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1336|回复: 0

从地震死亡人数,看中美两国之差别

发表于 2014-8-26 15: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8月在中美两国各发生一次地震,这两次地震的震级相当,都是6.0-6.1级(能量级)震源深度也差不多,都是11-12公里,造成地震的断层性质相同,都是走滑断裂,地震发生区域的人口密度也出不多,但是,震害后果却大不一样。 8月3日的中国鲁甸地震造成617人死亡(找到尸体),112人失踪(被滑坡塌方所埋),3,143人受伤,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4.0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15.12万户46.61万间一般损坏。而8月25日的美国加州美州峡谷的这场地震(38.220°N, 122.313°W), 虽说是1989年来最强地震,却“神奇的”无一人死亡吗,据报道仅有一百多人受伤。两者差别之大,令人深思。





加州圣安德鲁斯断裂(红线)

8月25日美国加州美州峡谷的地震造成当地酒铺的酒瓶洒落一地


断层的走滑运动造成路面的撕裂,同震走滑破裂一侧路面受到挤压变形形成褶皱, 孩子玩着滑板跳过去。




8月25日美国加州美州峡谷的地震造成火灾



一个6级地震是否造成人员死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志,这里所说的文明当然包括经济发展、政府与民众对建筑质量的重视、对生命的尊重、建筑业是否腐败等状况。从个人角度来说,有钱不把自己的住房建好建牢靠,就是蠢人。对一个社会来说,不重视建筑质量与抗震设防,就是社会文明程度还不高的具体表现。一个社会是否先进,不能仅听当政者如何自吹自擂, 而看在自由选择下民众是否愿意迁居那里去居住,还要看在突发自然灾害面前能否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与财产。

造成中美震害程度大不一样的根本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房屋抗震能力的差别。不要再用震源浅作为搪塞百姓的理由,因为全球大陆中上地壳内部发生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这是由大陆地壳中岩石的流变学性质决定的,岩石脆韧性变形转变发生的温度介于300-450 °C,对应的深度取决于地热梯度。强震出现的深度基本都小于350 °C。人口密度大也不是主要问题,例如,鲁甸县面积1475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口密度250/平方公里;加州Napa县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7.7万人,人口密度是1674人。可见,美国加州Napa县的人口密度比云南鲁甸县的人口密度要高6倍,同样的6.0-6.1 Mw级别的地震,加州没有一个人死亡,受伤人数仅170余名,只有6名重伤。再说,中国除于青藏高原与西北的戈壁滩,哪里的人口密度不大?一个6级地震在日本、美国加州、智利与秘鲁基本不死人,难道中国西南山区比日本和美国加州的人口密度还大吗?

地震波杀不了人,鲁甸地震与先前的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一样,对居民的直接杀手是该死的遇震即塌的房屋。人们赖以遮风蔽雨的房屋,如果不抗震,地震来时就成为人们的葬身之地。历国历次震灾统计表明,地震中最大死亡的原因是建筑物倒塌。鲁甸地震中,震中及其断裂经过的地方及附近地区,地震烈度高达7至8度。农村民众自己砌的民房,多为“土抬梁”或使用空心混凝土预制板作为楼板的砖混建筑物,哪有什么抗震设计?墙体、柱梁中看不到钢筋。无数事实证明,地震时楼房中的水泥预制板等同于“棺材板”。因为塌落下来的上层预制板又砸塌下面一层的预制板,一层层往下砸,最终把建筑物内的所有的人及物都埋到最底层的废墟里,屋中人几无生还的机会。只要建筑品质好,即使遇上8级地震,楼房也不会一震即塌,里面的人还有时间逃出来。
恩格斯有过两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要多”。一个发生一次又一次地震造成一次又一次重大死亡事件的民族,为啥还是这么不重视抗震设防与建筑质量监控?难道不属于恩格斯所说的聪明的民族之列吗?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房屋在芦山地震中重新倒塌,鲁甸一个区区6.1级地震就造成近730人死亡,这么不重视抗震与建筑质量的民族真会变成世界一流强国?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能不能凤凰涅磐,否极泰来,就看我们今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防震抗震!我们不仅要以最大的悲悯之激情应对现实,更重要的是以最大的理性走向未来。
公元1556年1月23日发生的陕西华县8.0级大地震,死亡人口达83万之多,为古今中外地震历史上最多。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海原发生8.5级强烈地震(36.5?N,105.7?E),震中烈度12度,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死亡至少24万人。
1976年的唐山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重伤,百年城市毁于一旦。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69,226人死亡(已确认),17,923人失踪(尸体尚埋在废墟、塌方或泥石流之中),374,643人受伤,4,500多万人失去家园,导致上万亿元的财产损失。

如何应对地震这样的天灾?早该是我们民族反思的问题了。从1976年的唐山地震经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的玉树地震、2013的芦山地震,再到今年8.3的鲁甸地震,我们的抗灾模式是何其的相似,几乎没有新的内涵,照样是史诗式的人海战术,肩扛铁锹去救灾,泥水煮面条,赤手搬瓦砾,英勇悲壮,可歌可泣,但顶不了大用。没有现代化机械与工具的救援人员在巨重的钢筋混凝土梁柱之前实在无能为力。我们这个民族经历太多的灾难,我们甚至也看过灾难之后出现短暂的热情、善良、理解、勇敢、高尚、承诺,但用不了多久又依然如故。但这一次能否不同,不断重复的地震灾难是否大到足以让我们从此活的不一样,让我们加倍的珍惜生命和生命应有的一切权利,包括自由和民主。
地震非中国仅有。全世界20%以上的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日本。在一次又一次与地震的较量中,日本人不断强化了建筑的安全标准,建筑的“免疫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越来越少,死亡人数越来越少。由于日本人对自已的建筑有信心,所以地震真的来时也就比较镇静。为什么在我国每一次地震都要以巨大的人员伤亡为代价?当人们看到一栋栋民房甚至中小学教学楼、医院垮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太不把建筑的抗震设防当回事。
自20世纪至今,中国占全球因地震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同一时段,全球共发生造成20万人以上死亡的大地震两次,不幸的是这两次地震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特大地震,造成23.5万人死亡,另一次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4万人死亡。2008年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又造成近9万人死亡。中国的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15亿平方千米)的6.7%;中国的领土上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陆地地震的33%,为什么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近60%?另外,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伤亡人数的近60%。造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缺少应有的重视和应该改善的有力措施。
唐人杜牧在凭吊秦王朝之灭亡时曾写下警世之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上,地震一次又一次夺去数以万计中国人的性命,如果国人“哀之而不鉴之”,不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类有一个无救的恶德便是‘忘却”。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5万人死亡,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4万人死亡,20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近9万人死亡。世界上,时间每每才过去几年或几十年,人们就忘却地震的疼痛, 不汲取对地震不设防的教训而令后人哀而复哀者,非鲜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