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1992|回复: 0

最近户外出行好多驴友叫哲,所以户外出行注意防蜂

发表于 2011-9-14 20: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秋季,又进入如被野蜂蜇伤的高发季节,提醒大家不要大意,被蜂蜇伤,轻则疼痛难忍,重则丧命,请大家一定要小心,我从网上收集一些资料和文章,大家一块探讨、分享一下,补充一下,希望大家出行玩得开心,平安归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蜇人蜂有胡蜂(亦称黄蜂或马蜂)、蜜蜂、蚁蜂、细腰蜂及丸蜂等。蜂尾均有刺器和毒腺。黄蜂常巢穴栖居于山林树丛中、山洞里或家庭居室窗外房檐下,喜群居,往往集体飞翔,如在有蜂栖息的山区树林中行走、劳动或戏弄蜂巢时,黄蜂常蜂拥而上,蜇伤露出部位的皮肤。
  
  毒蜂大多属于胡蜂科,所以本篇主要讨论胡蜂.
  
  昆虫膜翅目中细腰亚目针尾部的总科就通称为胡蜂,属群居昆虫。现在全世界已知的胡蜂约有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的也有200余种,主要有大胡蜂、小胡蜂、青花胡蜂,金环胡蜂、墨胸胡蜂和黄蜂等等。胡蜂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有的也呈单一体色。胡蜂为群居杂食性昆虫,食性广,最嗜食甜性物质。雌胡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毒液便由此分泌,毒性较强。蜂毒是由工蜂的毒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其化学成分极其复杂,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多种多肽、酶、生物胺、胆碱、甘油等物质和19种游离氨基酸等。在组成蜂毒的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的含量最高,约占干蜂毒的50%。正是这一成分成为了患者致病致死的罪魁祸首。因为蜂毒肽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同时蜂毒的血溶性又极强,因此对心脏的损害也就极大。胡蜂在蜇人后与蜜蜂的区别就在于其大多会将毒刺缩回,可再继续蜇人。
  
  蜂毒是由工蜂的毒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其化学成分极其复杂,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多种多肽、酶、生物胺、胆碱、甘油等物质和19种游离氨基酸等。在组成蜂毒的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的含量最高,约占干蜂毒的50%。正是这一成分成为了患者致病致死的罪魁祸首。因为蜂毒肽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同时蜂毒的血溶性又极强,因此对心脏的损害也就极大。安康中心医院肾脏内分泌科的时大夫说,遇袭者在被蜇以后,普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气喘、气急、呼吸困难等诸多症状,以致肌肉痉挛,昏迷不醒,严重者出现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成人只要受到5只胡蜂攻击,就可能引发肾衰竭,被20只以上蛰咬,就会产生全身性毒性,100只以上,就可能致命。而如是对蜂毒过敏的人,生命危险性更大。

胡蜂之所以会攻击路过的动物或人,主要原因都是太接近它的巢穴所致,一般胡蜂群的巡逻蜂警戒范围,距离巢穴约有15~25米,登山客行走在山径上时,有些动作和气味会招致巡逻蜂的注意,如果做了挥打的动作,巡逻蜂就会视为敌意威胁,进而引发蜂群的攻击,蜂群攻击时甚至可追击达100米远。
  
  一、易招至胡蜂袭击的情况:
  
   1、穿着鲜艳,例如:红、黄、橙色。这几种颜色,与花的颜色类似,且在移动时会与附近的地物产生强烈对比的色差,故而吸引蜂等昆虫的注意。
   2、人类在行走时,无意的拨开草叶、树枝,这些枝叶的晃动,会吸引各种胡蜂群的巡逻群注意,进而趋前探一究竟。倘若前行的人,用手或树枝在空中挥舞,在巡逻蜂看来却是威胁与攻击的动作,一但拍下了前来一探究竟的巡逻蜂,不论死亡与否,其残留的费洛蒙(pheromone,生化信息素、激素之意)就会吸引其他的巡逻蜂注意,进而引发攻击。
   3、人群行走时的脚步与地面的震动,会造成筑巢与地底的胡蜂群的躁动与不安,常常还未见到巡逻蜂,就遭遇到蜂群大举出动。
   4、带些盐味的汗(血)水、唾液、水果的香味、肉类的残余味道,也会吸引肉食的胡蜂注意。
   5、春季与秋季是各类蜂群繁殖与迁巢的季节,会扩大巡逻领地,性情较为凶狠的时刻。 如果在其巢穴附近活动,都会引起蜂群的攻击。
  
  二、如何逃离:
  
   遭遇胡蜂群攻击时,唯一自救的机会就是快步离开它的势力范围,要顺风跑、往山下跑,因为逆风只会让自己的气味往后送,有利蜂群追踪;逃跑时,若有其他衣物,可先高举在头顶上挥舞、吸引蜂群,然后将衣物往其他方向拋出,以便诱导蜂群离开。 然后再做清除毒针、医疗的处理。防虫网、烟雾、喷剂......等等方式,只是暂时阻绝与混淆费洛蒙的气味,并不能完全保住生命安全。
  
   由于虎头蜂的刺针沒有倒勾,可以重复蛰人,不管是遭遇单只叮咬,或群蜂攻击,都有可能出現头晕、呕吐、溶血等症狀。
   如果对虎头蜂毒液所含的蛋白质过敏,还可能会引发血压下降、休克,甚至肾衰竭、电解质异常、呼吸困难等,若不赶紧就医,死亡率不低。
   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对虎头蜂过敏?蜜蜂、虎头蜂、蚂蚁等昆虫都属于膜翅类,如果已知对蜜蜂或蚂蚁,甚至前一阵子令人闻之色变的红火蚁过敏时,很有可能也会对虎头蜂的毒液过敏。
   部分国家建议,有过敏体质的人,前往野外活动时,应随身携带小剂量的肾上腺皮质素针剂(类固醇),或抗过敏的抗組织胺类药物(扑尔敏等)。
  
   蜂类的腹部末端毒囊內含有毒液,螫人時藉由腹部末端可伸縮的刺针将毒液导入人体引起中毒。 如果毒针留在体外,可用信用卡或电话卡等东西夹出,不要用手拔,以免毒囊散发毒液进入体內。
   民间流传用尿液可以治疗水母螫傷与蜂毒,其实不然;因为,这些毒液都属于蛋白质类,用尿液并不能「酸碱中和」,万一因泌尿道感染,尿液中含有细菌,还可能引发伤口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三、治疗措施
  
   应该尽快处理伤口,吸出毒汁。如果局部红肿,应该立即检查伤口内有无毒刺遗留,如有,应该小心将其拔出,吸出毒液;可用生理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在咬伤后应尽早采取措施阻止毒素吸收,如结扎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每隔15~20分钟应放松1~2分钟。
  
   另可以内服或外用南通蛇药。一般轻症病人,可以内服扑尔敏或氯雷他啶或西替利嗪。局部可外用氨溶液,或风油精,也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膏或艾洛松膏。如果皮肤容易过敏,不要用风油精。
  
   如果有严重过敏反应,如颜面苍白、血压下降、气促、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及局部多处蜇伤,应尽快找医生救治。局部疼痛明显,也可找医生医治,局部注射2%普鲁卡因液2~3毫升或注射吐根碱溶液3毫升。
  
   治疗过程中饮食须忌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