大关庙中是唯一一个集“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关帝庙。其建筑保存完好,古柏苍郁,丰碑隆冢,殿宇堂皇,流香肃穆。庙内设古代石刻艺术馆,馆藏石刻精品1100余件,是研究古代建筑、书法、民俗、族系等难得的史料实物基地。
黄河小浪底、洛浦公园、南部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等“新三篇”,后来居上,渐成规模。小浪底大坝、八里峡等4片、13个景区、113个景点、300平方公里水面组成的黄河小浪底游览区,湖光山色,千岛星布,成为领略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绝佳去处。小浪底水库和伊水上的陆浑水库、洛河上的故县水库遥相生辉,形成了“三水锁库,三湖镜天”的奇观。
洛河是洛阳的母亲河,“河图洛书”的动人传说、曹植脍炙人口的《洛神赋》,给洛河平添了一丝风雅与神韵。洛神,相传是古帝伏羲的女儿宓妃,在一次游渡洛河时溺水而亡,于是便成为洛河之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优美意象,令人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引天下文人接踵而至、八方游人流连忘返。如今,洛水变得更清了,洛水两岸变得更美了。洛浦公园横跨洛河南北,纵贯东西五个城区,全长20余公里,总面积900多万平方米,由上阳宫、同乐园、华林园、洛神赋和滨河游园五大园区组成,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开放式公园,从空中俯视,宛若一条斑斓飘逸的彩带,为城市增添了几多风韵、几多妩媚。
在河洛盆地绵延无际的群山深处,依次分布着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人间仙境”白云山、“北国水乡”重渡沟、“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黄河湿地,以及奇石突兀、清水长流的天池山,风光如画、景色优美的西泰山,石瀑天挂、翠竹送香的神灵寨,层峦叠嶂、奇景荟萃的龙峪湾,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的养子沟和山势险秀、香火不断的老君山等,天赐美景,如诗如画,陶醉其中,令人流连忘返。
一座历史名城的工业化之路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城市史、一千五百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十三个王朝在这里演绎出难以磨灭的沧桑活剧,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神都传奇”。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洛阳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清末、民国时期,洛阳和开封仍是河南省两大中心城市,资本主义性质的近现代工业、商业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始发芽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洛阳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在改革开放初期,这座工业重镇又一度陷入困境。如今,这个老工业基地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转型攻坚战,奋力建设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锻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起步
清末,洋布、洋油等西方工业品进入洛阳。洛阳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缓慢发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采用机械裁缝设备生产服装的洛阳裕大裁缝店建立,拥有缝纫机6台,工人10余名,这是洛阳最早的近代服装生产企业。宣统元年(1909年),老城鼎新街人史振元在顺城西街开办鸿文石印馆,利用石印设备印刷书籍,成为洛阳较早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印刷企业。宣统二年(1910年),为了承担汴洛、洛潼铁路的车辆修理业务,洛阳机车修理厂建立,占地3多万平方米,有工人约300人。
民国建立后,工业门类开始增加。1917年,洛阳四德打蛋厂建立,是最早的现代食品生产企业。该厂设打蛋房、烘干房等,生产蛋黄粉、蛋白粉等,兴旺时拥有职工300多人,年利润12万元(银元)。次年,民办新安煤矿公司开业,是洛阳最早采用现代工具进行采煤的煤炭工业企业。接着,宜阳协盛煤矿、中华煤矿等一批用现代工具采煤的企业开始建立。1920年,董家位、魏子清、杨民在洛阳火车站(今东站)北创办照临电灯公司,资金5万元(银元),用蒸汽机发电,发电功率880千瓦,这是洛阳历史上的第一个发电厂,也是洛阳有电灯之始。1922年洛阳晋昌火柴厂建立,这是洛阳现代火柴工业之始。1927年洛阳人石昆创办的大有火柴公司,是民国时期洛阳最大的火柴制造企业。1925年,老城马家织毛巾厂建立,是洛阳最早的棉织工业企业。1931年,洛阳药业公共制药研究所建立,采用现代设备炮制中药,其中六味地黄丸、梅花点舌丹、林则徐戒烟丸等行销全国。
1932年以后,洛阳成为国民政府的行都,现代工业有了一些增长。鸿文石印馆易名为同文印刷坊,设备不断更新,1932年已有铅印机3台、石印机2台,职工20多人。当年,开封新豫印刷厂迁洛。行都建设委员会曾筹资兴建行都电厂,未成功。1934年,中央军官学校洛阳分校电厂在西工小屯兴建,次年发电,装机容量500千瓦。在此前后,洛阳机车修理厂规模扩大,30年代初,已拥有各种专用设备200余台,年修理蒸汽机车23辆,客货车220辆,工人达700余人。针织企业得到增长,30年代中期,针织企业已有100余家,生产毛巾、平布等,采用机械加工。
抗战爆发后,随着豫东的沦陷,大批资金集中于洛阳,洛阳日用化工、皮革工业、食品工业发展迅速。30年代末,洛阳最早的日用化工企业祥大肥皂厂建立,生产的虎牌肥皂行销全国,此后又有20余家日用化工企业在洛阳建立。1939年建立的洛阳工合制革厂用现代设备加工皮革,能生产各种皮件和皮鞋。次年,洛阳土产制革厂建立,是民国时期洛阳最大的皮革制品工业企业,有工人200余人。接着,洛阳出现160余家现代制革企业,洛阳皮革风行一时。40年代初,长兴电磨坊和任太电磨坊成为洛阳最早的面粉加工企业,既对外加工,又对外出售面粉。另外,洛阳日用陶瓷工业在1944年以前已有长足发展,新安瓷业厂、新安缸窑厂等采用现代设备烧制日用陶瓷,其所产瓷器为全国名优产品。
1944年5月,日军进攻洛阳,城内房屋被炸成一片瓦砾,现代工业基本上被摧毁。次年光复后,由于物价飞涨,工业恢复缓慢。
民国时期洛阳近现代工业虽然起步,但是与手工业相比,其所占份额仍很小。手工业作坊仍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前店后厂式的传统经营模式仍是城市经济的主体。
辉煌
1953年,共和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156项重点工程中的6项放在了洛阳,包括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矿山机器厂、洛阳滚珠轴承厂、洛阳热电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河南柴油机厂,还为其配套了洛阳水泥厂。“二五”计划期间,国家又在洛阳安排了洛阳玻璃厂、耐火材料和棉纺厂、机车厂;“三五”至“五五”期间,国家又在洛阳建设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单晶硅厂和炼油厂。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三线”企业建设,一批“三线”企业又进驻洛阳,使洛阳发展成以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工业为支柱的重要工业基地;为了和这些重点项目配套,国家又在洛阳建立了10余个部级科研单位,使洛阳的工业体系更加完备。
这些都是洛阳工业从无到有、再到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的辉煌历程。在河南,谈工业必谈洛阳,谈洛阳必谈这些“老三篇”。到改革开放后,洛阳这个老工业基地尽管一直在发展,但一度出现了步伐缓慢、自我更新能力弱、市场适应能力差等问题,一些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企业,甚至走到了濒临破产边缘。
经过近些年的不断调整、改革,这个老工业基地开始重新焕发活力,一度黯然失色的共和国“长子”企业,再度站到市场前沿,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由原洛阳矿山机器改制而来的中信重工,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实现成功转型,形成了国内外不可替代的核心制造优势,有效带动了企业新一轮产品结构的调整。这标志着中信重工已成为全球最具实力的重型装备制造商,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洛阳,以一批产业升级重大项目为标志,这些老工业企业都被贯以了新的名称:新一拖、新重机、新洛铜、新河柴、新洛轴、新机车、新春都,如一拖的大马力拖拉机项目、洛玻的玻璃基板项目、洛铜的10万吨电子铜板带项目等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使企业形象、技术和规模得到了全面提升。
十一五期间,洛阳市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生产总值迈上了2000亿的台阶,年均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
突破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洛阳目前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硅光伏及光电等五大优势产业,这五大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了75%。
这是洛阳市通过不断的结构调整,实现优势工业从基础原材料行业向五大支柱产业升级换代的结果。在装备制造领域,一拖集团的大轮拖、中信重工的重型矿山装备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电力总装机容量近910万千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石化产业形成1000万吨炼油、21.5万吨PX、32.5万吨PT A、40万吨聚酯、36万吨涤纶长短丝产能;硅光电产业形成从硅材料到光伏电池组件的产业链,多晶硅产能占全国的10%,光伏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居国内前列;有色金属方面拥有125万吨电解铝、80万吨氧化铝和38万吨铝深加工产能,中铜洛耐建成了世界上规模第一的碳化硅制品基地。
战略新兴产业也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在新能源领域,洛阳已经形成了1 .8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600套风电叶片产能;节能环保装备领域,中信重工纯低温余热发电设备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和80%,北玻公司低辐射镀膜玻璃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90%;生物制药方面,普莱柯生物的猪病毒疫苗市场占有率超过80%。
目前,洛阳已经先后获得了中国制造名城、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节能环保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荣誉。
经过多年的调整突破,在中原地区拥有最完备、实力最雄厚的产学研链条的洛阳,发展活力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仅十一五期间,洛阳新增各类研发机构33家,其中国家重点试验室4家,数量占全省的8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29项,遥居全省第一。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有10项,占全省的80%,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如何实施推进老国企的战略重组和大力培育民营经济,是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活力避不开的难题。在十一五期间,洛阳市在国企战略重组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先后引进了中铝公司、中钢集团、中集集团、国机集团、中色总院、中船重工、中建材、河南煤化集团等40多家优势企业,引进资金210亿元,对洛阳的一批国企实施战略重组,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盘活的资产便达144亿元。
花为媒 古都递出新名片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一年一度的
洛阳牡丹
花会今年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意味着牡丹花会实现“华丽的转身”,以牡丹为媒,千年古都洛阳在努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起点。
国家级节会的新使命
每年的牡丹花会,洛阳都会成为牡丹的海洋,上千个品种6000余万株的牡丹,在近20家牡丹观赏园和大街小巷次第开放,游人如织,比肩接踵。
今年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的首届活动,它以“洛阳牡丹,富贵天下”为主题,除在洛阳设主会场外,还在北京市和上海市设分会场,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扩大牡丹文化节的影响。
曾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洛阳牡丹花会自1983年以来,年年举办,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节会之一,给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为洛阳塑造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带动一轮新的牡丹研发,形成一个新的牡丹产业,增添一批新的城市景观……经过多年的历练,洛阳牡丹花会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盛会。
目前,洛阳牡丹年产值已达到1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法国、美国、荷兰、新西兰、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年销售量达到1000万株。洛阳还形成一个新的牡丹产业,成功推出牡丹书画、牡丹摄影、牡丹邮票、牡丹饼、牡丹瓷、牡丹枕、牡丹茶、牡丹化妆品等文化旅游产品。一届花会仅旅游创汇就达数千万美元。
从最初的“花会搭台,经贸唱戏”到本届“以人为本、牡丹为媒、文化为魂,扩大交流合作,推动科学发展”的牡丹文化节宗旨的变化,牡丹花会被赋予了洛阳旅游的一个新使命,对洛阳市定位于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厚重文化下的旅游新实践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石刻艺术宝库,中国四大石窟之一,200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办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关林是国内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遗存。北部邙山遗存有东周以来以诸朝皇陵为主的中国最大的古墓葬群和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千唐志斋、王铎故居、白居易墓、狄仁杰墓等众多国家级、省级文物遗址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都洛阳,自然风光毫不逊色,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北有黄河及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西有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和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南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和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北国水乡”重渡沟,以及木札岭、老君山、陆浑水库、伏牛山滑雪场等风景名胜。伊、洛、瀍、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近25公里长的洛浦公园宛如一幅丹青长卷镶嵌在城市中心。面积达3000多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与城市周围的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森林公园相互拱卫,构成了巨大的城市生态网络。
近年来,洛阳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业规模、旅游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从政府主办向市场化运作、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60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5万多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创汇1 .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4300多万人,同比增长16.63%;旅 游 景 区(点)门 票 收 入 近7亿 元 , 同 比 增 长22.75%。
洛阳市围绕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旅游主题,高标准地编制区域旅游规划,打造了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了“四季有节会、四季看牡丹、四季能滑雪、四季泡温泉”的旅游产品新格局,拉长了旅游链条,有力地促进了客源增长。
同时,通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分别以景区、交通、酒店、餐饮为核心组建了四家龙头旅游企业,这个成功做法在全省被推广。目前,这四家旅游集团在吸纳旅游资源、实施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主业等方面都初步显现出了产业集聚的效应。在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洛阳市还在全国首家推出了旅游电子门票,河南移动用户通过手机积分或M值即可购买包含龙门石窟在内的20余家主要景区及牡丹观赏园电子门票,通过景区门口的终端设备进行手机扫描核实信息,鉴权成功后即可进入景区,全过程仅需1秒钟。
文化旅游名城的新追求
牡丹花会,已经上升为国家级节会,美丽的“牡丹仙子”成了洛阳的文化大使、经济大使、财富大使。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旅游品牌,美誉度在不断提升。但洛阳决策者清醒地意识到,尽管有着优秀的旅游资源,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洛阳的旅游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产业层次低、综合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在旅游总人数上,洛阳已经与杭州、成都等地人数接近,但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却不及这些城市的一半;一些旅游资源仍然处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有说头、没看头”的低水平开发档次上。旅游资源大市,依然面临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洛阳认识到,必须拉长旅游产业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和力度、加快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实现文化、文物、旅游有机结合,让人们在河洛文化中陶醉,在精细服务中享受。大文化,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成为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努力方向。
为此,洛阳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首先是加快推进洛阳旅游业国际化进程,编制实施《洛阳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行动方案》,打造龙门石窟、牡丹、小浪底、伏牛山、五大都城遗址等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品牌;采取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加大国际市场宣传力度,全面提升洛阳国际旅游知名度;全面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建造方便快捷的城市旅游信息标识系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营造文明待客的社会氛围,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温馨、安全的国际化旅游环境。通过3-5年努力,使洛阳迈入中西部旅游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行列,力争入境游客接待数量在“十二五”期间翻一番。
加快旅游业与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业与文化、文物、会展、房地产、娱乐、体育等产业融合,不断培育开发旅游新兴业态。加强与文化部门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大力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浓郁洛阳地方特色、市场前景良好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丰富洛阳夜间旅游产品。按照“使地下的文物走上来,书本上的文物走出来,古代的文物活起来”和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把洛阳丰富的文物资源特别是新建设的博物馆新馆、定鼎门、天堂、明堂和五大都城遗址等逐步开发成旅游产品。与休闲养生产业结合,依托白云山森林氧吧、栾川地热温泉、陆浑水库疗养度假区、西泰山森林氧吧、玉马水库度假区等资源和设施开发一批适宜中老年游客参与的养生康体类旅游产品。
不断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推动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等复合型旅游转变,以打造牡丹国花文化旅游品牌、四季节会旅游品牌,建设龙门世界级文化旅游综合旅游区、伏牛山生态休闲度假区、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水上度假旅游区、白马寺世界级佛教文化旅游区、五大都城遗址文化旅游区等为抓手,突出洛阳的历史、文化、山水优势和帝都文化、牡丹文化、民俗文化,持续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形成磁场效应,尽快让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在洛阳现实。
再造一个“新洛阳”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仍然有一系列的难题要进行破题攻坚。洛阳也在反思,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洛阳的工业不仅起步早、规模大,而且在诸多领域都曾代表着行业最高水平。但今天,为什么全省一些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500亿甚至超过千亿,洛阳却没有一家?为什么洛阳主要工业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不足30%?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洛阳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5万名、各类科研机构6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研院所1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科研力量在省内首屈一指。然而,为什么很多成果“待字闺中人未识”,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什么洛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 D 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洛阳已经提出,要进一步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品牌。要通过改制激活内生动力;通过转型开辟广阔天地;通过提升占据竞争高地。变重压为重责,化包袱为财富,卧薪尝胆,浴火重生。
放眼十二五,洛阳市提出了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洛阳”的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达到465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样要再度翻番。同时,注重产业结构的更加优化,使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从“洛阳制造”走向“洛阳创造”;加快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把洛阳打造成为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省域金融副中心、中西部重要的物流节点和信息服务外包基地。
目前,洛阳已经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老工业基地振兴思路,即重点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制药、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硅光伏、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品牌。在十二五末,把洛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引领、辐射、带动中原经济区产业快速发展,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品牌。
据了解,洛阳市正在实施的“动力谷”建设,已经成为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做大做强洛阳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形成重要支撑的重大战略构想。洛阳动力谷定位于中西部最大的动力产业企业聚集区,国内动力产业品种系列最全、技术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和中部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示范区。
“动力谷”将主要依托现有的一拖集团、中信重工、河柴重工、LY C轴承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以节能环保型内燃动力、电动动力和新能源动力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着重发展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发动力、汽车、硅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电动动力、清洁环保型发电设备等,形成先进的动力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洛阳市在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也加大力度。目前,洛阳市有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数量居全省第一,今年这17个产业集聚区计划完成投资650亿元,新入驻企业400家,年底前将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同时,开工建设“863”软件孵化器,新建企业研发中心20家,力争建成1-2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此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推进24个节能减排项目。
从皇帝的幸福到市民的幸福
作为历史上居住过最多皇帝的城市,在其漫长的建城史中,洛阳可谓是为“皇帝的幸福”考虑最多的城市。如今“皇帝的幸福”早已让位于“市民的幸福”。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经过近10年不间断地文明创建工作,这座千年帝都正成为令662万洛阳人民生活舒心的幸福之城。
2010年11月21日中共洛阳市委召开九届十六次全会,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在会上发表讲话。会议提出,洛阳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福民强市”。具体内容就是“两个高于、两个确保”,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生态建设主要指标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社会稳定绝对不出大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绝对不出大的问题。基本定位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市和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在去年底召开的洛阳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洛阳市提出2011年要坚决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这六场攻坚战。今年3月,洛阳又将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列为攻坚战,简称“六加一攻坚战”。具体包括:
项目建设攻坚战。重点抓好三件事:示范带动;招商引资;奖惩兑现。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平台”的思路和做法,促进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整体提升,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各项指标走到全省前列。
经济转型攻坚战。坚持“调整、提升、融合、顺应”八字方针,搭建产、学、研融合和军民融合的平台,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战略新兴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全市产业优势。同时,要靠经济转型保安全,真正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机制转换攻坚战。要坚持职工利益最大化,坚持全过程公开透明,坚持因地制宜,“靓女先嫁”,确保全市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任务今年大头落地。
城建提升攻坚战。重点抓好三件事:突出洛阳城市特色;用好市场经济法则;扎实开展创建活动。要特别强调规划先行,坚持“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的思路,打造中心城市;要特别注意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用和谐拆迁来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民生改善攻坚战。重点干好三件事:促进全民创业;抓好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折不扣地办好十大福民实事。要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买房难、买房贵”“物价高、涨得快”等热点难点问题。
环境创优攻坚战。围绕“环境创优年”活动,在政务环境、社会环境、安全环境三条战线全面展开,要敢于动真招、下硬手,从点滴做起,把洛阳的发展环境打造成为全省最优、全国一流,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入洛阳。
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攻坚战。洛阳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历史文化传承、牡丹文化产业、河洛文化知名度,洛阳要努力打造好河洛文化传承的品牌,实现文化、旅游、生态的新突破、新提升。 (经济参考报 记者 顾立林 梁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4000379000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