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1558|回复: 0

基层公务员:规范奖金福利后月工资不足3千 房贷还2千

发表于 2014-8-25 17: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五味杂陈的官员心态
文_本刊记者王巧捧
周永康落马了,这下可以公开评论了。”7月31日,接受廉政瞭望记者采访时,一名县委书记感慨,此前社会上已经对周滨父亲、“你懂的”传得沸沸扬扬,身边的干部们都在猜测,到底会不会“刑上大夫”,中央说的“反腐没死角、没禁区、没特区”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下还是很有震慑力”。
退休近十年的老干部邓右顺观察,这两年来不断加码的反腐力度下,“干部们还是有点虚”。
当前反腐形势下,官员们有着怎样的心态?廉政瞭望记者通过在党政干部中的采访,进行了近距离观察。
贪官更紧张了
高压之下,有贪腐官员的“狐狸尾巴”意外露馅。
一省级部门纪检组组长陈协时给记者介绍,2014年4月,该纪检组收到群众反映,称下级单位一名局长请客超标。陈协时让监察室主任给这名局长打电话,请他过来谈话。不料,两次都被这名局长找借口拖延,于是陈协时亲自给他打过去,口气不再客气:“……请你20分钟之内,赶到我的办公室,我代表组织要约谈你。”
不到20分钟,该局长气喘吁吁地赶到陈协时办公室。
本来只是想单独跟该局长谈个话而已,但陈协时怕不能引起他重视,于是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陪同,营造出严阵以待的局面。结果,不到10分钟,该局长竟吐露自己收受红包礼金5万元的问题。
最终查处该局长受贿60多万元,打破了该部门多年没有查办案件的历史。
反腐高压之下,社会舆论监督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尽管有时候有些失序,其曝光的一些腐败问题,切实地烧向问题官员,不仅烧向其官位,还烧向其后院。
2013年,网上曝光了两张不雅照,照片中男子是西部某县一名中层干部蔡时,经过调查,蔡时被降职为普通干部,调到另一个部门工作。
县城不大,认识蔡时的干部中有人好奇,如今他们夫妇关系还怎么相处。在跟蔡时的新同事了解时,听说其夫妻关系反而裂镜重修,有时还会看到二人手牵手在河边散步。
据调查组成员透露,网上曝出照片之前,蔡时已经知道要出事。彼时这段婚外情已持续了3年多,婚外情的女主角因受到亲戚鼓动,向蔡时索要青春损失补偿费,蔡时拿不出,女主角多次威胁曝光不雅照。无奈之下,蔡时跟妻子作了坦白。
心虚露馅者,在反腐大势下,有向组织坦白贪腐的,有向老婆坦白生活作风问题的,而与行政机关等接触较多的人,则明显感觉过去一些容易吃拿卡要的部门,变得收敛,过去的一些潜规则行不通了。
同时,一些唱衰反腐败的言论,在部分有实权的官员中有了一定市场。“打击面太宽、打击干部积极性、影响经济发展”等等,关于反腐败负面影响的言论大行其道。
围观者不平静了
采访中,大多数干部表示,以前感觉反腐败离自己很远,现在切实感受到反腐风疾。
一市纪委宣教室主任于云非透露,以前有处级干部被查处,当地干部们包括纪委同事都要议论很久,现在反腐力度大,查处贪官的频率较高,“有时我们接到案管室转来的信息,都才知道又有谁被查处了。”
更切实的感受在于,普通公务员受到各种制度规范的影响,收入减少。于云非向记者介绍,“规范各种奖金福利以后,自己一个月工资不到3000元,每个月要还房贷2000元,家里生活得精打细算。
过去,社会上有一种“反腐就像扔砖头,砸到谁谁倒霉”的质疑,目前,这类质疑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
一名要求匿名的干部私下向记者表示,他所在单位的领导,其赋闲在家的夫人这一年来低调多了,但一年前她却开着宝马,挎着名牌包。难道这里面没有问题?但是领导还不是继续在台上宣讲党风廉政?
“反腐就像扔砖头”的想法还存在于问题官员中。于云飞介绍,在查处一起住建局干部受贿案时,行贿的承建商又供出了一名校长,最终该校长被查出受贿60万元。该校长认为这种偶然牵出自己的情况,只能自认倒霉。调查组成员跟他谈话,“你不要认为自己倒霉,现在只要是腐败案件,都会一查到底。”
对领导干部震动最大的,是身边官员的落马。于云飞介绍,落马贪官在其熟人圈里往往引起巨大反响。“包括自己,发现被查处的官员是认识的,都会感慨好一阵。”再者,“大家感觉本省被查处的高官引起震动最大,像李春城李崇禧,其影响至少延续数年。”
在党政干部中,也有一种不平衡心态,认为党政干部受到的社会监督更严,而一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同属于公职人员行列,有些违规行为影响也不小,却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督和查处。前述粮食局一名干部透露,儿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妻子已经连续两年给儿子的主要任课老师每人送上1000元。他认为,“一定要有部门管一管。”
当前反腐败一查到底的要求下,各地查处的窝案较多,往往一次性空出多个职位,这成为干部眼中的焦点。
近日,一县粮食局一正一副两名局长被查出贪腐问题,跟二人贴近的中层干部,没有了以前的激情,一名业务突出但过去不善在领导面前表现的中层干部,被认为接任副局长职位机会较大。但最后令该局干部们失望的是,正副局长最终都是从外单位调来,几名中层干部也进行了轮岗。
即使交叉调任和轮岗并不是首次,但该局干部中还是有一种情绪,认为出了腐败官员,本局的干部不再被信任。
这名中层干部表示,反正现在提拔上去“也不是捞好处的,反而责任更大更辛苦”。这一方面可能出于自我安慰,但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变化,即官本位思想在松动,干部对职位的追求不再那么疯狂,跑官的“欲望”有所降温。
一名干部在提拔过程中,面临去交通局还是民政局的选项时,表示比较淡然,对过去普遍认为比较诱人的交通局,他表示并不想去,“诱惑多风险大。”
有的领导更“头疼”了
前述粮食局腐败案件中,有人更想不通。那就是分管粮食局的副县长,因为粮食局的腐败问题,他受到了市纪委的诫勉谈话。
据市纪委干部介绍,实行“一案双查”以来,副县长是该市第一个因此被问责的领导,思想上很”想不通”,谈话时颇花费了些功夫。
“一案双查”对落实“两个责任”起到明显的倒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方、部门一把手,对本地、本单位的党风廉政问题更加紧张。
一名派驻水利局的纪检组长向记者介绍,以前他一个季度主动向局长汇报一次本局的党风廉政工作,自从强调“两个责任”以来,局长差不多一个月找他了解一次情况,平时还会经常嘱咐,有什么党风廉政方面的苗头问题,及时汇报。
一方面出于对“两个责任”“一案双查”的忌惮,一方面出于惯常的好人心态、或者团体意识,官员总是不希望自己治下的地方或部门被查出腐败问题,但大势不可挡。
关系切身利益的制度建设,是官员热议的话题,但立场不同观点各异。
6月份,陕西省开展一项试验,新提拔领导干部必须对个人重大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备案。记者私下与官员讨论时发现,任职年限短和较长的官员,有着不同的心态。新担任领导的年轻干部多表示可以接受。而也有个别“资深”官员表示,“以前的官员怎么就不用申报?这有些不公平。”
10月份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议题,如何依法行政。以前打法律擦边球的办法,在有些领域已经引发不适应。西南某县县委书记廖强多次向记者提及,为建工业园区,多次向上级跑土地审批,却毫无进展。
对此,老干部邓右顺认为,“办事新规矩是一个重新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干部有怨言是正常的,但也只能是阶段性的。”
正直干部更有信心了
邓右顺向记者表示,现在的舆论导向有些问题,好像所有的干部都是腐败的,都是坏的。但他同时也表示,有压力是好事,让干部不敢轻易以权谋私。
但在职者对压力的感受,却是切身而沉重。在大量腐败官员现形的情况下,干部群体“被污名化”现象比较严重。“不管你做什么,都没人相信你,不相信你没有私心。现在社会上不是有种说法吗:把九成的官员抓起来都不冤枉。非常打击干部的积极性。”廖强介绍。
廖强更别扭的是,干部中、社会舆论上,有一种唱歪经的现象。“会上讲的不听,会下传的深信不移;凡是正面的都不信,负面的越传越凶。”
廖强因为颈椎腰椎疾病,有几次出差时坐了头等舱。然后就听到了一些议论。“我能在会上说我是自己补了差价的吗?越抹越黑。”最后廖强选择“止诽谤莫过不言”,“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
采访中,官员表示最反感的是来自狂热网络舆论的“歪经”。
“现在网上想弄一个就弄一个(干部),但有些并没有依据,甚至有的是出于不正当目的,捕风捉影,捏造诽谤。对于舆论监督我们应该欢迎,但是一定要有依据。”尽管离开官场已久,但邓右顺对网络舆论的一些跑偏,还是表达了不赞同。
网民偏向从正面报道中解读负能量信息,这导致官员们害怕舆论关注,刻意低调,拒绝宣传报道,减少信息暴露。
“现在网民苛刻得很。你看前一阵,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用旧日历纸写讲话稿的事,弄巧成拙。一个不小心把自己绕进去,不划算。”于云飞这样分析官员们的“低调”心理。
对于反腐败越凶,官员越受到“污名化”“歪经”困扰的现象,邓右顺认为这只是一个过程。他打了个比喻,“就像扫地,总会扬起灰尘,惹人捂鼻嫌弃。扫完以后,窗明几净,大家就看得到效果了,评价就不一样了。”
一些受过去不良风气困扰的官员,也看到了建立公平秩序的希望。
几年前,在选拔一名局长的过程中,有名老领导给廖强打过电话,委婉地过问了一名候选人的情况。其实在前一天的常委会上,领导班子已经达成一致意见,认可了这名候选人,老领导过问后,廖强正好作个顺水人情。但廖强也表示,这种事万一传出去,会引起干部误会,认为想要晋升还是得靠走关系。所以,他认为反腐败对于树立良好秩序,同时为清廉干部正名,具有重要意义。(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系化名)
在当前反腐败高压态势下,部分官员心态各异,为官不为是其中较为突出的状态。有官员称,物质激励措施取消后,“大锅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趋势下,攀比心态导致“为官不为”,进而导致整个单位效率在下降,调动工作困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