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红红~ 红红的儿子明年9月就要上一年级了,为孩子幼小衔接这事,红红已经失眠好几天了,主要是变化太快,本来做好的计划也被一再推翻。 计划一:顺其自然。 反正我也不太会教,干脆顺其自然,孩子上小学后让老师教就行。 结果,一群过来人大骂红红糊涂:你这当妈的一对一都不上心,还指望带二三十个学生的老师尽全力? 课上不说,单课后辅导就够你血压飙升,我还在这后悔呢,你真心大。 计划二:突击补课。 每年7-8月都有幼小衔接班,到时候给儿子报个班突击一下,毕竟大多数同事都是这么做的。 结果,报过班的同事大倒苦水:孩子学了个不伦不类,上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好好做,新学期全部拿来纠正坏毛病了,知识没掌握好,连带家长都被老师骂,真是悔不当初。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红红请教了一年级的老师朋友,也咨询过家有优秀一年级小朋友的同事,他们的说法出奇的一致: 幼小衔接“最佳办法”并不难,掌握3个小诀窍,衔接效果快又好。 诀窍一:注重习惯的培养作息习惯 幼儿园和小学的作息规律相差很大,以我们这里为例,幼儿园早上8点半入园、吃早点,中午11点吃午饭,饭后半小时午睡,下午3点吃小午点,4点半离园。 小学生可不是这样,他们7点半以前吃完早餐进校,中午12点10分下课、吃午饭,1点开始课后辅导,2点20开始下午的课程、课后辅导,5点10分放学。 学习习惯 幼儿园以玩为主,心随意动,只要自己开心就好,甚至在课上都可以走动交流;小学生可不是,上课的45分钟时间不许交头接耳,思路也得跟着老师走,学习更是也有明确的目的要求。 收纳习惯 学前,父母收拾书包、玩具是常事,有的孩子甚至连小书包都没有;小学生可不是,每天的课本、作业、纸笔、红领巾都得带上,如果自己不收拾,很可能丢三落四影响当天的学习。 因此,培养好孩子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和收纳习惯,既能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生角色,也能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小学生活,还能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诀窍二:讲究循序渐进世界上,没有一口就吃出来的胖子,也没有一天就长大的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即使是心智成熟、自制力强的成年人,在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时,都需要花时间从0开始,一步一步前进。 对于本身就爱玩爱闹、喜欢在玩中学、心理不成熟的学龄前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与其抱着一蹴而就的想法,期盼着在短时间内就把幼小衔接工作完成,不如把步调放慢一点,把时间拉长一点。 比如,可以把原本计划的1、2个月延长到5、6个月,孩子有更多时间去尝试、练习、纠错,有更多机会去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家长也能有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经营亲子关系,而不是单方面催促、裹挟着孩子往前跑。 就像《不抢跑也能超越》的作者杨霞说过的,学习不是短跑,是马拉松。 幼小衔接,更是学习这场马拉松当中最重要的起点,与其急切地、竭尽全力地教给孩子一大堆东西,不如多给点时间,让孩子吃透了再走。 老话说,慢慢来,比较快,在幼小衔接一事上,循序渐进反而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 诀窍三:选择合适的资料很多家长以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内容,市面上的很多幼小衔接班更是直接用一年级教材上课,她们还以一个月就讲完多少课程而沾沾自喜。 事实上,给学龄前孩子选择的幼小衔接资料,既要充分考虑他们喜欢从玩中学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要有知识增量,同时,还要注意难度设置的合理性。 作为过来人的同事们给红红推荐了很多合适的资料,其中,最受欢迎、效果最好的就是幼小衔接一日一练。 这类资料有以下几个特点。 与教材衔接紧密,针对性强 合适的幼小衔接资料,以学前孩子为对象,根据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小学课程标准》进行编写。 书中的内容以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所使用的课本内容紧密联系,同时兼顾学龄前孩子的认知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实现从幼儿园道小学的平稳过渡。 科目分类细致,内容循序渐进 好的幼小衔接一日一练资料分册清晰,主要分为语文、数学两科。 在内容的安排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语文又进一步细分为拼音、偏旁部首、汉字、语言。 数学以10、20、50、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主,全套书籍科目分类细致,内容循序渐进、过渡自然。 难易适中,题量合理 幼小衔接阶段,毕竟不是小学生,题量的设置上,讲究在精不在多。 每天一个练习,每个练习均为3-4道简单的题目,采用孩子稍稍努力就能轻松完成的设置,即“跳一跳,摘个桃”的模式,孩子不但不会感到有压力,还能产生小小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 版面清爽,纸张护眼 好的有效衔接资料,在排版上遵循大字号,宽间距的原则,力求为孩子流出更大的填写空间;纸面采用护眼的微黄色,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浸透着家长辛勤的努力和汗水,作为踏入学习阶段的第一步,幼小衔接更是最关键的一步,上学前稍微学点语文、数学知识,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家有大班升一年级孩子的你,赶紧给孩子备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