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3120|回复: 9

【转帖】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系列

发表于 2011-1-22 2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一——点喜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指青年男女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家庭。它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因此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洛阳的婚俗有许多仪式,其中点喜草就是很有意思的一种。
    点喜草就是新娘子下轿(车)以后,在男方家门口点燃备好的谷草的一种形式。在其他地方是否存在,很少见文字记载。但是在洛阳地区却很普遍,特别是旧时的婚姻仪式中是不可或缺。在洛阳地区,喜草必须选用收割后的谷子草,而水稻草或者其它的草则不行,一般是前一天备好,在男方的家门口两侧一边一个,谷草必须扎起成捆立在门口,由主家在喜草里面放置一些鞭炮、钱币、糖果之类的东西。并且安排有专人负责点燃,点燃喜草的人一般是新郎的长辈,当然辈分远近则无所谓。点燃的时机却很有讲究,当看到迎亲的车队远远地驶来时,燃喜草者就要备好火种全神贯注了,新娘子一到,下车后要经过门口的时候,喜草一定要燃起。此时,门口两侧的喜草熊熊大火燃得正旺,喜草里的鞭炮噼噼啪啪作响,显得很是喜庆。如果等到新娘子走过门口进了家里再点燃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点喜草的人没有完成他的使命,让主家也很不高兴。

    在洛阳点喜草其实是有寓意的,新娘子和新郎携手从喜草火边经过,意味着生活甜甜蜜蜜、红红火火。这和其它地区的“过火盆”有异曲同工的道理,在闽南地区新娘子和新郎是跨过一盛有炭火的火盆,以生“吉祥”、日子越过越红火之意。做过这许多功课之后,才是拜天地高堂、入洞房、宴宾客等等。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在乡下有的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习俗,这种仪式在洛阳市区已很难见到。点喜草的习俗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人们对于新人红红火火过日子的祝福却并没有随着点喜草的习俗的远去而减少。
发表于 2011-1-22 2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二——藏红绫条


在洛阳的婚俗中,有一种藏红绫条的习俗非常有意思。

藏红绫条是指在婚礼仪式中,一对新人携手进入大门以后,新郎家大门上悬挂的红绫条被人们藏起,然后由主家再赎回的一种习俗。

红绫条在中国人的婚礼中地位十分重要。旧时的婚礼不仅新郎身披红绫条,手里还要用红绫条牵引着新娘进入洞房。新郎家的屋里房外也用红绫装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红绫条不仅可以妆点气氛,在民间还有“祛邪”的说法。由于其作用很大,因此在洛阳围绕着红绫条也演绎出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

藏红绫条的人一般是新郎家的街坊邻居,多是一些结过婚的媳妇们,关系较远,她们或者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商量好,在结婚的当天,新娘被迎进新郎的家里以后,就悄悄把新郎家门口上悬挂的红绫条摘下,藏入家中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观看新人的婚礼仪式。当主家发现大门的红绫条不见以后,就会打听是谁摘去的,然后送上糖果、香烟赎回红绫并重新悬挂。而这些街坊们就又如法炮制,再次藏起红绫条,等着主家奉上糖、烟才再拿出来。在这种习俗中,街坊的媳妇们配合地非常默契,一起来逗主家,以便使主家拿出更多的东西,有时候看到主家不爽快还要向主家“演戏”,装聋卖傻,互相掩护,表演地惟妙惟肖,现在想来很是生动有趣。有时候主家为了省事,事先专门派人看着红绫,看到新人进门就抢先摘了红绫。这个时候,门前的媳妇们也毫不示弱,上前就抢,一时间双方你扯我拽,嘻嘻哈哈,争得人仰马翻。那场面一时就夺了新人婚礼仪式的风头。也给婚礼现场平添了不少的欢乐气氛。

这种习俗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非常常见,街坊的媳妇们无非是为了给上学的孩子或抽烟的丈夫讨要一点东西。也反映出当时的一种社会关系。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在洛阳已经很少见到,有的人甚至是闻所未闻了。
发表于 2011-1-22 23: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三——抹花脸
洛阳的风土人情中,许多都和“闹”字相关,洛阳人叫“耍”。抹花脸就是其中之一。

抹花脸就是在主家操办喜事时人们用颜料、煤灰之类的东西把主人抹成花脸并当众参加仪式的一种风俗习惯。直到现在还很流行,洛阳人都不陌生。

抹花脸经常发生在结婚或吃满月酒的喜事中,被抹脸者多是新任的“公爹”,“公婆”和刚做“爷爷”,“奶奶”的长辈。在仪式举行前,主家的邻居或者朋友们商计好,手拿事先备好颜料,如写对联的墨水、作画用的颜料等,甚至直接用煤灰或锅底灰,趁其不备从后面偷偷地往脸上一抹,主人此时慌忙拿手就擦,越擦越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时耍家儿手拿颜料会直接迎上前去,不容分说一伙人将主人牢牢地拉住,主人此刻也是欲走还留,半推半就,在撕扯间人们便往脸上肆意地涂抹,越花脸越好。有的抹了大花脸以后,洗也洗不掉。婚礼仪式开始后就花着脸儿登台接受一对新人的拜高堂礼节。此时婚礼的现场众人哄堂大笑,就连新娘子也会忍俊不禁。现场立即充满了欢快和轻松的气氛。场面显得既滑稽又温馨。有时耍家儿会在筵席进行之中突然给主人抹个花脸,一时间,筵席的现场人仰马翻,闹的喜气洋洋。这种风俗习惯现在还经常看到。

洛阳人办喜事,主家其实从心里喜欢有人来闹一闹,有人开玩笑,这样会显得主家有人缘。它也显现出洛阳人一种开朗包容的心态。
发表于 2011-1-22 23: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四——叫亲人
  叫 亲 人
    “十里不同俗”,这话放在洛阳太恰当不过了,有一种“叫亲人”的风俗,在伊河的东岸从来没有,但是在西岸却是非常地盛行。
“叫亲人”就是在婚礼典礼上新娘子和颇佳的亲戚逐一相认并当众称呼长辈的一种风俗习惯。它是洛阳婚礼仪式众多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一般放在新婚典礼的最后阶段。在一对新人喝完交杯酒后,司仪就会请上新郎的长辈上前和新娘面对面的认识一下,亲戚们出场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应该从关系近的到关系远的,从辈分高的到辈分低的。一般是新郎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叔、姑、姐姐再到舅舅、姨妈,然后是更远一点的亲戚,并且都是亲戚夫妻二人同时上台和新娘面对面,当然象新郎的干爹干妈以及其它关系的朋友也可以请上台去。此时,通过司仪的介绍,新娘和大家一一认识后,要开口甜甜地喊上长辈一声称呼,长辈便笑着应答一声,按照洛阳的规矩,不待别人提醒就会主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交给新娘,此时伴娘就会代新娘先行收下并表示谢意。当然红包的大小根据关系的远近决定,最早,关系近的也就是10元8元的,现在即使关系远的恐怕也少不了50、100元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洛阳人们时行逗舅舅和姐姐姐夫,司仪有时也会乘此机会来逗一下,会让他们掏两次的红包,有的一时准备不足,便当场出丑,下面的宾客哈哈大笑,让这位亲戚更是显得十分尴尬。这些仪式之后,便开宴吃酒了。
“叫亲人”从一方面反映出在旧时的婚姻制度下,女方直到结婚当天才认识男方的亲戚甚至自己丈夫的客观情况,也反映出旧婚姻制度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一对新人刚刚组成新家庭之际,大家纷纷添财祝福,初步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了物资基础。这种风俗习惯如今仍然在洛阳十分流行。
发表于 2011-1-22 23: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五——夹毡


      洛阳婚礼中夹毡的角色非常重要。夹毡又叫夹红毡,是指主家人夹带红毡走在迎亲队伍前,在迎亲过程中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把新娘接回到家的一种风俗习惯。

这种风俗由来已久,究竟起于何时已无可考证,但是,直到现在它仍然流行不衰,在洛阳人的婚礼中不可或缺。夹毡人的地位非同一般,其中之一必须和新郎有血缘关系,他多是新郎的亲伯伯、叔叔或者亲哥哥,有的甚至是新郎的爷爷辈。夹毡必须为两个人,(洛阳人结婚讲究用双数)另外一个并不太讲究,但关系也绝非一般,除了自己家人外,也有让新郎父亲的好朋友担当的。

在迎亲队伍出发前主家会给夹毡人的胳膊上搭上一块大红毡,现在多是用一块大红色的被面料替代。按规矩他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遇到十字路口、古庙、桥、井口或者一些晦气的地方,其中一人就会展开红毡朝这些方向遮挡一下,并让人燃放鞭炮,祛驱晦气,直到迎亲队伍走过后才再次赶到最前面。有的讲究的主家还特意交待寡妇家门口也如法炮制,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夹毡人还要随身带有写着喜字的红符,最早要粘贴在上述的地方,现在只是沿途撒上。它的寓意是图个吉祥,起到辟邪的作用,祈愿迎亲过程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夹毡人除了做这些功课外,还有一项具体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迎亲队伍在中午12时以前赶回家中,因此,夹毡人必须还要能言善辩,最好对女方村里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到女方家中既要和女方有效沟通,把一些必要的礼节做好,又要督促女方早一点出发,一般女方家人都会配合。真正让夹毡者头痛的是对付路上拦婚车的人了,他们抓住男方急于赶路的心理而纠缠不休,有时拿一根木棍挡在路上,婚车就不能再走,这也是洛阳婚俗中“耍”的一种,这时夹毡人就责无旁贷,上前说和,遇到熟人,互相嘻嘻哈哈,甚至插诨打科,拿出一些香烟、糖果、酒类便打发了,皆大欢喜。有时双方一时谈不拢,夹毡者也是急得团团转圈,满头大汗,引得围观者甚至女方家人出面解围。它从一个侧面也考验着男方家的办事能力和水平。有时夹毡者见到时间来不及时,也会直接派出几个彪形大汉,把烟酒、喜糖、钱散给拦婚车的人,然后连推带搡,强行通过。直到中午12点前将迎亲队伍顺利带回家中,夹毡人才算完成了使命。

岁月沧桑,时代变迁。但夹毡这种风俗至今仍然活跃在洛阳人的婚庆现场上,续写着新的动人故事。
发表于 2011-1-22 23: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那远去的洛阳经纪儿
     八十年代前,洛阳各城镇的集市、街头,有一种从事牲畜、皮毛、药材、百货、布匹等交易的中介人,他们活跃在洛阳的经济社会中,民间称为“经纪”。
    洛阳的关林会、偃师的李村会以及老城的的一些集市上南来北往的商贾,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不绝入耳,非常的繁华。商品交易中,一些了解各地的商品信息,懂得各地的物价行情、熟悉各类商品的功能的人就应运而生。
    这一行业在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为多,他们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进行商品质量和价格的评定。查阅资料得知它最早出现于汉代,至明清最为盛行,人们通常根据其介绍交易种类的不同,又把他们叫做牛经纪、羊经纪、马经纪等等。他们交易时通常是先找“上家”,再找“下家”,然后抽取报酬,俗称“佣金”。
   在洛阳解放前后时期这类人还很多见,集市开集的日子,“经纪”就早早地赶到了,他们四处转悠,观察商品和买家,和双方接触揣摸买方与卖方的心理。遇到合适的买卖,经纪人就首先向买方介绍他要买的牲畜的产地、口齿、脚力、特征等。介绍后,买方一旦相中,经纪人就找卖方,常常是和对方单独交涉摸底,俗称“拉背场”为了防止对方听到谈话的内容,在商定价格时,往往会掀开衣襟,或用手巾、草帽将手遮掩在下面,用手指询问价钱,洛阳人称它为“捏码子”。五以下的数字直接按指头数示意,六为一个大拇指和一个小拇指同时伸出,然后是捏七、叉八、勾九、十则是用一个大拇指表示。比如一匹马售价1500元,卖方就先捏经纪人的一个指头,然后再捏五个指头,以此表示售价。如卖方同意此价,不仅会点头同意,而且还会大声吆喝一声“成交了”经纪人也显得很是神气。这时欢声笑语,响成一片,大家也会纷纷聚拢上来看热闹,有的人忙声问道:多少钱?多少钱?成交后的喜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如不同意,则互相往来,反复在袖里捏着,揣摩着,讨价还价,并以眼神示意,表示成与不成,这种无言的交易,往往让人急不可待。经常促成交易的慢慢就成了经纪人中的明星一样,有的买卖双方一到集市就直接找他,大家皆大欢喜。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行业已经消失,新的经纪人和它已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渐行渐远的“经纪”也只存在我们曾经的记忆中了。
发表于 2011-1-22 23: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换手巾”就是男女双方通过交换信物最终定下终身大事。实际上就是定亲。在洛阳农村把这种习俗叫“换手巾”有的县区叫它“过好儿”。

    青年男女见过面儿以后,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也相互满意。这个时候就会和媒人一起张罗着“换手巾”了。多由男方主动提出,得到女方的认同后,双方就定下日期,到男方家里“换手巾”。这个仪式是婚前最为隆重的。除了女方外,双方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会去参加,有的还会邀请自己要好的朋友一起参加。第一是见证定亲的过程,其次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饭,把酒言欢,活跃现场的气氛。

到了男方家里以后,首先就是双方交换事先备好的物品,一般由媒人出面,将男女双方谈恋爱的情况总结一下,然后切入正题,说:"你们也互相了解了,大家都合得来,不如早些把亲事定下”等等等等。然后,单独和男方家人一起商量一番,便拿出男方家备好的礼物交给女方,再把女方的礼物转交给男方。早些时候在洛阳女方一般会给男方送自己做的鞋垫儿、鞋子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送钢笔、笔记本、或者买一条领带、衬衫之类的。现在则直接买西服、皮鞋等等。男方则是送给女方布料、围巾、如今便是三金、高档的衣物,当然少不了现金,最初为一二十元、三五十元,现在至少也要几千元,条件好的甚至上万元。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双方的信物中必须有一条红色的手绢送给对方,且沿袭至今不变。这应该是“换手巾”的真正含义所在。

“换手巾”在民间相当于如今的领结婚证一样,换手巾后如果没有大的变故,不久就是举办婚礼了。

交换信物的仪式完毕后,男方会备好宴席招待女方宾客,以前多是在家里自己做些饭菜。现在这种仪式在洛阳越办越大。“换手巾”时要请双方的亲戚,在饭店设宴招待,有的会摆上十几桌来共同庆祝。
发表于 2011-1-23 09: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风土人情
发表于 2011-1-23 09: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看了以后,勾起了一种回忆!
发表于 2011-1-24 20: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些风土人情之后,仿佛就在昨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