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洛文化研討 聯結兩岸傳承
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昨日首次在台灣舉辦第10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共有4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從歷史學、政治學、人類學、語言學、社會學等不同角度,發表120篇文章。兩岸主辦單位希望,透過突出中國河洛文化與台灣文化的聯繫,不讓河洛文化過度侷限在狹義的閩南和台灣的地區文化聯結上。
除了強調兩岸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本次會議也首次以主題研討河洛文化傳承和海外華僑的關係,強調中華文化的廣褒性和多元性。
遍布東南亞各國
這場會議是由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和台灣的中華僑聯總會共同舉辦。包含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等人也都出席此次大會。
目前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會長是由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兼任;前國民黨文工會主任簡漢生則擔任中華僑聯總會的理事長。
簡漢生在致詞時指出,不少人誤把河洛文化只和閩南文化畫上等號,是將河洛文化的範圍和內涵窄義化。閩南民眾自稱「河洛人」,卻常不知道真正文化發源地是在中原的河洛地區。
他說,河洛文化其實不只侷限在閩南地區,而是廣泛包括長江以南的浙江、廣東、江西、海南乃至於東南亞一帶。遍布在東南亞各國、全球信徒多達8千萬人的「開漳聖王廟」就是一例。
創造生活元素
針對河洛文化和台灣文化的連結,簡漢生認為,台灣不僅保留傳統的中原河洛文化,更可貴地,還揉合了包括國際其他文化的多元特色,再加上台灣民眾創新的精神,發展出以傳統文化為核心、外來文化及創新作為融合的中華文化新面相,成為當今的「台灣本土文化」。
大陸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會副主任林樹森也認同簡漢生的觀點。他指出,河洛先民千百年前來到閩贛地區,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保存許多河洛文化的原生態特質。當中又有許多人來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在保持河洛文化基本型態的同時,和當地文化、外來文化,尤其和海洋文化相結合,創造許多新的文化和生活元素。
他認為,此次首度在台灣舉辦河洛文化研討會,將能幫助大陸學者親臨河洛文化在台灣的發展和變化,促進兩岸探求河洛文化的內涵和傳承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