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1790|回复: 0

金谷园

发表于 2011-3-10 16: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幸福一生 于 2011-3-10 16:42 编辑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今日的金谷园,红楼高耸,商店林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成为古都的交通枢纽。历史上的金谷名园早已玉陨香消,那么,人们“伤神”的是什么呢?

西晋元康六年(公员296年),春风又绿洛河岸。两岸芳草萋萋,绿茵如织,清澈明净的河水一波三漩,缓缓东泻。洛阳桥上行人如梭,摩肩接踵。正是三月踏青时,人们纷涌北上,是为了去孟津金水的涧谷之中,争睹绝世园林金谷园的靓丽美景。

金谷园,系西晋大官僚、大富豪石崇修建的园林别墅,是洛阳历史上的名园之一。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曾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在任职期间,他一面残酷剥削压榨人民,一面抢劫、勒索富商,大发横财,成了当时名震一方的大富翁。后因贾谧被诛,石崇以党羽之罪免官,他就用雄厚的资财大兴土木,建造了豪华的金谷园别墅,置花木,造楼台,兴亭馆。“却阻长堤,前临清渠,百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观阁池沼,多养鱼鸟。家素习妓,有秦赵之声。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娱。”(石崇《思归引序》)金谷园不同历史上的其它园林,它是利用邙山地形,依势而曲,随形而弯,就岗筑台,趁洼导水,格调清雅,风格别致。

邙山山岭起伏,沟深谷险。石崇建在山上的馆堂结构精巧,华丽非凡.精致华美的亭台景随山转,深隐于沟壑谷间,飞峙在山巅的阁楼金瓦盖顶,玉柱飞檐.登上秀丽挺拔的清凉台眺望,园内景色尽守眼底,山下碧波粼粼的金水从东南缓缓流过.园中怪石林立,假山斗奇,花柳扶疏,四季常青.费时良久,金谷园终于全部落成.这里尽收天下美景,楼台歌榭,巧夺天工;荷池鱼塘,错落有致;楼阁华丽,竹柏碧翠,修建之巧,难以言喻.

石崇无所事事,以纵情放逸、豪华奢糜为荣,以暴殄天物、挥霍浪费为乐趣.家有姬妾百数,奴仆八百余人,水旱田难计其数,房舍堂宇宏丽,奇珍异宝丰积.一时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徒,莫不尽礼事之.石崇遂纠结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称为金谷二十四友,.经常相聚于金谷园中,饮酒赋诗,让歌女绿珠在百花丛中婆娑起舞,吹笛弄瑟,婉如天仙.这金谷二十四友中,除少数人在文学上有些成就外,多数是放浪形骸之辈,有其名无其实.

歌女绿珠原藉交州,幼年丧母,其父梁公是有名的乐师,她随父辗转来到帝都洛阳不久,父亲竟不幸染疾辞世.为葬父,绿珠以一斛珍珠自卖其身,为石崇长歌短舞,时常通宵达旦,乐不自禁.石崇为了笼络住美女的心,特在金谷园建造一座“绿珠楼”,金镶玉绕,溢光流彩,建筑结构巧夺天工,别具一格。石崇领着绿珠登上楼房,室内更是别有洞天。椒泥墙散发出缕缕幽香,沁人心脾,房内陈设的珊瑚、翡翠、花草盆景等奇珍异宝不胜枚举,令人惊叹咂舌。石崇又指着远处的两座楼说:“那两幢楼房,一座曰云窝,一座曰月窟,咱们脚下这座楼的芳名就叫绿珠楼吧。今后绿珠夫人就住在这里。”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杀人如麻的石崇请潘岳为媒,由左思作证,对绿珠婉言相劝,绿珠不满石崇依财傲世,从心里鄙视他的为人,但自己是一柔弱女子,无家可归,无亲可投,只有免强允婚,日后劝石崇少做些巧取豪夺的勾当。

石崇自得到绿珠之后,心满意足,百般游戏玩厌了,竟以斗富奢靡相尚。有一天,石崇|心血来潮,他要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比富。王恺用麦糖刷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石崇用椒粉香料涂屋,王恺用赤石脂;王恺用丝绸作布幛四十里,石崇用绸缎作布幛五十里。晋武帝见舅舅比不过石崇,便把宫里珍藏的一珠二尺高的珊瑚树给了王恺,后者兴冲冲地请石崇赏宝,岂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应手击碎。王恺怒从心起,以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物,石崇却满不在乎地说:“不必为恨,今还卿。”遂使人取出三四尺高的珊瑚树六七株,为宫中难觅。石崇之富,由此可见一斑。石崇的荒唐斗富之举,也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隐患。

石崇五十二岁时,因当政的孙秀指名索要绿珠,石崇不允,被缚往洛阳东市问斩。据野史记载,石崇临难前曾问绿珠:“吾今为尔获罪,尔当如何?”绿珠回答曰:“奴当以死报君。”

石崇死身未寒,孙秀就派兵包围了金谷园,天色将晚,暮鼓频敲。一阵秋风扫动落叶,沙沙地响着,吹得绿珠一哆嗦,似觉大梦初醒。她抬头望了望天,灰茫茫的天际,那一轮圆月正在浓重的乌云中挣扎着,挣扎着。楼下草丛中的寒蛐儿唏唏的抽泣声,声声入耳,单调而又凄凉。绿珠对着菱花宝镜,着妆更衣,整理容颜。“孙秀,绿珠乃一民女,命薄福浅不能陪伴相爷,我去了,请你不要滥杀无辜。”言罢纵身向下一跳,玉陨香消。。。。。。

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名园荒费,踪迹难觅。然而,绿珠坠楼的种种美妙传说,却在民间世世代代地留传着,留传着。唐代诗人杜牧曾徘徊低吟:“繁花失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经过晋、魏时期的频仍战火,到了唐代已成废墟,但尚有遗迹,花木仍存。到了五代十国时期,金谷园沦为葬人之地。到了元代,有文人雅士曾寻找金谷园遗址,他看到的是“不见祗今金谷底,野狐作障山禽飞”的情境,绝世名园至此无迹可寻,但其声誉却传世不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