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4 父亲的报恩逻辑
安陆市烟店镇,位于李白故里、秀丽的白兆山风景区下。
冉波随母亲姓,他父亲严天明,54岁。是烟店镇小学的语文老师,从教35年。
严老师的身世很苦,1岁半那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我是跟着年迈的奶奶,吃百家饭长大的,”严老师记得,当时没有房子,借住在邻居家。
日子虽苦,严天明却很爱学习。他一直读到高中,临近高中毕业还有两个月,奶奶走了,“是生产队和乡亲们帮着把奶奶安葬的”。
送走奶奶,严天明无家可归。在班主任刘志纯老师的接济和帮助下,严天明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日子。
高中毕业后,村里关照他到村小学代课。1年半后,有个推荐名额到县师范进修,严天明获得了这个宝贵机会。两年中专后,严天明返乡任教。和很多乡村教师一样,由于妻子是农业户口,农闲时,他也要帮忙到田里插秧干活,晚上备课。
“刘老师和乡亲们有恩于我”,严老师说,做老师是对乡亲们的最好回报,教育他们的孩子,感觉很满足。
严老师是小学高级教师,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没考虑过跳槽离开。
电话召回南下儿子
2001年7月,严天明21岁的大儿子冉波,从襄樊学院数学系毕业,和许多对生活充满憧憬的学子一样,冉波南下广东找工作。
一个月后,冉波在东莞市某私立学校,试讲成功,就在校方决定聘请他前夕,父亲严天明打来电话:“波波,家乡缺数学老师,回来吧!”
思考良久后,冉波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回家乡任教。父亲严天明性格纯良温和,桃李天下,这也深深影响了冉波。潜意识里,冉波一直有献身教育的愿望。
回到烟店镇中学,冉波任教两个初一班的数学,并兼任班主任。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学生作业、试卷,经常废寝忘食。
冉波乐在其中。有人说他傻,丢掉了南方优越的教学环境和可观的工资收入,回乡太不值。对此,他总是微笑:“不能这样算账!”
谈起儿子冉波回乡当老师这件事,严老师不后悔。他说,当时学校缺教师,尤其是缺数学教师。除了这个理由外,从内心来说,他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让乡村的教育后继有人。至于物质待遇,至今他和儿子依然挤在学校分配的一套临时住房内,他说:“钱这个东西,够花够用就行了!”
“最帅老师”带了10届毕业班
“冉波给我们这所乡村初中注入了新鲜血液,”烟店中学校长刘伟说,中国城乡教育差距,公认在师质。以烟店为例,一个拥有30多人的教学点,50多岁的老师占多数,30岁至40岁仅有3人。因此,年轻老师的压力巨大。
冉波任劳任怨,带毕业班10年,每天清晨6点,他就要到校检查学生早自习;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上两节自习课;每天忙到晚上10点半钟,才能回家,每周还有一天校园值日巡查,等回到家已过零点。
冉波的妻子李丽说,她曾几劝说丈夫少带一届毕业班,但丈夫总是开不了口,反过来劝她,“这活总要有人做,我年轻些应该的。”
常年劳累,过度透支了冉波的身体。3年前,冉波就开始头昏、视力减退,并被诊断为高血压。但放不下工作,一直未得到系统治疗。
“他的教学方法,是"能走进学生心里"的那种,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刘伟校长说,对待学生,冉波像大哥哥一样。
政教主任胡明刚说,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班上几个留守孩子冻得脸色发青、发抖。见状,冉波二话没说,从家里拿来棉衣,给学生们披上;班上有一名差生因为厌学,几逃课欲放弃学业,他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劝说,硬是把该学生从辍学边缘拉了回来。
教书育人,必须为人师表。学校团支书柴安成说,有一,冉波生病感冒,实在坚持不住,他临时去了一趟医务室,为此上课迟到两分钟。事后,他专门向学生做了检讨,阐述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冉波不仅所带班级成绩优秀,且教科研成果丰硕。他的论文多获孝感市一等奖、湖北省三等奖,还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
因为长相帅气,个性阳光。私下里,学生们都称冉波为“最帅男老师”。
女儿病危,他下课才去医院
2007年五一期间,冉波与同镇姑娘李丽相遇相知,并结婚。
2010年9月,冉波女儿早产一个多月,出生时仅有3.6斤,因为肺部发育不良,脑部缺氧,被送进了新生儿保育箱。
当时,冉波正在给学生上课,收到孩子病危消息,他坚持上完课才赶往医院。
在医院他仅呆了两天,待妻女情况稍有好转,就回到了学校。
在保育箱内呆了18天,女儿总算转危为安。去年4月,半岁的女儿出现神经中枢性协调障碍,也就是轻微脑瘫。至今,女儿仍在做康复治疗。
父子俩相继患重病
命运仿佛故意为难好人。
今年2月,冉波上课时突然全身乏力、呕吐,到安陆市普爱医院检查,被诊断为CKD(尿毒症)5期。冷汉后进入省人民医院,情况已非常危急,医生建议先做手术透析救人,然后换肾。
听到这一消息,妻子李丽彻底崩溃。反过来,冉波安慰妻子说:“不要紧,即使我不在了,你也要过好日子,照顾好小孩和老人。”一席话,听得李丽心如刀绞:“他才32岁,有多少理想、义务和责任等着他去完成?女儿才一岁多,她每天多么希望爸爸能抱抱她呀!”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6月27日,冉波的父亲因为头疼、头晕,从岗位上倒下,经检查为脑萎缩,紧急入院治疗。
这些年,因为孩子治疗,冉波已欠下几万元外债。李丽说,尿毒症治疗费贵得吓人,为不拖累家里,冉波死活让她办了出院手续。
每天自己透析5
“血液透析,做一要700多,太贵了。”
为了省钱,冉波选择了在家里腹膜透析排毒。
腹膜透析容易感染腹膜炎,医生叮嘱,要有单独透析场所,并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但冉家没有条件,卧室就是冉波的透析医疗室;没有紫外线灯,妻子李丽每天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进来,用一瓶84消毒液对水擦拭几遍,就算消毒了。
记者在冉家看到,为了不影响妻子上班,冉波每都是自己做透析。
医生在冉波的肚子上安装了一个人工阀。每透析,冉波都要先将透析液加热到与体温一样,用香皂将双手消毒后,戴上口罩,然后将2千克的透析液,通过阀门导管输导进腹腔;3小时后,再通过另外一根导管排出来,带出尿液中的毒素。
这样的简易透析,一天中要经历5!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半!
开始时,液体导入腹部,疼痛剧烈,又要插着导管睡,无法翻身加上难受,冉波整夜睡不着。“后来渐渐习惯了。”
插着导管请命回校
烟店镇中学校长刘伟说,6月底病情刚好一点,冉波就找到他请命,希望能回校。
这让刘伟很感动,他希望冉波能再好一点再去报到。
遗憾的是,记者在一周的采访中,冉波的肌酐(衡量血液中毒素的指标)没有降低,仍有升高趋势。
据了解,冉波的学校捐助了2.5万元,加上烟店学区学生捐助2.1万元,尽管创下了当地重病教师募捐纪录,但这对于尿毒症的治疗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如果是肾脏移植的话,不算后期长期吃药的费用,仅前期手术费和肾源费就要30万。
据安陆市医保局副局长张光芬透露,即便是有医保可以报销,但最多也是70%左右,且其中的15万元肾源费不在报销范围。
冉波生病后,全家人曾争先恐后捐肾,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人符合条件。
由于种种原因,冉波所在学区的医保参保资金未及时到位,导致冉波治疗费用报销难。
冉波仅每月透析费都得6000元,不得已,冉波只好在当地一家药房赊账。
苹果、纸鹤,还有更多
“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冉波说,虽然和一些同学相比,他的收入的确够寒酸,但相比而言,他从精神方面获得的快乐,别人远远不及。
每年春节,他都能收到很多学生邮寄的贺卡,很多贺卡都是学生手绘的,外面根本买不到,写着质朴的祝福语。
这几年,乡村学校也流行过圣诞节。“那个晚上,班上35个学生,每人赠送给我一个象征着平安幸福的苹果”。
冉波病倒后,他所教的八(5)班的学生,用纸折了1000只纸鹤,连同1700元捐款送到他的病房。
去年刚毕业,现在凤凰高中读书的学生彭梦萍趁着捐款,特意回学校看望了冉老师,并代表同学带去了捐款2450元。
05届毕业生学生曹明敏在校园网上得知冉老师重病住院后,联合十几个同学募捐了1万多元。
她说,“冉老师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兢兢业业,默默为学生付出的精神,足以让我们为之感动与尊敬!”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记者走基层
[ 微对话]
因为每天要透析,冉波现在足不出户,但他依然记挂着课堂和学生。和记者交谈,他始终充满了乐观。
记:扎根乡村当老师,你动摇过吗?
冉:看着同学比自己混得好,没一点想法那是假的。但教师这一行总要有人干。这一行虽然清贫,但我的精神很富有。
记:当乡村教师,你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
冉:教孩子们知识,看着他们成长,从一个个娃娃,成长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记:你最记挂的是什么?
冉:我的女儿和妻子。平时工作忙,我没什么时间陪她们。尤其是我的女儿,还这么小,如果老天给我机会,让我活到我女儿长大,能独立生活的那一天,我就满足了。
记:患病后你的感悟是什么?
冉:人的生命很脆弱。得病后,学校、学生,社会上的好心人都帮助我,捐款并鼓励我。感谢他们!病好后,我要竭尽所能回报社会。
[后记]
记者走访了安陆市教育局、安陆市医保局,经过反复交涉,冉波的医保报销问题,有望于近日解决。
8月9日,安陆市教育局领导来看望了冉波,送来了慰问金3000元。相关部门也已承诺,将尽快解决冉波老师的报销难题。(记者尹勤兵 实习生 杨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