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宣布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洛阳为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同时,洛阳十二五规划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城市发展高速起航,洛阳城市第四次规划大举东征南扩。作为“一核四主四副二十区”中“四主”之一的洛阳伊滨区,其建设是洛阳城市扩容的重要节点。2011年洛阳市委班子多次考察调研伊滨区,提出加大对伊滨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洛阳下一十年规划里把,把伊滨区打造成生态型城市综合新区,成为洛阳的“明日新城”。
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营造伊滨区最优发展环境,共同携手打造洛阳“明日新城”
“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营造最优发展环境,共同携手打造洛阳‘明日新城’”,2011年4月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考察伊滨区时说,“希望新区建设者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照先进找差距,艰苦奋斗更努力,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不断提升新区建设水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共同努力,加快进度,促使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伊滨区区域内位置优越,项目定位高端,大量综合项目云集于此,已经成为洛阳未来城市扩容的重中之重。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曾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洛阳市必须再次突破性地拉大城市框架,主要是突破行政区划等束缚。以“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布局为指导,打破行政区划、建设用地和文物保护方面落后观念束缚,用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甚至中心城市的定位来规划洛阳。把洛河两岸、伊河两岸甚至黄河两岸的发展纳入规划视野,甚至可以让黄河成为“城中河”,龙门山成为“城中山”,进行大规划,引领大发展……
【定位】打造旅游、教育和文化经济产业的新型综合社会
“十二五”规划中,洛阳明确了“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其中,四支撑之一就是指伊滨区。
根据规划,伊滨区是洛阳市新区继核心区建设后开始新建的重要区域,是洛阳市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后重点建设区域之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区拓展区”,其未来是建设成为洛阳的“明日新城”。
目前洛阳在规划构架限制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应加速完善旅游产业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景区和城市服务设施,增强城区与景区互动,引导商业步行街、星级酒店、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更多像登封少林寺禅宗大典、西安大唐芙蓉园里的“梦回大唐”那样具有震撼力的项目,扩大洛阳市旅游市场,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树立大文化旅游理念,城市乡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要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做文章,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变寺庙游为景区游,变单纯的门票收入为产业经济。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关联度高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动漫、演艺文化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
伊滨区地处河南省会郑州和陕西省会西安这两个城市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对洛阳进一步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但是和这两座城市相比,伊滨区又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特色。伊滨区地域相对开阔,便于产业、市政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最活跃的位置便是在郑州与洛阳这段,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此投资经营。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在做好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紧紧围绕做好洛阳作为千年帝都的这一优势,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旅游景区向文化产业集聚这“两个转变”。
【规划】建筑面积52平方公里——精心打造6大功能区
伊滨区建设面积52平方公里,涉及35个行政村,26000户近11万人,拆迁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伊滨区建成后分六大功能区:中央商务区(行政副中心)、伊滨公园、伊滨商住区、职教园区、产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区。
其中中央商务区和行政副中心是新建城区的核心功能区,是行政办公、公共服务、商务金融和酒店商业的主要集中区,该区域设计上以水系连接形成两环一轴的布局,北临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伊滨公园、东西临职教园区和伊滨商住区、南接产业园区。从建筑和景观来看是整个伊滨区城市建设的高潮。
在伊滨区的中央商务区建设方面,去年已有16栋商务写字楼动工建设。今年年底,中央商务区已开工的110万平方米商务写字楼主体建筑要全部封顶,今年将再开工建设80万平方米。
行政副中心项目位于伊滨区伊洛大道以东,开拓大道以西,高铁大道以北,吉庆路以南。规划面积约70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计划3年时间建成。目前,项目概念性规划已经完成,各项手续办理、工程招投标和拟入驻单位对接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拟于6月底开工建设。建成后,洛阳市公安局、检察院等将率先入驻,洛河以北1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也将陆续入驻。
目前,洛阳伊滨区内,入住的各类企业急速增加。其中房产项目有海港城、隆安明珠城、商会大厦、伊水苑、六建商务大厦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强势顶起区内的基础建设重任;洛烟项目,孔明街工程、福民工程安置小区等一大批民生工业项目也陆续开建;行政副中心、教职园区、牡丹文化乐园等政教系统配套也陆续到位。在不远的将来,洛阳伊滨区必将是洛阳的焦点,重中之重。
【工业聚集】洛阳伊洛工业园产业集聚区产学研融合——倾力打造科技城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行为、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非经营性项目按照现行建设体制由市政府或各受益区(市)共同投资,经营性项目全部实行市场化。
伊洛产业集聚区位于伊滨区,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集聚区成立之初就高标准定位,着力建设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新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制造基地,倾力打造我市“动力谷”核心区和科技城。
4月28日,在洛阳市与上海市长宁区友好关系的推动下,上海申亚公司与伊滨区签署协议,投资开发伊滨区城乡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包括伊滨区5000亩现代农业观光园、3500亩商贸地产、500亩动迁房建设等,一期总投资43亿元。
10月底,有“台湾半导体之父”之称的石修博士,率领技术团队来洛签约,带来微光机电技术芯片设计及制造项目。
伊洛园区计划力争用5年到10年的时间,通过本地骨干企业的集聚和提升,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充实和完善产业链条,力争引进10家到50家从事IT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基金创投、科技孵化器等的高科技服务业公司和机构,逐步形成年产值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区域经济规模。
【特色旅游】伊滨区6000亩中国薰衣草庄园——龙门山下的普罗旺斯
伊滨区中国薰衣草庄园奠基仪式于12月24日盛大举行,洛阳·中国薰衣草庄园位于伊河东岸,南邻龙门石窟,由中原康城集团开发,总占地面积6000多亩,集观光农业、旅游、地产、酒店于一体。
项目定位为“龙门山下的普罗旺斯、伊水之畔的玫瑰花园”, 以薰衣草、玫瑰为主要景观植物,以浪漫“爱情”文化为园区设计灵魂,通过四季花海、爱情文化主线景点、欢乐游戏、趣味体验,形成观光、摄影、婚庆服务、休闲度假、美食、购物、科普、体验、养生、住宅等复合型都市观光农庄,实现三年争创4A级国家旅游景区,五年争创5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
中原唯一、行业领跑——洛阳·中国薰衣草庄园必将成为中原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高品位休闲旅游度假的理想去处。
【基础设施】伊滨区道路建设——12条巨龙横跨伊河 两岸变通途
在伊滨区整个区域内,将规划道路49条,其中快速路2条、主次干道29条、支路18条,总长267公里。今年,伊滨区计划新开工道路26条,这些道路为:伊滨区新城外环道路4条,即中原大道、南环路、西环路、滨河路;高铁大道以南工业区主干道6条,次干道3条,高铁大道以北主干道3条,次干道10条。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目前,南北向的伊洛大道、开拓大道、玉泉街、石安街、孔明街,东西向的洛偃快速通道(7、8标段)、吉庆路、团结路、高铁大道、希望路、协和路及顾龙路改造工程等12个在建项目正按计划施工。未来,它们将共同构筑起我市伊滨区的交通骨架。洛偃快速通道将和计划今年开工的滨河路、西环路、南环路、中原大道共同圈定伊滨区规划建设范围。
按照规划,伊河治理的一期工程将建成12座桥梁。这12座桥梁包括现有的5座,分别是伊滨公园的起点龙门铁路桥、龙门景区内的龙门桥、龙门北桥、郑西高铁跨伊河大桥和二广高速跨伊河大桥。其中,原有的龙门北桥要通过改扩建由过去的公路大桥变成设施齐全的城市桥梁。
【山水依傍】龙门山下伊河流淌——宜居生活璀璨洛阳
水系工程作为伊滨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除了规划建设伊河6级水面和20平方公里伊滨公园外,还包括“五横七纵二湖”的水系景观。
根据规划方案,伊滨区的景观水系可归纳为“山水环抱,主轴串景,水廊织城”。其中“山水环抱”指的是北侧的伊滨景观和南侧的龙门山景观;“主轴串景”指的是以伊滨区中央伊滨区水系规划将遵守生态优先原则,将水景融入城中,充分发挥水系的生态效应,既尊重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又注重良好的水循环,将水连接成网,滨水设置生态绿地,感官与实用并重。
伊滨公园规划设计范围为:伊河龙门焦枝铁路桥至洛龙区李楼乡西石坝,长约18.5公里,设计宽度包括伊河河道、伊河两侧大堤及伊河大堤外道路。
规划定位是: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等多种城市郊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生态郊野公园带,新区整体发展的起点和亮点。规划功能是“林水涵养,多元体验”。规划结构是“一河、五段、多园”。在伊河两岸滨水区绿地所辖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林水一脉的整体景观区域内,划分出一河五段多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