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2001|回复: 0

预期收益未必靠谱 逾百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不达标

发表于 2010-12-27 1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末年终,不少银行纷纷推出高回报率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投资者吴先生对某银行近期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4.2%的理财产品很是心动。不过,他对于“预期收益率”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却有点放心不下。

  吴先生的担心并不多余。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已有大约150款未能达到预期收益率。

  未达标中结构性产品占多数

  在未能实现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中,结构性产品占据了多数席位。

  社科院金融所11月4日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评价分析季报(2010年前三季度)》显示,在今年到期产品方面,前三季度共有3033款人民币产品到期。到期人民币产品中零负收益产品共13款,到期日集中于第一季度,其中,102款到期结构类产品中共出现10款零负收益产品;另外3款普通类产品均为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理财产品。其中,零负收益产品主要集中于上市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大特点是,根据市场走势设定一个区间,挂钩的标的,例如金价或某一指数只有涨跌幅度在这个区间内,理财产品才能获得最高收益。这个区间如果设置过窄,理财产品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最高收益。

  部分银行择“优”公布收益率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象是,不达标理财产品相对比较集中。例如,益普财富公布的今年前10个月中,38款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11款来自一家银行。

  记者还看到,有的银行会有选择性的公布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对一些收益情况较好的理财产品,到期兑付公告中会很高调的宣布该款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但对另外一些理财产品则只宣布到期,却避而不谈其实际收益情况。因此,部分银行难逃“刻意夸大预期收益率”的嫌疑。

  >>市场现状

  约4%理财产品收益不达标

  预期收益率为4.7%,然而最终获得收益仅为0.1%;预期最高收益为13.5%,最终得到的实际到期收益仅为0.56%;预期收益为50%,实际却出现了“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回报率”频现尴尬。

  根据财汇资讯平台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共有3406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实际收益与产品介绍中的“预期收益”不符的共有141款产品。另外一组数据则显示,在今年3500多只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153只未达预期收益。按照这两组数据,不达标理财产品所占比例大约在4%左右。

  >>行家建议

  先了解产品设计再下单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该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和收益结构,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和收益。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师表示,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能只盯着预期收益率,还应该考虑一下,达到这个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有多少。因为一般来说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吴华 本报记者 马骏)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