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7 新华网杭州7月30日电(记者 余靖静、孔祥鑫)浙江大学校长开会时玩电脑游戏最近成热议话题。有人批其“失仪”,有人责其“教育不行”,有人则认为应反思如今的“文山会海”究竟有多少实质内容。
英谚云,“魔鬼藏在细节中”。一张“校长玩游戏”照片引出哗然舆论的背后,该反思的是当事者自身修养,还是公众人物“动辄得咎”的压力,抑或公众对教育高关注、高期待之下的巨大失望?
四地交流,校长玩起电脑游戏
始于2005年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由时任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和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共同倡议发起。2012年论坛已至第八届,于7月22日在南京大学举行。
论坛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是“一年来两岸四地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在台湾大学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之后,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做了题为“中国内地大学的发展图景”的发言。为了便于台湾及港澳地区大学校长方便观看,杨卫特意用繁体字制作了PPT,在发言中他谈到了中国内地高校的教育改革、创新模式等。
论坛随后进入第二部分,主题为“如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复旦大学校长、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和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校长先后发言。
坐在后排的多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吃惊地看到,第一部分的发言代表杨卫,在第二部分的论坛进行中,用笔记本电脑玩起了“连连看”。
是校长失仪,还是公众苛刻?
现场多位工作人员拍下的照片传至网络。照片中,其他与会者在听讲,杨卫则看着电脑屏幕中的游戏画面。这一对比,使“校长开会玩电脑游戏”迅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在浙江大学,多位教师在网上公开批评说,身为一知名大学校长,在会议进行中玩游戏,不仅不得体,而且也传递出负面的影响;作为一校之长,微博时代做人做事更要小心谨慎。“严厉的批评和社会监督是社会进步的必须,社会应该对高校的校长有更高的道德期望。”一位浙大老师对记者说。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前任院长方延明认为,大学校长并非普通人,而是“学高、德正”的楷模。在别人发言时,玩游戏终归是不礼貌、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文山会海的确无聊,公众应该更为宽容。广东网民“INTJ性格_陈小瞻”说:“领导负有代表职权,不得不出席而形式大于内容的会议太多,场面上的大话、空话、套话、假话一遍又一遍,说者面不改色,听者就不能选择回避?”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杜文东说,对公众人物一些没有危害的小瑕疵,人们应持宽容的态度。公众人物不是“高大全”,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被人为添加过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过于苛求。
“放大镜”下的校长,该不该承受苛责?
浙江大学新闻办目前尚未对此事作回应。而面对从批评“失仪”延至校长“教育不行”的舆论趋势,一些浙大学子自发挺身为校长说话。一些学生告诉记者,校长玩游戏,应该被批评,但不该过度解读。杨校长在教育上自有理念,平时作风朴实亲民,经常在食堂吃饭,也参与学生活动,“这是个好校长,希望他不要受这些干扰”。
微博时代,让公众有了更多“近身”了解公众人物的机会。继官员、企业主之后,大学校长也频频成为关注的主角。他们个人的一些小举动,常成为传播热点。而令一些校长尤其是名校校长感到“很受伤”的是,在“放大镜”下,他们动辄得咎,遭遇“过度解读”或“误读”。
就在本论坛的茶歇期间,应邀出席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自叹“如今是哭不得、笑不得”,婉拒了接踵而来的采访要求。就在此前不久,他回乡为母祝寿时,长跪不起、泪流满面的真情之举,因被围观者拍下照片传至网络,被部分网友质疑为“作秀”。
有观点认为,不能责怪网民上纲上线和过于苛刻,中国教育积弊多年而改革缓慢,校长们“躺着中枪”,其实是社会情绪的“出火口”。教育专家熊丙奇提醒说,这事件再度显示出社会对大学办学质量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面对公众可能偏激和有失误的批评,校长本人该如何自处呢?有人士认为,有胸襟忍受辛辣、激烈的评价,是作为公众人物须付出的代价。一位“985”高校副校长则对记者说,“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但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最需要的是理性的批评者,这样各方才易走向沟通、互信而非对立。而培养这样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公民,恰是包括校长在内的教育者之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