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2010|回复: 5

哪种性爱观决定你能“性小康”

发表于 2011-1-25 07: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个人对性都有一个基本观点,这是他灵魂的一部分。要和这个人在性方面做一些交流,你就不得不了解他对于性的基本观点,免得犯错误。  我认为,对于性,当前的中国人基本上有三种观点,暂且称之为三种性爱观。
  这三种性爱观是道德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人文主义的。这三种性爱观,是同时见于当代的,在不同人群当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说,可以依据性爱观的不同,把当代人分成三类。按起源和发展前途,这三类又可以分成三代:道德主义性爱观,属第一代;科学主义性爱观,属第二代;人文主义性爱观,属第三代。
  许多40岁以上的人秉持道德主义性爱观,其特征是讲忠诚。
  他们可能行为上已经不忠了,但是内心一定受到忠诚感的谴责和追查,认为性一定是和忠诚联系在一起的。这在他们最初形成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概念的时候,就形成了这种观念。
  性是属于婚姻的,婚姻一定是要讲忠诚的。在这个原则框架下,你无法理解婚外恋或者“杯水主义”(又称一杯水主义,产生于俄国,是一种性道德理论,它认为满足性欲的需要就像喝一杯水那样简单和平常)的做法。
  就算你在跳舞,你怀里拥着别人的时候,你把你的妻子或丈夫放在什么位置了?跳舞将人陷入一个道德困境。现在的人,跟配偶以外的人,无论男的女的,搂在一起,四目相对,却能坦然面对,不以为耻。这在秉持道德主义性爱观的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
  就算你没有妻子或丈夫,但是你将来会有的,你对他或她如何交待?
  在婚姻之外,男人或女人会有纯粹的友谊吗?这是道德主义性爱观的逻辑主导下,许多个具体问题当中的一个。道德主义性爱观有它一整套的逻辑体系。
  人要有一点精神,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这是人的尊严所在。
  性,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欲,是可以禁的。
发表于 2011-1-25 0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好像没写完啊!
发表于 2011-1-25 0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从性中获得短暂的快乐,你也可以去搞婚外情,但是你的内心,真的那么坦荡和安宁吗?事情过后,你还瞧得起你自己吗?  许多20~40岁的人秉持科学主义性爱观,其特征是迷茫和抗争。
  一夫一妻制肯定不是世界上唯一适用的两性关系制度。两性关系应该是多元的,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人固然要讲忠诚,但是首先要忠诚于自己。性的忠诚远远不是忠诚的全部。
  人在婚内和婚外都可以有性活动,自己也可以进行性行为,比如自慰。
  性生活是人的第一个层次的生理需求。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论把空气、水、食物、住房、性生活列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不满足是要致病,甚至是致命的。性不满足,固然不会致自己的命,但有可能致别人的命。性不满足使人不健康,使人失去尊严。
  性骚扰和性侵犯,都是性欲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变态。
  人在婚姻之外,应该还有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性绝非淫秽的,性是一件好事。
  还有一些二十岁以下的人和三四十岁的先锋派人士,秉持的是人文主义性爱观,其特征是性本位。
  性就是性,没有必要把性和婚姻、爱情、生育、艾滋病搅和在一起。
  性有性的价值。性是尺度,性是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
  性是量人的,而不是被量的。
  性是很纯粹的,不需要附丽那么多沉重的东西。
  人应该享受性的快乐,这和永生和灵魂上天堂都不矛盾。性是通往永生和天堂的一条康庄大道。通过性,我们可以到达彼岸。
  性能给生活带来无穷活力、无穷趣味、无限生机。
  性是亲密、信任、挑战、情趣的表达。
  性是私人生活,性是自由,性就是活着。
性是民间活动,不是政府行为。性是自发、自主、自由的人格化、个人化行为。  性与婚姻无关。婚姻可以有性,也可以无性。
  性与爱无关,爱情可以有性,也可以无性。你爱我,可以只爱我的身体。生育也是一样,可以通过性,也可以不通过性。
  双飞、换妻,对别人有什么伤害?别人有什么权利来规定我的想法和行为?
  性是神秘之旅,我们通过它到达自己的内心,也到达彼此的内心。
  性使我们诚实,使我们剥离虚伪的面具,使我们活在当下。
  你是我的玩偶,我也是你的玩偶。生命的真谛在于快乐,有了快乐,当下就是永恒。
  没有什么男女之别,有男女只是为了让我们有分别,这样才有情趣。
  我们没有粗鲁的骚扰,只有直率的调情。
 
发表于 2011-1-25 09: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和女人其实是一样的:严谨的、君子相的和谄媚的;不动声色的和嬉皮笑脸的;有钱有权的和没钱没权的;长得好看的和长得丑的;年老的和年轻的,大家心里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期待发生故事,增添生命的色彩。
  但是大家的做法完全不一样,这是修养问题。有的人呢,用情趣和魅力去达到目的,弄得很浪漫,很有情趣,很大胆,搞得人神魂颠倒的;有的人是用钱,给你创造很好的条件,答应你许多要求;有的是通过权力,就像演员和导演的故事,你不让我上你的床,我不让你上我的镜;有的人是通过真情去打动,用婚姻来打动对方;还有的呢,就是拿着刀子上,不同意,我给你割喉。
  巴黎是浪漫之都,男人都很会调情,而女人都很享受男人的求爱。这多好!所以我们这里还需要学习,差得太远了。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学得会的,所以我们真心希望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性致勃勃”的民族,一个懂得求爱和调情的民族。
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只爱一个人。我们并非只爱老男人,我们也爱小男人;我们并非只爱小女人,老女人也有可爱之处。  滥情比无情要好多了;白头偕老当然是一种好梦,但那只是一种。人的存在,岂是要为这一种好梦做注解?
  婚姻当然也是要的。闪婚是一个好办法,快结快离,结婚快乐,离婚更快乐。
  婚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这种传统习俗力量强大,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关系资源,所以没有必要完全排斥。
  婚姻一定是为人服务的,一定是不能牺牲性的。
  道德的内涵也一直在进化,我们要真实,不要虚伪;欲望的满足,一定是每个人的欲望,而不只是有钱有权有位的人的欲望。
  禁欲是一个谎言,是一个骗局,贞节更是一个谎言。是富人对穷人,大人对小孩,男人对女人的一个骗局。
  这三种性爱观,或者说三代人的性爱观服从于一种规则:文明。
  文明就是用规则处理冲动,三种性爱观都赞同这个观点。但是在具体问题的理解上,三者所看到的现象不同,做出的结论也就不同,有矛盾,有冲突,讲了三个不同的故事。孰是孰非,弄不清楚。每个人可以挑自己看得顺眼的去试用,但是这三者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我之所以做出这种区分,是为了更好的从事性教育的工作。针对性教育,也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且人是教育的产物。每个人的立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转变,但在当前时刻,可能是某一种立场的坚定支持者。这个时候,用另一种观点和基本立场去对话,可能发生强烈的抵触。
  我认为要宽容,尤其是在启蒙阶段。坚持什么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习惯于多元价值的存在。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世界是多元的,未来是开放的,现代化即信息化。
  面对性教育,我只有一种坚持:这个教育,是一定要的。至于怎么做,可以商量,可以试。
性的疑惑,人人都会遇到。性的智慧,人人都需要。性的哲学,就是对于性的沉思、反思,以解决性的迷茫和困惑,取得对于性的解脱和自由。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性哲学家,只是道行深浅不一样。正如佛家所说,众生皆有佛性。至于能不能成佛,修行到什么水平,到什么果位,则是另一回事了。好比每一个女孩子理论上都是母亲,但是事实上是不是母亲,是另一回事。
  说得玄乎一点,性的哲学就是性的本体论,是对性的本质的探讨。这种学问,前人做过了的,那是玄而又玄,山堆海积,他们已经把简单的事搞得特别复杂。当然,复杂一点才更像学问,但是这些复杂的学问留下一个问题,就是它解决了一个问题,留下了另外一个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复杂的学问(不光是性的复杂学问,这里所指的是各种复杂学问),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交待清楚了,内容极大丰富,因而令人崇敬,也因此而使学问在整体上成为一颗明珠,放着光,指引着方向,让人们知道什么叫价值。人类文明的前进,实际上就是因为一直受到了这种学问的指引。
  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么一种烦琐哲学,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装进这个烦琐哲学;到了整个社会按照这个蓝图堆砌起来,最终发现是豆腐渣工程的时候,则开始对它修修补补,实在不行,则开始批判、炸毁,再代之以一种新的烦琐哲学。
  留下了另外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烦琐哲学传播和理解起来很费劲。
  人都有惰性,本质上很懒,所以纵然人类文明留下了那么多的好书、好文、好办法、好技术,每个社会仍然有无数的人保持着无知和愚昧,这未尝不是烦琐哲学自身的问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懒人学不会的就不算好东西,笨人不会用的东西也不可能有市场。


  所以我主张,好的哲学,也该向傻瓜相机学习。或者像白居易的诗,不识字的老奶奶也听得懂,背得出。当然,烦琐哲学仍然需要存在,那是专业人士的事,是小众的事,是学院派的事,所以永远有人需要烦琐哲学。
  因此,性的哲学也要分两种:小众的归小众,大众的归大众。我们在这里谈一点点大众的性哲学。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大众的性哲学,我以为只要两句话就够了。
  第一句话:食色性也。吃饭,性交,是人的本性。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本身没有意思,但是与每个时代的实际一结合,与每个人的实际一结合,意思就大了。吃饭、性交,是人的本性。那么,侍奉上帝是不是人的本性?念英语,考大学,是不是人的本性?拿学位,发大财,是不是人的本性?打工,或者自己开公司,是不是人的本性?都不是。
  结婚,生孩子,是不是人的本性?一夫一妻,忠诚守节,是不是人的本性?都不是。这些都是舟,都是工具和手段,或者是副产品。或者说,这些都是法门,都是方便,不是如来自性。
  食色,性也。这句话代表着中国人对人性有很深的了解。但是另一句话把自己害了——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只有“食色性也”这一句话,倒是好事,因为这是对于客观规律的揭示。后一句就不好了。后一句是主观臆测,是赌博。
  因为本性无所谓好,无所谓坏。你要对它进行价值判断,就要承担风险。西方人对人性的评价做了完全不同于东方人的臆测——人性恶。因此他们发展出对权力的严重警惕性,这才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所有奇迹。中国人赌人性善,西方人赌人性恶。结果表明,西方人好像要高明一点。
  人类文明的进步,归根结底是要使人的本性得到更充分的表达。每个时代的最高价值都可以变——比如有的时候以交白卷为最时尚,有的时候以人人获得博士学位为最时髦,有的时候以穷为荣,有的时候以富为豪,但不论怎样变,人的本性不会变。
  这样一说,性的地位与我们平常对待性的态度,差距可能就不是一点点了。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我们总有其他的许多功课要做,从而无法使本性得到充分地表达。

毫无例外的,有钱的人,地位高的人,其本性总是表达得更充分。这里有个生产力水平的问题,有一个文明的总量能够供给多大比例的人口充分表达本性的问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种现象互为因果,相与发明,才构成人类社会。  在前不久的禁欲时代,以及最近和正在进行的性观念开放过程中,这四个字——食色性也,给了许多人勇气。这比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更有号召力,比印度神油和伟哥所起的作用更重要。
  食色,是DNA,是人类的遗传密码,而各个时期的禁欲风潮,则像具体的人。具体的人,总是要死的,而人类的DNA,则会代代相传。结果表明,时间还在那里,流逝的是我们。
  食色性也,不管人类采取了多少办法,做了多少尝试,想禁欲,想使人类脱离“兽欲”,其结果都是枉然。各种尝试,都像今生这一具臭皮囊,时间一到,就要丢弃。食色永远是第一性的,而禁欲永远是第二性的。
  食色性也,这四个字将与人类文明相始终,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人们将全部精力,全部智慧,奉献给这个事业那个事业,都是一过性的,偶然性的,唯独对于食色的追求,才是永恒和不朽的。
  文明的根本方向,乃是要使所有人的食色本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句话:性的问题,关键取决于人们怎么看性。
  这句话,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名言。这句话解放了所有的人,让自由的灵魂附体到每一个人身上。意思是说,性的本质原来是空无的,真正的问题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认识主体的看法。这句话不但揭示了性的本质,赋予每一个人自由和权利,同时它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它推翻了性的独裁。这句话之后,将不再有任何人掌握了关于性的绝对真理,没有哪个人才是惟一正确的。
  这句话的历史意义,好比马丁·路德之于基督教。他发起宗教改革以后,上帝不再只和牧师谈话,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宗教改革以后,还有谁能假借上帝的名,去欺骗他人、统治他人、讹诈他人、给他人定罪?没有了,不可能了。所有的人都一样,都只是一个人,再没有谁离上帝更近一些,更没有谁受到上帝的专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性的问题,都是唯心的问题。福柯的名言,给人类指引了一个方向:当你发现了一个性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你的观察角度出了问题。换一个角度看,你可能就会感觉很easy了。这无疑是人类获得自由的一条便捷的路子——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自己。这不是简单的悲观论调,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很积极的心态。对于那些执着于改变世界、改变他人的青年人以及个性过于偏执的人,具有很好的调解功能。  禅宗六祖惠能在广州开坛说法,有风动还是幡动的典故。是风动还是幡动?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动。性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性本身什么问题也没有,性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是怎么看的问题。
  所谓一语道破天机。这句话给人极的大自由。性有什么本质吗?没有。或者说,你怎么看,就怎么有。谁也别想垄断对于性的看法,正如谁也别想垄断所有的思想,谁也别想做人世间唯一的思想教主。人的自由,首先是思想的自由,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佛家讲空无,讲放弃我执,不要“着相”,也就是讲不要钻牛角尖。中国人讲恕道,西方人讲宽容,大抵也都是这个意思。
  在性的问题上,我们能不能包容一点?能不能多看几本书,多一点学问和见识?多年前,我从某个文献上查到一个说法:中国人均信息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14(一说1/17),所以中国人的性智慧是需要提升的,提升的途径就是学习。
  中国人在性方面的低智慧,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在:分不清大是大非,不能区分大德与小过。
  
发表于 2011-1-25 0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性智慧,总体上处在眼巴巴期地待烈女跳楼,兴高采烈看热闹的境界。分不清责权利,还做着皇帝梦,尾巴没有进化掉,处女膜情结还没有被开苞。中国人当下的性智慧,破碎、零乱、脆弱、芜杂,好在混乱中孕育着希望,变革中成长着机会。
  当然,“性的问题,关键取决于人们怎么看”,我的上述两点看法只是一家之言。
一次加班到很晚,网上有朋友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说:“看黄色图片”。他说:“哈哈,看吧”。而后就没有说话,很体谅我这种状态,不打扰我。实际上我确实在网上看人体图片。准确地说,是美女们的裸体图片。  罗素讲,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源泉。看这些图片,已经成为我工作之余的必修课。早些年看完是欲火焚身,而且难以自制。现在不同,虽然还是流连忘返,但不会沉迷而不能自拔,一般是看半小时到一节课的时间,也就下了。虽然兴味无穷,却能见好就收。原来看完以后有罪恶感,现在则只有赞叹,衷心的赞叹。
  以前,我有个说法:人体包含了最丰富的信息。为什么人要穿衣服,就是这个原因,把信息封锁起来,遮蔽起来,把人体和人体隔离开来。这种努力,在人类历史上做到了极致。
  近年来,人们在各种场合搞裸体展示。例如保护动物,搞环保,法国农民妻子抗议社会对她们的歧视,中国诗人想显示自己的存在,商家做生意,明星倡议爱护乳房,如此等等,大家都用裸体表达。人的身体,出现在各种场合,引起人们种种的争议。裸体从卧室进入大厅,进而上到大街上,在万众瞩目的球场上奔跑,在电视新闻上出现。
  许多人学网络,学电脑,所获取的第一信息,最重要的信息,其实就是人体信息,就是被称为人体图片,当然还有三级片、毛片。 许多人能够学会电脑,其根本的动力,也是要看毛片。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体信息、人体之美是第一位的学习动力。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人有兽性,是因为道德堕落了?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就唯道德化了,其实世界比道德更丰富。道德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何以为道德,这门学问太深了,不是骂一骂、愤慨一下就能站住脚的。
  人类形成几百万年以来,穿衣的时候很少,穿衣的时间很短。人类把衣服穿上身,相对于整个人类形成史来说,就好比一年当中,364天都是光着的,最后一天穿了衣服。所以,穿衣服其实不是常态。难怪看到裸体,人们久久不能释怀。
发表于 2011-1-25 10: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不见好久 的帖子

好文章
只是较之“性小康”
俺更关注“物质小康”
正努力为实现“物质小康”奋斗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