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网上一条爆料帖引发热议。爆料人称,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招标公告,以49万元的预算采购150套制服,平均每套3266元,网友直呼“天价”,纷纷质疑“天价”制服采购中存在猫腻。该局随后辟谣称,本次采购的制服“一套不只是一身”,还包括春服、秋服、冬服、帽子、领带等。 中国公务人员大面积统一着装,始于80年代中期,与当时的“短缺经济”有关,“着装”被认为是一种福利,因此令各部门趋之若鹜。但由于多部门着装存在超范围、超标准,甚至未经批准擅自着装的部门不断增加,加之制服采购过程腐败丛生,社会对“大盖帽”泛滥已经同官场腐败紧密挂钩。同时因为“仇官”盛行,社会甚至对着装人员也产生了一股反感情绪。 笔者以为,就目前中国社会环境而言,除了警察、缉私海关因为拥有限制人身自由、容易面临暴力冲突而需要明显的身份标识外,其他行业的公务员,均没有必要统一着装。理由如下: 一是法律并未规定所有执法人员执法时必须穿制服。比如着装总人数仅次于公安的税务人员,《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下企业检查需持“税务检查通知书”和“税务检查证”,却只字未提制服问题。实际上,在讲究人性化执法的当今,穿制服去企业检查,反而容易引发纳税人的反感。那么,制服只能在办公室里穿,因此毫无必要。多年前,法官、检察官不再佩带肩章、不戴大盖帽,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办案,这也说明这些部门的制服与执法并没有内在的联系。 二是目前公务人员着装规定,已令多数着装人员不满。公务人员大面积统一着装,不仅仅令社会不满,着装人员也是多数不满,因为大部分公务员并不喜欢穿制服。道理很简单,现在的中国人已经走出“少穿”时代了,有几个人乐意成年累月穿着毫无个性的制服?而且很多制服制作粗陋、用料马虎,穿在身上缺乏精气神。比如黄石市食药监局此次换装,春秋服每套仅455元,长袖衬衫每件仅81元,与地摊上的价格几乎接近了,这类穿在身上皱巴巴的制服,对于穿着讲究的公务员来说就未免“掉价”了。而这些服装,着装人员还得承担30%的费用,包括几乎永远用不上的大檐帽。今年安徽省某系统依惯例换发制服,因为采取自愿的原则,某市多数干部已不愿换发。此外,“上班换制服、下班脱制服”也给着装人员带来诸多的不便。 三是大面积着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是定期换发制服,很多崭新的服装还没有来得及穿就变成废物。此前每年向灾区捐献衣物,这些衣服还能派上用场,可这几年取消了实物捐献,这些衣服只能被废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此外,大面积制服采购,也滋生出大量的腐败,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是仿穿公安制服的部门太多,令公安制服威慑力大大降低。目前涉及仿制公安制服的可以说比比皆是,比如工商、税务、城管、质监、文化稽查、环境监察、劳动执法、、国土监察、卫生监察、物价、动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疫甚至保安等。“仿警制服”泛滥的结果,就是令警服的权威性减弱,在发生对抗的场合,警察的权威性、威慑力必然大大降低。 五是制服泛滥,暴露出“政令不通”的大问题。2004年年初,国务院曾高调清理整顿统一着装,整治“大盖帽”,规定除13个部门及人员统一着装外,其他部门一律不得统一着装。可10年过去了,着装混乱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统一着装的部门至少是10年前的两倍,统一着装人员也较10年前更为庞大。 笔者以为,中央应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贯彻“八项规定”为契机,大兴节俭之风,对着装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和清理,建议除保留警察、缉私海关着装外,其它部门一律取消着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