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清风尽首阳 洛阳北部,黄河之南,横亘着一条绵延起伏的黄土丘陵,这就是秦岭余脉、崤山支脉邙山。在偃师境内,这条绝大部分多为土岭的邙山,有十几公里却是坚硬的石头。石山的最高峰高达359米,它以首见日出故名首阳山。站在首阳之巅,眺望四方,南有嵩岳,直插云端,北望黄河,滔滔东去,名山大川犹在,何以区区邙山之余脉享“日出之初,光必先及”呢?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是谁在“日出之初,光必先及”的山巅高声吟唱?这歌声几多悲凉,几多慷慨!吟唱采薇歌的就是商周时期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 孤竹国为商王朝所封的诸侯国,国君墨胎氏与商皇室同姓,为商汤王所封。因为叔齐比较聪慧,故墨胎氏临终遗命传位于叔齐。墨胎氏逝后,叔齐深明君臣之礼,长幼有序,不肯为君,让位于伯夷。伯夷因认为父命难违,也不肯为君。二人一直相让不下。后来伯夷考虑到自己居于国内,弟弟断不能继承君位,长此下去必将误国,于是悄悄出走。叔齐与伯夷想法不谋而合,也悄然离国而去。当武王携文王木刻雕像、会诸侯于孟津誓师伐纣,伯夷叔齐在会盟台畔叩马而谏。伯夷、叔齐以为文王刚死,武王就出兵伐商,乃不仁不孝之举。于是拦住武王的车马劝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意思是:你父亲,刚刚死去,你不好好安葬,为什么急急忙忙大动刀兵?这能说是孝道的行为吗?作为臣子,去讨伐君主,这是仁义的行为吗?武王的左右想杀了两人,被军师姜子牙劝住,说:“此义人也。”扶起二人,放他们走了。最终武王平灭殷商,天下归周。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不仁不孝,誓不臣周,并耻食周粟。一天,二人正在山上采薇,遇到一个打柴的妇人,妇人问他们为什么采薇而食,他们便把不食周粟的原因讲给了妇人。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幡然醒悟,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于是悲愤地吟诵了一首《采薇歌》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 《论语》载:“伯夷、叔齐何人也?”子曰:“古之贤人也。”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载: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韩非子曰:“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屈原曰“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尊伯夷、叔齐为圣贤,韩非子说:圣人的道德应如尧舜,行为应如伯夷;屈原也说:行为要与伯夷看齐,要把夷齐作为学习的榜样。夷齐让国这类高节,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寥若晨星,《庄子杂篇让王》中说:卞随、瞀光皆视权力如粪土,宁死不让世俗权力玷污自己的人格。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因为太王喜爱季历的儿子姬昌而让位逃亡。伯夷、叔齐依据古老的人道主义“仁德”信念,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回避权力之争。 记得,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王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不能怨夷齐让国的故事不够生动、典型,只能怨权力、江山太有诱惑力,单薄的仁德观念怎可以与之颃颉?就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的历史处处浸淫着臣子弑君、手足相残的血腥和疯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提出了“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的潜在危害。一个新兴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政治力量推翻了一个腐朽的政权,谁又能保证新兴不很快的嬗变成为腐朽? 彳亍首阳,朝霞长河。在冥冥之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首阳山,虔诚与敬意油然而生。“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三千多年前拒绝暴力的思想,不失为华夏民族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文明遗产。先贤的仁德思想不仅光照了河洛大地,更是使洛阳成为千年帝都,文化圣城的精神源泉。 全国以首阳山命名的山就有五处,一曰铺坂,二曰岐山,三曰陇西,四曰偃师,五曰辽西。但若论有盟津、扣马、回师息戎等与伐纣有关地名的,恐怕只有洛阳北邙山的偃师首阳山。“步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咏怀诗》也可作为证明。十分推崇夷奇的清高宗乾隆皇帝以师长的身份,劝诫人们“岂争陇右还蒲坐,天下清风尽首阳”。但愿夷齐清风遍及全国,倘能如此,天下处处皆首阳矣! |