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2261|回复: 5

赵本山的“尴尬”,春晚明白吗

发表于 2011-1-30 07: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池山 于 2011-1-30 07:44 编辑

   

赵本山

赵本山


     在央视春晚中,赵本山已经连续20年亮相。赵本山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现在是下也下不来,上也只能这样的尴尬位置,如果有更多新人能接上,这就是好事。”
    春晚是一道文化大餐,有人喜爱,有人厌倦,也有人甚至发毒誓“今后再也不看春晚”。究其原因,主要是节目老套,老面孔多,内容比较低俗。连本山大叔也发出感叹:“春晚的内容可以有一些变化,如果年年都是一样有什么意思?”
    赵本山的尴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下不来”,春晚离不开他,需要他继续撑撑门面;二是“上也难”,节目质量,演出水平难以有新突破,几乎到了“赵郎才尽”的地步。应该说,本山大叔自感“尴尬”,既是一种自知之明的表现,也暗示了春晚必须培养、启用更多新人,进一步提高节目档次和演出质量。
    春晚是民众的大舞台,需要明星加盟,更要广大新人参与,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事实上,在民间就有许多具有较高演出技能的“草根艺人”,比如《我要上春晚》这个节目就证明了这一点。难怪赵本山热切“希望央视春晚能多开几扇窗,谁有能力谁就有权在这一天站在这个台上。”确实,春晚的编导者们应该放出眼光,深入基层,去发现和物色更多的、具有艺术潜质的新人,这样就不至于出现老赵有时身体有恙,却又不得不“硬撑”的尴尬局面。
    爱不爱春晚,质量是关键。人们喜爱赵本山的演出,多半是他演出的节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加之演艺高超,风趣幽默所致。质量是艺术的生命,节目质量上不去,甚至失之于低俗、庸俗、油滑,或者质量还可以,却用无孔不入的广告,淹没了精彩节目的“亮点”,广大观众肯定会说“不”。毕竟春晚是民俗性的,不是商业性的,怎么能变相成为企业的托?
    赵本山的“尴尬”,多多少少折射出春晚的尴尬。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说难也难,难就难在不思变革,死死抱住几个艺术“古董”不放,新人出不来;说易也易,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变革体制,放开手脚,拓展思路,注意去发现、培养、造就更多的“赵本山”们,一切“症结”也就易于破解化瘀了。谁能说新人辈出不是一件大好事?
发表于 2011-1-30 1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很多人眼里,赵本山已经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标本了。
发表于 2011-1-30 1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很多人眼里,赵本山已经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标本了。
发表于 2011-1-30 22: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挺喜欢老赵的!
发表于 2011-1-31 00: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里行舟 发表于 2011-1-30 22:34
我还是挺喜欢老赵的!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1-1-31 13:31:05
可怜的老赵,悲哀的天朝...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