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遇上了比我还横的鲁提辖 那个夏末的早晨,天晴得很好,阳光很灿烂。我照例躺在门外树荫下的一把藤椅上,嘴里哼着小曲,眯着眼看几只麻雀在树上追逐调情。两幅肉案前,十来个雇工正在忙活着卖肉。 就在这时,忽然看见鲁达径直向着洒家的肉店走来! 我连忙陪着笑脸说:提辖领导早上好!您要些什么肉? 鲁达一脸正经地说:洒家奉经略相公的旨意,要十斤瘦肉臊子,不能带半点肥肉在上面。 我连忙点头哈腰说:好!好!我这就让手下的人选最好的精肉,切上十斤。 鲁达说:且慢,那些下人不讲卫生,不要让他们动手,你郑屠亲自给我切! 别看洒家在普通百姓面前作威作福,耍得不小,但在官员面前,咱只是一个奴才,人家咋说,咱就得咋做。我连忙说:领导说得对,小人亲自切就是了。 “臊子”的前身是生肉末或肉片,人们把生臊子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辣椒面和陈醋炒透,做成一种连菜带汤的调料——“卤儿”,吃面条的时候浇在面条上,后来形成了陕西的著名风味小吃“臊子面”。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口感柔韧滑爽。 相传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聪明美貌的媳妇,新媳妇的独特手艺是做“长命面”。后来,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请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赞不绝口。称面条是“嫂子面”。因为“嫂子面”必须加臊子为浇头。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诗中提及的汤饼就是“臊子面”。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欢吃这种面条,也写下了“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的诗句。 在我们那时,“臊子面”是一种特色大众食品,稍富庶一点的家庭经常来买肉回去做“臊子”。所以,鲁提辖来买肉我并不觉得太奇怪,只是感觉这种小事,怎么会派他来而不派个下人来,他平时可是不干这些的。 尽管我心存疑虑,但也不敢多问,就去肉案上挑选了十斤上好的瘦肉,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细细剁成肉末,然后用荷叶包好。陪着小心说:鲁提辖,叫个伙计帮领导你送回去? 鲁达却说:送什么送!别急,再要十斤肥肉,不准有一点瘦肉粘在上面,也要剁成臊子。 我笑着问:瘦肉馅可能是要包馄饨或者做“卤汁”,要这么肥的肉末馅做什么用? 鲁达把眼睛一瞪说:经略相公交待的事,谁敢问? 洒家吓得也不敢再问了,连忙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地剁做肉末,也用一张荷叶包好。 不料鲁达接着又说: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成臊子,上面不准带一点肉,听到没有! 洒家觉得有一点不对头了。该是什么地方得罪了提辖官,今天找茬来为难我? 忽然想起贼头儿临死前说的话:猫就是猫,没事时别去招惹他!我再一次陪着笑说:鲁提辖呀,刚才兄弟已经整整忙活了一大早上,您不会是特地来消遣我,寻开心? 鲁达跳起来,瞪着眼说:老子就是专门来消遣你,寻开心的。并且随手抓起两包臊子劈面打来,就像下了一场肉雨,弄得洒家一头一脸一身肉末,这下让我当众把人丢大了。 虽然最近在渭州城各级官员的照顾下,洒家的翅膀逐渐变硬,开始慢慢耍大,但见了官府的人,总有一种老鼠遇见猫的感觉,心里怯怯的。这鲁提辖也是的,有什么事情给我老郑打个招呼,通个信息,我还能不照办?不就是不再向翠莲父女讹诈三千贯钱吗?不就是放他们一条生路吗?这多大的事儿啊?这里的官员们不管谁向我交办的事儿,我都是尽量满足,尽力去办,用不着和我来横的啊。你们是猫,我是鼠,这一点我始终没敢忘记。 我在鲁达的面前一直装孙子,怎么也想不到他为什么要跟我过不去,当中众抹我的面子?我按捺不住心头的一股无名火,抓起一把剔骨尖刀,就要和鲁达拼命。 这鲁达的提辖官没白做,武功确实了得,飞起一脚将我踢倒在地,再进一步踩住我的胸膛说,像老种经略相公那样的大官,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才配叫做镇关西,你是个杀猪卖肉的屠夫,竟敢也叫做“镇关西”?你为什么要强骗金翠莲? 至此我才明白,鲁达是替金翠莲打抱不平来了。本来,在鲁达数落我的间隙,洒家是有机会扳住他的双腿,摔他一个大跟头,自己赶紧爬起来逃命的。但不知是因为自感理亏,还是看见鲁达觉得害怕,自己平时练得那点儿武功,这时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只觉得浑身酥软,竟没有一点反抗的勇气。鲁达却毫不客气,挥起拳头,专往我的要害处招呼,只三拳就把我打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